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年接受了心臟介入手術,植入2個支架。術后恢復良好,堅持服用硝酸異山梨酯、纈沙坦、復方阿司匹林、波立維和他汀類藥物,不曾有過不適。今年復查低密度脂蛋白已經降到2.3毫摩/升。請問,他汀類藥物需要一直服用嗎?
河北保定 王學中
他汀類藥物是冠心病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冠心病患者有多方面的治療作用:首先,他汀類藥物是目前最有效的降膽固醇藥,高膽固醇是冠心病的元兇,同時,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三酰甘油,因此他汀類藥物的綜合降脂作用能有效延緩冠心病的發生與發展;其次,他汀類藥物可預防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而后者是引發心肌梗死的直接原因;最后,他汀類藥物的抗炎作用也能保護血管免受炎癥侵蝕。所以,他汀類藥物能夠在多個層面對冠心病患者提供保護。
此外,以前認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達到2.5毫摩/升即可視作達標。但現在認為,冠心病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應降到治療前水平的50%以下才能達標,血脂水平越低,效果越好。所以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即使降到了正常人的水平,也應該堅持服用他汀類藥物。
當然他汀類藥物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肝功能損害、肌肉酸痛、尿色改變等。服用他汀類藥物時應每隔3個月左右復查一次肝功能,發現異常應立即停藥,及時就診,出現其他不良反應也應立即停藥就診。但如果沒有明確的不良反應,冠心病患者應終身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