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任伍
【摘要】“舒適地帶”思維消磨了老少邊窮地區干部的進取心和干事創業的激情;容易造成老少邊窮地區的懶政、怠政、庸政;帶壞了老少邊窮地區的風氣,使青年干部喪失了憂患意識,不利于青年干部的成長。為克服這種現象,必須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決心和毅力進行治理,出臺相應的政策和法律,鼓勵干部到老少邊窮地區去建功立業,施展才干。
【關鍵詞】老少邊窮 “舒適地帶” 生活待遇 【中圖分類號】D262 【文獻標識碼】A
老少邊窮地區干部“舒適地帶”思維禍患無窮
誠然,與發達地區比較起來,老少邊窮地區的物質待遇肯定是要差一些,環境是要艱苦一些,肩負的歷史使命是要重一些,工作是要累一些。一些革命意志薄弱的干部,以種種理由為借口,打主意,想辦法,千方百計盤算著如何走出老少邊窮地區,到東部發達地區和城市的“舒適地帶”中去,美其名曰“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此種思維謬誤,如果任其自然蔓延,勢必危及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孟子》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老少邊窮地區肩負著“精準扶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艱巨使命,需要大批有才干、有擔當、年輕有為的干部帶領廣大老少邊窮的老百姓擺脫貧困,奔向小康。相反,發達地區這一“舒適地帶”,人才濟濟,有限的、稀缺的老少邊窮地區人才流向“舒適地帶”,對“舒適地帶”起不了多大作用,但對老少邊窮地區來說,卻無異于釜底抽薪。老少邊窮地區干部追求“舒適地帶”思維,像鴆酒一樣地毒害人,吞噬人們的意志,禍患不小,必須深以為戒。
首先,“舒適地帶”思維消磨了老少邊窮地區干部的進取心和干事創業的激情,損害了干部自己的前程。老少邊窮地區最需要的是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只有這“三氣”聚合,才能升華出老少邊窮地區改革的大格局,開拓出老少邊窮地區改革的一片新視野。而追求“舒適地帶”思維的人,成天思考著自己的小利益,盤算著如何“孔雀東南飛”,走出老少邊窮地區,奔向“舒適地帶”?!叭龤狻睕]了,他們工作上滿足于現狀,意志消沉,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喪失斗志,沒有了干事業的進取心和激情;精準扶貧不去鉆研,發展項目不去爭取,科技開發不去學習,改革創新的銳氣和勇氣沒有了,理想信念動搖了;結果自己整天渾渾噩噩,上級不滿意,老百姓不信任,事業上不去,發展前程喪失了,有些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其次,“舒適地帶”思維容易造成老少邊窮地區的懶政、怠政、庸政,損害了“精準扶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事業。老少邊窮地區的干部滋生“舒適地帶”思維,容易攀比,該干的事拖著不干,該辦的工作頂著不辦,見困難就讓,見“舒適”就上;歪風不敢管,邪氣不敢抓;貪圖坐辦公室、發文件、打電話,不愿下田頭、坐炕頭、爬山頭;用庸政、懶政、怠政的方法“軟對付”工作,耽誤了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損害了干部在老百姓中的威信,玷污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印象。
最后,“舒適地帶”思維帶壞了老少邊窮地區的風氣,使青年干部喪失了憂患意識,不利于青年干部的成長。老少邊窮地區條件艱苦,積累的矛盾多。精準扶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艱巨,需要一大批吃苦耐勞、敢想敢干、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的年輕干部,老少邊窮地區的老百姓才能脫貧。一旦“舒適地帶”思維彌漫,使得老少邊窮地區的年輕干部六神無主,精神渙散,不愿意到艱苦的地方去磨練和打拼,必將嚴重損害青年干部的培養和鍛煉,直接影響到黨的事業是否后繼有人的千秋大業。
力戒“舒適地帶”思維,不讓老少邊窮地區的干部流汗又流淚
在物質條件豐裕的今天,老少邊窮地區有“舒適地帶”思維的干部不在少數。要克服這種現象,必須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決心和毅力進行治理,出臺相應的政策和法律,鼓勵干部到老少邊窮地區去建功立業,施展才干。
一是優先提拔那些在老少邊窮地區經過艱苦復雜環境鍛煉,并取得明顯成績的年輕干部,讓那些安心在老少邊窮地區踏踏實實、勤勤懇懇的干部覺得有奔頭。對那些追求“舒適地帶”,貪圖安逸,講條件,?;^,不按組織要求到基層或艱苦環境中去鍛煉的干部,不但不能提拔重用,相反要提出警告和誡勉。
二是組織部門要制定計劃,分類實施,對優秀的年輕干部要有意識地選派到經濟比較落后、條件比較艱苦、情況比較復雜的老少邊窮地區去工作,讓他們到老少邊窮地區吃點苦、受點挫折、經受點磨練,懂得人生的不易、改革創業的艱辛,再根據他們改變落后面貌、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本領和化解矛盾、處理復雜問題的智慧,挑出真才,委以重任。
三是對那些一心追求“舒適地帶”的“慵、懶、散、慢、浮、腐”的干部,特別是那些工作安排了無法落實或落實不力,工作中吃、拿、卡、要,對辦事群眾冷、硬、橫、推、拖,嚴重影響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形象的干部,決不手軟,發現一起懲治一起,該組織處理的組織處理,該降級免職的降級免職,下決心亮劍除弊,向庸政、惰政、怠政問責,不留死角。
四是改善老少邊窮地區干部的生活和工作待遇,提高他們的收入水平。設立老少邊窮地區干部的專門津貼,同時為他們到黨校、高等學校進修學習專業技術和管理經驗、到發達地區參觀考察提供機會;為老少邊窮地區的干部提供帶薪休假;為他們的子女上學、就業提供方便;對那些因長期工作在老少邊窮地區而身患疾病的干部,允許他們到條件好的地方休養或休息。
五是建立老少邊窮地區干部輪換制度。我國長期實行老少邊窮地區對口支援制度,對口支援單位的干部也需要進行輪換。對于那些準備提拔的干部,要定期和那些在高寒山區工作到一定年限的干部實行輪換。這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干部的知識結構,另一方面有利于鍛煉干部,為老少邊窮地區的干部發展創造機會。
(作者為浙江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導)
【參考文獻】
①《官員需要徹底走出“舒服地帶”》,人民網,2016年2月4日。
責編/劉瑞一 美編/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