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 宏
(銅仁市公路勘察設計院,貴州 銅仁 554300)
?
農村公路發展的布局規劃
顏宏
(銅仁市公路勘察設計院,貴州 銅仁554300)
摘要:近些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公路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公路網也越加復雜。其中,農村公路作為公路網中的重要基礎,實現其合理的規劃布局與科學發展意義重大。首先分析了農村公路發展的必要性,其后以印江縣為例具體闡述了農村公路的布局規劃。
關鍵詞:農村公路;發展;布局規劃
1農村公路發展的必要性分析
我國屬于農業王國,農村人口數量較多,農村各方面條件都比較差,人均收入水平也比較低,要想扭轉這種局面,就必須要進一步加快農村的城市化進程。將農業問題有效解決的關鍵還是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農民收入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都是需要建立在高質量的農村公路上的,積極的進行農村公路建設能夠促進城鄉之間的有效聯系與溝通,也可以使得農民較好的適宜市場的相關需求,促進農業整體水平的不斷提高。
2農村公路的布局規劃——以印江縣為例
2.1印江縣概況
印江縣交通運輸體系已初具規模,從社會經濟長遠規劃和發展戰略上講,印江縣農村網絡規劃應與快速發展的經濟相適應,并能根據區域經濟的發展變化,對綜合交通運輸網絡進行方案調整,為該縣在新形勢下實現資源枯竭型城市向輕工業節能高效型城市轉型打下堅實的基礎,見圖1產業結構變化圖。

圖1 印江縣產業結構變化圖
2.2農村公路總體規劃
(1)總體框架
對于農村公路發展規劃來說,其主要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個為縣道系統,另一個是多道系統。當前,在我國相關公路網規劃規范中明確要求,農村公路發展規劃應涵蓋以下幾個內容:①概述;②規劃地的社會經濟與交通運輸發展情況;③農村公路實際規模以及發展目標;④農村公路網的布局規劃;⑤發展規劃實施安排;⑥發展規劃的實施效果評價;⑦存在的問題以及相關建議。
(2)布局層次劃分
由于農村公路具體分為縣級系統與鄉道系統,所以,在組織進行布局的時候,同樣也要將其分為縣道系統布局以及鄉道系統布局,分別進行規劃。其中,縣級系統主要包括連接了縣城與縣內主要鄉鎮、商品生產、集散地的公路,以及國省道之外的縣際間公路;鄉道系統包括鄉鎮之間、鄉鎮外部聯絡線的公路。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研究中將過去的“村道”(行政村間的公路)納入了鄉道系統。
2.3縣道系統規劃
在進行縣道系統網絡交通需求水平的計算時,主要采用的為定量法,并以獲得的結果為依據確定規劃方案。根據相關實踐表明,將干線路網的“四階段法”應用在縣道系統的規劃中是不科學的。具體來說,縣道系統規劃任務即為設置新增的路線以及認定路線等級,其均與線路交通需求水平計算密切相關。因此,在縣道系統規劃時,可將“節點與通道強度”有機結合,具體如下所示。
(1)確定節點體系
對于農村公路網來說,其節點主要分為兩種:一般節點和重要節點。對于重要節點而言,其作為交通運輸的主要通道,直接連接了縣道系統與區域骨架路網;對于一般節點而言,其主要對應的是鄉道系統。因此,在進行縣道系統扥規劃時,必須重視重要節點的認定工作,其應包括縣區、鄉鎮中心或是交通樞紐,此外,核心產業區以及旅游點也可作為重要節點。
(2)計算節點交通發生強度
對于一個地區而言,其社會經濟發發展現狀直接決定了道路節點的交通生成強度。對此,在進行節點交通生成強度計算時,可將其國民經濟指標用作度量指標,通過指標加權獲得相應的結果。
(3)計算通道強度
在進行路網規劃時,路線交通需求強度的計算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工作。在農村公路發展規劃中,可將通道強度當做是權衡運輸通道交通需求強度的重要指標。通道的交通強度主要與兩個因素有關,一個是起訖節點的強度,另外一個因素是通道的具體長度,這之間的關聯可以通過相應的公式進行計算,從而得到量化的交通需求水平。
(4)確定規劃方案
在縣道系統規劃方案的設計與確定過程中,通道強度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指標。對此,必須將理論模型計算獲得的結果同縣道系統實際情況有機結合,以確保方案的科學適用性。例如:通過計算得到了兩個節點,但是在實際道路系統中發現其十分靠近,對此不應在通道增建此項目。所以,適當地結合理論計算的結果,然后在此基礎上根據路網的現狀特點、地形特征等因素,進行最為科學合理的布局方案的確定具有重要意義。此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在規劃縣道系統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其是否實現了與國、省道系統的合理連接,整個骨架路網是否科學,是否存在斷頭路、錯位路問題,是否滿足節點的聯通需要。
