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方鳳(上海市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母嬰健康工作室教授) 編輯 | 覃靜
感冒:扛,還是不扛?
文 | 方鳳(上海市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母嬰健康工作室教授) 編輯 | 覃靜
孩子患了感冒,有的人說不用吃藥,扛一扛就過去了,還能增強抵抗力。有的人說感冒不能瞎扛,不然會使孩子病情加重。
小寶感冒了,媽媽說:“趕緊吃藥吧!”姥姥說:“沒事兒,小感冒而已,不用吃藥,扛一扛就過去了。”到底誰聽誰的?
合理的護理可以幫助孩子機體內的免疫細胞有效地清除病毒,度過感冒過程,同時,免疫系統也能在感冒過程中得到訓練,免疫細胞有了殺敵經驗,以后抗病毒的戰斗效率會更高!
物理降溫
孩子發熱后,可以先進行物理降溫,如果物理降溫后體溫仍升高到38.5℃以上才考慮用退熱藥。有效的物理降溫方法有:
● 洗溫水澡或用溫毛巾擦拭額頭、脖子等處。
● 少量多次地讓孩子喝溫開水,幫助將熱量通過汗液和尿液排出體外。
● 2015年和2016年國內和國際對0~5歲小兒發熱診療的指南中指出,小兒急性發熱時,推薦選用溫熱水搽身和(或)減少衣物等,但物理降溫退熱效果不及退熱劑,只作為輔助退熱方法,因此不推薦將溫水擦拭作為發熱治療的主要方式。發熱的孩子不應不穿衣服或穿衣過多。
藥物降溫
發燒是機體的自我保護反應,會充分調動孩子的免疫系統,一般孩子發燒在38.5℃以下時,不要急于給孩子吃退熱藥。體溫超過38.5℃時,可以使用退熱藥。但當孩子發熱的同時出現明顯不適,無需體溫超過38.5℃就可以用退燒藥。目前常用的退熱藥物成分是以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制成的各種退熱藥劑。布洛芬根據病情每6個小時服用一次;對乙酰氨基酚根據病情可4~6個小時重復使用一次。
退熱藥沒有預防發熱的作用,因此,如果孩子沒有發熱,不要使用退熱藥。有高熱驚厥史的孩子只要有低熱,就應服用抗驚厥藥。小于6個月的孩子發熱時,如果使用退熱藥,應選擇對乙酰氨基酚。
感冒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通俗稱呼,是小兒常見病。小兒感冒90%以上是病毒引起的,細菌感染比較少見。感冒有一個自然病程,如果出現發熱,通常發熱要反復3~4天;病毒感染沒有特效藥,主要靠孩子機體內的免疫細胞去戰斗,經過1周左右,感冒就會痊愈。
抗生素或靜脈輸液等對病毒感染不僅沒有效果,反而會干擾孩子機體內的免疫細胞工作,而且,抗生素或靜脈輸液對孩子的身體有諸多潛在的危害。
對大部分孩子來說,普通感冒是可以先扛一扛的。
雖然大部分感冒可以扛過去,但有少部分孩子的感冒不能扛!如果孩子出現下面這些情況,要引起注意,及時就醫。
● 孩子呼吸的頻率明確變快。以下呼吸頻率都屬于呼吸過快,要及時看醫生。
小于2個月:每分鐘呼吸頻率超過60次。
2~12個月:每分鐘呼吸頻率超過50次。
1~5歲:每分鐘呼吸頻率超過40次。
6歲以上:每分鐘呼吸頻率超過30次。
● 不滿3個月的孩子,營養不良、消化不良、佝僂病、過敏體質的孩子,上呼吸道感染容易加重,要及時看醫生。
● 發熱時孩子皮膚出現皮疹,要去看醫生,排除傳染病。
● 發生高熱驚厥的孩子、發熱5天以上或孩子的精神狀態不佳時,都需要看醫生。
生活護理
主要是幫助孩子有效出汗,具體方法:
● 室內要保持空氣新鮮和空氣流通,有助于皮膚有效出汗而降低體溫。但要避免風直接對著孩子吹,否則會導致皮膚血管收縮,加重病情。
● 發熱時,孩子的體能消耗很大,退熱時出汗又多,所以要鼓勵他多喝水,補充足夠的水分。水可以增加機體細胞的代謝,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同時有效出汗,有利于降低體溫。
● 孩子的衣服和被褥不要過多、過厚,應穿寬松衣褲,以利于散熱。及時更換汗濕的衣褥,避免受涼,加重病情。
保護好胃腸
孩子本來胃腸功能就比較薄弱,發熱時,孩子體內各種營養素的消耗均會增加,加上發熱時消化液的產生減少,導致胃腸功能降低,很容易出現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癥狀。可以通過調整飲食來保護和避免孩子的胃腸負擔加重,給他吃流食、半流食或軟食,少吃多餐。可以少量多次地飲用新鮮水果汁和蔬菜汁,既有助于免疫細胞功能的發揮,也有助于體內毒素的排出。
讓他休息好
由于孩子的中樞神經系統調節功能不良,高熱時會煩躁、哭吵不安,更增加機體代謝,不利于體溫下降,所以要讓他安靜下來,好好休息。給孩子安排一個安靜的休息環境,盡可能增加他的臥床時間,以減少能量的消耗。可以讓孩子躺在床上,給他講故事或讓他聽音樂,不要玩激烈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