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筱鎣
臨猗縣:抓早抓小 防微杜漸
■ 張筱鎣

“以前,我們總是以查辦大案要案論工作政績,輕視小案子。現在,我才深刻體會到,談話函詢這個小拍子,也能拍出大威力。”從事案件查辦工作近二十年的“老紀檢”董青華對談話函詢工作如此說。
王岐山書記提出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后,臨猗縣紀委及時轉變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從“查違法犯罪”轉向“盯違紀違規”,從管極少數轉向管大多數,注重抓早抓小。今年一季度,共處置函詢案件22起,其中涉及鄉科級單位18個,涉及黨員14人。
以前,對于所反映的性質不嚴重、情節輕微的一般性問題,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或者籠統、不具體的問題,會認為是小題大做,不違紀不足以立案。但是現在,對這些問題,臨猗縣紀委都要安排相關科室采取談話和發函的形式,要求被舉報人說明情況。比如,對群眾反映的某醫院原院長王某退居二線后吃空餉問題,經紀委核實,王某能夠按照醫院的崗位安排,對承擔的黨辦日常工作及時完成,對于工作期間因事請假的情況,醫院按照考核制度,扣發了其相應的績效工資。雖然王某的問題未構成違紀,紀委還是對王某下發了《函詢通知書》,要求其對群眾反映的兼職問題作出書面說明,引以為戒。一案教育一片,臨猗縣紀委對存在這類問題傾向的黨員干部及時咬耳扯袖,讓他們紅臉出汗,收緊思想防線,防止“小問題”變成“大問題”。再如,對群眾反映某局領導誹謗、侮辱他人的問題,經查,該問題涉及個人家庭私事爭執,爭吵中無意出言不遜,并不構成違紀事實。盡管如此,臨猗紀委還是對該領導干部進行了談話函詢、批評教育,告誡他牢記黨員身份,嚴守生活紀律。并以此案為例,教育廣大黨員干部注重日常,小錯即糾,防微杜漸。
通過談話函詢盯緊“小問題”、管住“大多數”,及時予以誡勉,增強黨員干部的“免疫力”,這已經逐漸成為臨猗縣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的常態。
(責編:許樹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