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蓮●
江蘇省泰興中學(225400)
高中數學課程中空間向量教學方法研究
李玉蓮●
江蘇省泰興中學(225400)
在新型教育體制下,各種關于數學教學課堂的研究正如火如茶進行著.向量的學習在新課程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是極其重要的一個部分.在新課改后,向量逐步成為解析幾何中一種常用的圖景.通過對高中向量教學深入的研究與探討,一方面可以使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更進一步,充分理解數形結合的思維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關系.
高中數學;新課程;向量教學研究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數學知識的應用性越來越多,高中數學急需教學改革,以滿足社會的發展需要.因此,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對高中數學進行了課改,各高中學校也開始完善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尤其是對于向量教學來說,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非常多樣,教學成果各有千秋.
1.注重向量的代數性質
向量是高中數學中的重要內容,它的應用非常廣泛,尤其是在當今時代下,計算機的運算都涉及到了向量學知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向量學的數學性質,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思考,抓住向量學的特點進行自主學習,這樣才能產生較好的學習效果.例如:在向量交換律教學中,教師要做好啟發和指導作用,讓學生自己分析這一知識點的向量關系,從而找出這個知識點和其他知識間的聯系,從而實現學習質量的整體提高.
2.注重向量的幾何意義
向量是抽象的數學知識,它的幾何意義很重要,向量可以描述線段和線段之間、直線和直線間的幾何關系.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要給學生講解向量的代數性質,讓學生了解向量知識在代數計算中的運用,讓學生知道向量在代數計算中的意義和關系.例如:在計算相同向量相乘問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利用代數知識進行向量計算,讓學生了解到向量的代數性質,從而利用向量的幾何意義解決問題.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必然需要在描述向量的代數性質在幾何量方面的計算上下功夫,促使學生自主總結體會.從而促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向量的幾何意義,從而利用向量的代數性質進行解題.
高中數學和高中物理知識是有一定的聯系和關系了,如果數學教師能夠認清這一點,利用物理學知識來引導學生學習數學向量知識,那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簡單介紹一下向量的物理背景,首先讓學生對向量有一個簡單的認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們知道例如位移,加速度等很多物理量都是來源于物理知識,并且這些物理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被廣泛應用.所以在對學生進行這些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從生活的角度來學習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例如:教師可以通過位移的合成來進行向量加法法則講解,向量的許多運算法則都是通過物理模型試驗得出的規律,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讓復雜的知識講解簡單化,更便于學生理解.除此之外,教師可以調用物理中力做功的情形來進行向量數量積運算.所以在向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盡可能多的引用日常生活中的向量學知識,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理解向量學的相關法則和原理,它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例如,在進行向量加法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位移的合成為背景,這種表現方法相對較為直觀.例如一個物體從A點移動到B點,再從B點移動到C點,那么這個物體兩次位移的結果就是A到C,這個位移就是兩次位移確定的總位移,把它看成是兩個位移的和是自然的.通過這個例子簡單地向學生引入了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則,有了三角形法則的基礎,我們就可以很容易地向學生引入平行四邊形法則.在引入數與向量的乘法運算時,可以以位移的倍數或者速度的倍數為教學背景,這樣可以讓學生對向量與數的運算有一個非常直觀的認識.當引入向量的數量積運算時,我們可以采用力做的功為教學背景.一個物體在外力F的作用下發生了位移s的變化,那么外力F對物體做功的大小就是位移乘以力的大小,即Fs.如果力的方向與物體位移方向不一致,有一個夾角A,那么力F沿著位移s方向的分力就是FcosA,做的功就是FscosA.綜上所述,力所做的功是由力和位移所決定的,這正是向量的數量積意義.所以在引入向量的一些運算規律時,我們也可以采用力做功為教學背景.
綜上所述,在向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懂得向量的運算法則,更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幾何圖形想象力,這樣學生才能做到靈活運用,才能對向量的幾何意義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學生更好地解決問題,開闊學生思維方式.
[1] 趙南平.用向量法求空間距離的五條定理[J].中學生理科刊,2005(10).
[2] 王建明;數學課程改革中的向量背景和前景分析[J].數學報,2002(05).
[3] 劉紹學,章建躍.幾何中的向量方法[J].數學通報,2004(03).
G632
B
1008-0333(2016)36-0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