2.4鄉道系統布局規劃
對于鄉道系統的布局規劃工作來說,通常情況下,都不需要進行對交通需求進行定量計算,可采取“直接連線”的方式。在整個農村公路網中,鄉道系統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運載能力的有效發揮,所以說,必須要對鄉道系統的布局引起足夠的重視。
(1)對鄉道系統進行網絡優化
①劃分好鄉道系統的主、支線。在鄉道系統的規劃中,也應做好主、支線的劃分工作。一般來說,鄉道系統的主線指的是線路較長、連接村鎮節點較多的公路,對其應進行優先布設,有了主線,就能夠進行鄉道系統框架的勾勒,從而使得鄉道系統脈絡變得清晰。在主線的外部科學合理的進行垂直或者是平行支線的布設。
②重視斷頭路、錯位路的修正工作。由于村落分布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傳統村道缺少規劃,導致不少鄉道公路存在路段錯位的情況,該現象造成道路不必要的轉折過多,不利于公路網的完整。因此,在布局規劃的過程當中,應該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對這樣的節點進行科學合理的改造,從而使得各個節點能夠平順銜接。
(2)鄉道系統與其它道路在功能上的區分與關聯
在進行鄉道系統布局時,不應將其作為一個孤立的個體看待,而是要將其與國省道、縣道系統相結合,進行整體規劃。簡單地說,鄉道系統本身就是其上級道路的集散道路,具有收集支線交通、分流上級交通的作用。因此,在對其進行規劃時,必須做好其與國省道、縣道的連接工作。
(3)合理控制鄉道網絡的連通度
通常情況下,可以將鄉道劃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村際互聯型道路,第二種是出口型道路。一般來說,如果村際互聯型道路越多,則鄉道網絡的連通度越高。但是,在實際道路規劃過程中,是無法實現全部村落的相互連通的。因此,將規劃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作為布局依據,合理控制鄉道網絡的連通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于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可以適當地增加線路,以此來促進村級及節點連通度的不斷提高;對于經濟欠發達的區域,則應重點做好出口型道路的規劃,不需要過多地考慮村際互聯型道路的建設。
參考文獻:
[1]高紅江,劉應宗,潘珍妮.農村公路規劃研究進展[J].中外公路,2012,(2):42-43.
[2]李建新.農村公路網規劃的基本方法探討[J].中國工程咨詢,2009,(8):18.
Development of rural highway planning
YAN Hong
(Tongren City Road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Tongren, Guizhou 554300,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China continues to expand the scale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highway network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omplex. Among them, a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highway network, rural highway is to be regarded a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to achieve the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roads, then specifically elaborates the layout planning of rural highway in Yinjiang County.
Keywords:rural highway development; necessity; layout planning
中圖分類號:U415.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8-3383(2016)01-0156-02
作者簡介:顏宏(1981-),男,貴州江口人,工程師,主要從事公路勘察設計方面工作。
收稿日期:201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