文/金錯刀
最慘關店慘劇!曾超麥當勞,卻一年關了877家店,就因為犯了一個錯
文/金錯刀
最近,一個實體店關店最新陣亡名單在流傳。咱就聊聊其中一個最慘關店慘劇的故事。這個公司曾經排名世界餐飲特許經營500強第一,在全球110個國家和地區近4.5萬家門店,最快時平均每天新增5家店。
他就是賽百味,在國內,似乎賽百味遠遠沒有麥當考和肯德基那么火,甚至可能還有不少人并不知道“Subway”這個原意為“地鐵”的單詞竟然意味著代表著2010年超過麥當勞的全球最大餐廳連鎖品牌。
然而就在這兩年,這個餐飲連鎖巨頭的經營情況卻接連下滑。
2014年,賽百味在美國的銷售額減少3%,大約4億美元,比全美排名前25的連鎖餐廳中任意一家嚴重,其排名也在7年來首次跌到倒數第三。
2015年,減少4.3%,連續第二年下滑。一直以開店速度著稱的賽百味,2015年一共新開了911家店,卻關閉了877家,僅凈增34家。
究竟是何原因讓這個快餐業巨頭如此狼狽?危機根源不是互聯網,更不是競爭對手太強,而是因為:
17歲借1000美元開店,這就是賽百味聯合創始人弗雷德·德盧卡(Fred DeLuca)。這哥們有一點很強,幾十年如一日只做一個單品:三明治。2015年,弗雷德·德盧卡因為白血病去世,這也讓賽百味雪上加霜。弗雷德·德盧卡生前一直崇尚“大干快上”,當年借錢開了第一家門店之后,他就說想再多開32家連鎖;等開到200多家了,他說開5000家是小case;2010年超過麥當勞,他說:“一家真正的大型快餐公司怎么著也應該具備開到10萬家店的能力。”
底氣很足,是因為當初在發現預期時間內開32家門店已經無法完成,德盧卡決定通過特許經營,也就是加盟的方式來擴張,所以目標很快得以實現,隨后便一直快速地通過特許經營的方式快速擴張著。
在美國的近2.8萬家賽百味門店中,有超過2.1萬家是加盟店,也就是接近80%。在全球其他國家也是如此。
賽百味是主流快餐連鎖品牌中加盟費用最低的之一,要開一家賽百味餐廳,特許經營人的流動資產最低只需3萬美元,資本凈值8萬到31萬美元即可申請。相比之下,麥當勞對特許經營人的流動資產要求最少75萬美元起。
開店成本也很低,建筑裝修費用加上設備租賃費用,大概一家店只需要11.62萬美元到26.3萬美元。開一家麥當勞,光開店成本就高達230萬美元。
門檻低,帶來的問題就是對加盟店的培訓力度和管理者素質相對參差不齊。
加盟是賽百味的立身之本,也是其快速擴張的品牌覆蓋面的殺招,但問題恰恰就在于賽百味過分專注于快速擴張市場。這雖然不是造成賽百味下滑的直接原因,卻是直接導致賽百味被競爭對手緊逼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就是下面即將說到的根本問題。
只顧快速開新店的賽百味,無暇顧及競爭對手的市場策略,更沒去關注消費傾向的變化。競爭對手們則是在快速追趕、趕超,麥當勞更是想出各種方法來爭搶消費者,比如全天候早餐套餐供應,大力度的折扣,不斷推出新產品等。
各種新成立的快餐連鎖餐廳也是以各種獨具特色的食品風格來吸引消費者,以“獨特”和“好吃”為主,而不再只盯住“新鮮”和“健康”兩個切入點,因為“新鮮”和“健康”這兩個概念已經是一種固定思維,人們已經形成自己的判斷能力,而不需要餐廳再去強調和宣傳。
在美國三明治世界,有Jersey Mike’s,Jimmy John’s,Firehouse等新生力量,他們提供現點現做、價格和品質更高的三明治,Jersey Mike’s全年店均銷售額可以達到67萬美元,Jimmy John’s的成績是90萬,賽百味不到50萬,而且其店鋪面積是這些新品牌的近10倍。
賽百味標榜的“吃的新鮮(Eat Fresh)”已然不足以動搖消費者對于其它連鎖餐廳強調多樣、美味的配料的向往,曾經的“潛水艇三明治”已經沒有吸引力了。
更何況,今年6月,賽百味才開始準備進入數字領域。要知道,競爭對手們,尤其是新勢力,早已在移動應用上下足了功夫,爭奪著賽百味的顧客。
人們越來越有錢了,他們寧可選擇多花點錢去吃更好的食物,而賽百味確實一直在低著頭往前沖,專心于開更多門店,結果就變成了自相殘殺。
賽百味的問題不只是遲緩,而是呆滯的不作為。這種不作為在不停加速的市場競爭中,無異于自己動手凌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