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帝揭開最后的結局以前,人類的一切智慧都包含在這兩個詞之中:等待和希望。”這句著名的雞湯文是《基督山伯爵》的結束語。
等待和希望,其他的,交給時間。
資本市場的價值投資者應該會認同這種判斷。
本期封面文章選取了二級市場和一級市場的兩位價值投資者。
東方港灣董事長兼總經理但斌被稱為國內最接近巴菲特價值投資理念的投資者。他坦言,在他20多年的投資生涯中,曾經嘗試過各種技術分析,最后還是覺得價值投資最可靠:找到好的標的,長期持有。
景林資產管理合伙人王浩則把股權投資比作婚姻:“找到漂亮的姑娘就要不顧一切地和她在一起,如果結婚以后發現她還很賢惠,那就一輩子。”“要做時間的好朋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所有的股權投資都可以算是價值投資。
不論是投資已上市的股票還是未上市的股權,價值投資者都強調“用做實業的心態做投資”,對要投資的企業充分了解,只要企業的投資價值沒有變化,便堅持長期持有,“等待和希望”時間發揮魔力。
本期來自美國《機構投資者》雜志的《利用海運數據做投資決策》,講述了一家通過分析海運數據來判斷經濟形勢進而做出投資判斷的美國公司,這種硅谷與華爾街結合的投資模式正在展示出巨大的潛力,受到資本的熱捧。這類公司乍看是技術分析派,不過究其本質,還是靠分析基本面做出判斷,也算是價值投資,重點是通過數據發現那些股價沒有反映其實際價值的股票。
最后說一說熱鬧的2016投中年會。三天里從早到晚攢動的人頭、會場內外熱烈的交流,已被人笑稱是PE市場泡沫的征兆。但與會嘉賓的發言透露出的更多是理性——尋找真正有價值的創新。本期新設的“金融客說”欄目中,輯錄了其中的一些觀點。
盡管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不再,但不必悲觀。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新舊更替是大勢所趨,只是更替需要時間。
讓我們一起等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