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東浩蘭生集團黨委副書記 徐尚仁
?
保障國企改革規范有序
文‖ 東浩蘭生集團黨委副書記 徐尚仁
只有善于發現問題、敢于直面問題,才會開啟生機勃勃的萬眾創新局面
不斷推進國有企業深化改革,不斷優化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是每一個國企工作成員的神圣職責。尤其在我國經濟正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從精神、物質等層面全方位地塑造國有企業嶄新形象,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更有許多方面值得深入的思考和探討。
中共中央關于第十三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謀篇布局,開啟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征程。五大發展理念,是整個“十三五”規劃的思想之魂。而這五大發展理念中,又以創新為首,是引領我國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整個“十三五”發展的魂中之魂。
如何理解創新,推動創新?在深化國企改革中尤為需要繼續著力和探索。
——強化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這是按照中央要求大力推動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的關鍵和前提。什么叫創新?從一定意義上講,創新就是去解決問題。只有善于發現問題、敢于直面問題,才會開啟生機勃勃的萬眾創新的局面。二十多年前,東浩蘭生集團下屬的蘭生股份正是在認真分析形勢,深刻認識企業繼續發展所面臨的種種制約后,居安思危,在上級領導和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直接推動下,更名改制,掛牌上市。20多年來,企業發展盡管坎坎坷坷、起起伏伏,可謂是一路艱辛,但不管怎么說,市場給企業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如果當年沒有那種勇于吃螃蟹的精神,不能正視問題,那么現在的投資回報、金融資產、企業市值也就無從談起。而現在的東浩蘭生集團聯合重組已經兩年多,也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績,但下一步該怎么走,如何勇敢地走向市場經濟的前沿,是一個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問題。
——加深對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理解。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與競爭類企業的關系尤為直接和緊密,也是企業內部廣大干部和職工群眾普遍關注的話題。需要認真思考,理清思路,積極加以推進。
首先,在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中,如何更好地理解堅持和完善公有制主體地位的問題。對此,有兩點需要認真把握。一是就全國而言,公有制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至于有的地方、有的產業可以有所差別。二是就國有資本的布局和投向來說,國有資本的投資運營要服務于國家戰略目標,更多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這兩點在黨中央的有關文件中早已有明確的表述,值得我們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從上述要求出發,像東浩蘭生集團這樣的競爭類企業,尤其是集團公司的一些下屬企業,在深化國企改革改制、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實踐推進中,就不必拘泥于或者說可以放棄原來一直習慣的國有資本絕對控股的底線。這對鼓勵引導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放大國有資本的功能,都有非常重大的積極意義。
其次,在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中,如何更好地理解允許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員工持股的要求,應該進一步認識到,引導、允許更多的員工投資入股,這有利于更好地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的共同體,更好地發揮職工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好地提振其主人翁精神。國有企業應該按照中央有關精神,按照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本質要求,要有更高級別的改革升級版,有更廣闊的舞臺和空間值得我們去探索、實踐。
再次,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中,如何更好地適應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本監管體系。一是資產和資本雖乃一字之差,但從管資產到管資本為主,明確地提示我們,在看到資產實物形態的同時,要更關注其價值形態,要進一步強化對資本的本質屬性的理解和認識。那就是資本具有強烈的逐利性,資本要在運動中追求它的價值最大化。國有資本同樣也是資本,它在承擔社會功能的同時,也應該充分地釋放流動性,讓它在運動中追求價值最大化。二是既然以管資本為主,那么作為被授權的經營管理國有資產的國有企業,也就應該積極主動地和政府的國資管理部門進行緊密地聯動、互動,去更好地對接、迎接這樣一種管理思維、管理模式的轉變,運用各種靈活的運作方式,推動國有資本、國有企業更好地面向市場,打造公眾公司,以充分體現國有企業的競爭力、影響力。
如果說推進國企改革是突破、是創新,那么在改革深化的進程中,積極推進依法治企,加強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活動的制度化建設,則是保證國企改革規范有序的重中之重。
——要強化企業內部各方面的制度建設。首先,人定制度、制度管人。因此要注重制度設計的嚴密、準確,并要做到制度間耦合、配套,從而不斷完備制度體系,同時又要看到隨著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拓展和客觀情況變化,制度規定的所轄面需要有相對的寬泛性,為實際操作留出適度的空間和余地,以更好地應對變化,提高效率。這方面的工作要做得好,可以說是一種頗費心思的工作藝術。其次,就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活動而言,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到企業已有規章制度的相對穩定性,從而提高嚴守規則、照章辦事的自覺性。另一方面又須看到,隨著實踐的發展,制度總是滯后的。特別在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加快推進國企改革的進程中,完善制度、創新制度、不斷加強國企營運中的制度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前段時間,在東浩蘭生集團領導班子召開民主生活會前的征求意見中,就有基層職工要求集團的一些職能部門提高辦事效率的呼聲,這從根本上說就是既要嚴格規范、又要快捷高效的問題,要求企業營運活動制度的完善、再造和創新。
——要牢固樹立起法治意識、制度意識。國企改革中的制度化建設是依法治企的具體化。企業內部各項規章制度要得到切實的貫徹和遵守,也同樣離不開企業員工內心的贊同和認可。正如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所言,“規章只不過是穹窿頂上的拱梁,而唯有慢慢誕生的風尚才最后構成那個穹窿頂上不可動搖的拱心石”。因此,要通過積極推進企業文化建設,著力培育全體企業員工的法律信仰和法治觀念,營造企業上下立制度、講制度、遵守制度的濃郁文化氛圍;要通過廣泛宣傳企業中所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崗位模范,大力倡導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凝聚依法治企的正能量;要通過宣傳我們企業的理念、精神和愿景目標,等等,為依法治企提供堅實的思想基礎和強大的道德支撐力量。
——要積極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凝聚職工群眾的智慧。要保證推進國企改革中各項制度的科學、合理、公平,群眾觀點須臾不能忘記,也只有這樣,其訂立的制度才會畫出最大的同心圓、得到最高的公約數,讓企業員工把制度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從而成為推進國企創新驅動、改革發展的強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