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瓊
(江西省公路工程監理公司,江西 南昌 330025)
?
如何有效創新公路工程建設現場檢測方法
王瓊
(江西省公路工程監理公司,江西 南昌330025)
摘要:一些傳統的公路工程建設現場檢測技術、方法顯然已無法滿足現代化社會建設的要求。綜合運用并創新現代化、信息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方式,才能更加高效的實現公路工程建設的質量標準。
關鍵詞:創新; 高速公路; 現場檢測; 探地雷達; 信息化管理
1概括
江西省南昌市三環線高速公路某地段,因路基路況條件比較復雜,在路段擴建與施工建設過程中,必須對其傳統檢測方法進行相關性分析與研究,并對部分老路段進行路況指標評價。當地相關負責單位,在該公路工程建設過程中,對其現場檢測方法進行了適當的創新,并做了相應的公路擴建對策方案,該公路工程項目主要以自動化檢測技術、探地雷達應用技術、信息化管理等先進技術以依托,在研究的基礎上創新、提出了高速公路工程現有路況聯合檢測的方法。
該高速路段進行改建的線段總長為8 km,路基的寬度則為22 m,主要為雙向四車道,計劃設計的車速為100 km/h,高程控制在20~40 m之間。本次公路改造主要目的就是把路基的寬度由原來的22 m擴寬至30 m。
2有效創新公路工程建設現場檢測方法
(1)探地雷達檢測技術
高速公路工程建設現場探地雷達檢測技術,是一種無損檢測的高新應用技術,它主要是用于公路路基路面物理力學指標的現場無損檢測方法。這種探地雷達檢測技術最早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末期的歐美國家,在1990年之后被我國逐漸引入,從實質上講,探地雷達檢測技術就是一種特高頻電磁波發射與接受技術。在該現場檢測技術進行有效的創新,將會大大改進我國各地在公路工程建設中突發的一些問題。
圖1表示的是江西省南昌市三環線高速公路某路段,在公路現場檢測中應用的探地雷達技術,以下為該路段現場檢測的道路基本結構和各層形成的雷達掃描波形圖。

圖1 道路基本結構和各層形成的雷達掃描波形圖
圖1中,A0和R0分別表示的是地表振幅和地表反射波;A1代表的則是路面層—基層界面的振幅,R1代表的則是路面層—基層界面反射波;A2代表的則是基層—土基界面振幅,R2代表的則是基層—土基界面反射波;而△t1代表的是探地雷達通過路面層的雙程旅行時,△t2代表的則是探地雷達通過基層的雙程旅行時;圖中的ε0、ε1、ε2、ε3分別代表的是空氣、面層、基層、土基之間的相對介電常數;h1表示的是面層的厚度,h2表示的是基層的厚度。


圖2 探地雷達檢測示意圖

混凝土板編號樁號雷達掃描厚度/cm22K0+67419.555K0+82024.576K0+92622.099K1+03826.5136K1+22119.0137K1+22324.0167K1+38017.5167K1+38327.0191K1+50223.5202K1+55518.0203K1+55625.5214K1+61225.0236K1+72022.5277K1+92325.0364K2+35525.0394K2+50524.5
(2)信息化管理檢測技術
此次南昌市在進行公路工程建設現場檢測過程中,主要還是以信息化管理應用技術為依托,從而做到了對公路工程建設從業人員的備案信息進行了格式上的統一,這樣有助于當地管理部門進行信息的檢查與檢索,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制止“一人多崗”不良現象的出現,通過這種對從業人員的有效信息備案的形式,促使公路工程建設現場檢測方法朝著現代化方向不斷發展,保證了公路建設現場的秩序有規可循。
4關于實現公路工程建設現場檢測方法的改進與創新
4.1結論
公路工程的建設事業,不僅對我國的經濟增長具有重大的促進作用,同時更關乎著我國社會安定、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合理的對公路工程建設現場檢測工作進行科學、系統化的規范,是有效保證公路建設質量的基本前提。當地相關政府部門以及相關負責單位,在對現場檢測應用技術進行改進與創新的過程中,盡量堅持和遵循科學的原則與負責任的工作態度,并且要根據現場檢測出來的數據信息,對其進行科學分析與研究工作,從中發現問題、矛盾,找出原因、改進措施,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業務能力。
4.2建議
(1)加強建立高速公路檢測部門的管理制度
就以江西省南昌市為例,在以先進的現代化檢測技術為依托的前提下,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以政府部門為中心,加強并完善高速公路工程建設現場檢測管理制度。科學、合理、規范化的構建高速公路現場檢測部門機構,完善部門管理制度,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端正高速公路建設現場檢測工作管理人員的現場檢測態度,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公路現場檢測人員的危機警惕性、工作積極性。
(2)規范公路工程建設現場檢測方法
前面也提到了,當今人類社會處于全面、高速發展的現代化社會,是以知識經濟為核心的信息化競爭時代。新技術、新材料、新方法的不斷更新與出現,決定了我國必須對現有的公路工程建設現場檢測方法進行創新與改進。所以,只有加快和引進國際上先進檢測技術,并規范其具體操作行為,才能更好的保證我國高速公路工程建設現場試驗檢測工作的科學性、可靠性、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李俊松.公路工程現場檢測新技術[J].江西建材,2014,(16):181.
[2]汪潁濤,郝清華,郭鵬等.路基壓實度影響因素及檢測過程中的控制與分析[J].科技信息,2010,(8):314.
[3]裴厚軍.公路工程試驗檢測技術初探[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6):1169-1170.
[4]林邦梅.淺談公路工程施工試驗檢測[J].中國科技博覽,2011,(27):29.管理及其他
On-site test method of road construction
WANG Qiong
(Jiangxi highway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company,Nanchang,Jiangxi 330025,China)
Abstract:Some traditional road construction on-site test method can’t satisfy the request of modern construction obviously. Only comprehensively use and create a modern and informationalized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method can meet the standard of the road construction.
Keywords:on-site test;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U415.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8-3383(2016)01-0137-02
作者簡介:王瓊(1989-),女, 江西萍鄉人,助理工程師。
收稿日期:2015-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