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有社會意義的投資,建立自己的能力圈,找到有理想、有格局、有執行力的企業家,投資他們,與他們在一起,而且長期持有。
我們是2010年正式做景林的PE。6年多的時間,從零做到2015年年底100億的規模?;仡欉^去6年的發展,會發現其實在2010年開始做一級市場PE并不是很好的時間窗口,因為從2009年起,中國一級市場已經進入到了全民PE階段。
愿景與初心
我們當初創辦景林PE的時候,合伙人一直問自己,我們為什么做這個事情,想把景林打造成什么樣的PE機構?因為之前景林更多以二級市場為主,沒有專門的PE基金。
景林的愿景是什么?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希望把景林打造成為一個給投資人帶來長期較高收益的、值得信任、受人尊敬的私募管理機構。
我一直問自己,我為什么做PE,為什么做風險投資?我從事這個行業比較早,從2000年開始。我來自于中部城市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老百姓家庭。在整個成長期遇到過很多不公平,比如醫療的不公平:因為我家非常普通,我的至親重病到醫院排隊永遠拿不到病床號;比如教育的不平等:因為我來自于普通的家庭,在同樣的條件下,更高的分數卻不能錄取到更好的學校;還有就業的不公平,等等。我就想到要改變。通過這些年的努力,慢慢成長,我獲得了越來越高的社會地位,碰到的不公平越來越少了。但是,突然有一天,我發現空氣質量越來越差、喝的水越來越不干凈,我就想到要改變。
大家會問,投資不就是為了賺錢嗎,你能夠改變得了世界嗎?對,我自己改變不了世界,但可以通過投資優秀企業和企業家,讓他們改變所處的行業、所處的區域、所服務的老百姓,讓世界變得更加公平、更有效率。世界會因為他們而改變。
所以景林希望做有社會意義的投資。我們投的企業,選擇的方向是要能夠讓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健康。我們重點投醫療產業,已經投了10多個公司,雖然數量不多,但是這些公司基本上都是有后續融資的。成功率比較高。
我們也希望老百姓的生活更加美好、快樂,所以會去投文化娛樂產業,包括體育。比如我們4年前投了虎撲體育,現在估值已經翻了很多倍。
我們會考慮所投的企業能不能讓它所在的行業、區域和所服務的老百姓生活更加方便、更加有效率,這是我們要投的方向。我們會重點關注互聯網改造傳統行業的企業,比如滴滴、大眾點評。滴滴現在是很多老百姓必備的生活app之一,它讓生活更有效率。
我們相信年輕人是中國經濟的未來。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方面,我是樂觀主義者。所以我們會去投80后、90后的企業和企業家,因為這代表著我們的信念。
建立自己的能力圈
有了愿景,怎么做投資?我的回答是要建立自己的能力圈。什么叫能力圈?我的理解,是要通過長期不懈地努力,在想要投資的行業,擁有超出絕大多數人的洞察力、判斷力和資源的一種能力和能量。
項目投資時有分歧很正常。一個行業、一個項目值不值得投,有很多因素。作為投資機構或者GP,你在這個行業里面的能力圈很重要。第一,你要有超越這個行業絕大多數人的洞察力。而且這個洞察力必須是提前的,而不是等豬已經飛起來了才有。第二,你發現了這個機會,還要有判斷力。很多人善謀而不善斷。第三,你具不具備相關資源,這個非常關鍵。最后再看這個項目投不投,就順理成章了。
擁有能力圈需要長期不懈地努力。投資是比拼耐心的一個行業。無論是誰,投醫藥也好、投TMT也好、投消費也好,在這個行業里面工作或者投資有沒有超過1萬小時?這非常關鍵,是基礎。
洞察力意味著遠見,意味著在企業趨勢不明朗的時候,能發現機會,發現公司的發展方向。這需要時間,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我們四年前投虎撲體育的時候,很堅定地投了,而且投得比較多。去年、今年,體育是大風口。在行業里面積累人脈資源、專家資源,可以提升我們的洞察力。
獲得能力圈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抵抗誘惑。每個人都會放大自己的能力圈邊界,這是人性。有時候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需要勇氣。在景林發展的6年多時間里,我自己曾感受到很多誘惑。經常有同事說,某某項目哪個一流基金投了,我們怎么不投?我反復強調一個觀點,以后你們再也不要講哪個機構投了。一個投資經理、投資項目負責人,如果沒有獨立判斷能力,就沒有能力圈。
投資好企業,長期持有
好的公司,好的管理團隊,永遠是稀缺的。遇到好公司的時候,一定要投資它。
什么是好的企業家?第一,他要有理想。景林想賺的錢是夢想的錢,是有情懷的錢。第二,要有格局。格局很重要,因為有格局,心更廣,更愿意分享,看得更遠。第三,執行力要強,不能眼高手低。
一旦找到這樣的企業家,就是找到真愛,就要跟她在一起。不管以什么形式,不管是什么階段,支持她,成就她。我們分析被投企業的時候,所有東西都會歸結到一個詞,就是人,就是企業家。
比如,我跟孩子王的徐總初次相見只聊了二三十分鐘,就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傳統的母嬰連鎖企業只是賣商品,沒有關注過買商品的媽媽們、孩子們的需求。徐總當時說,我們是做“愛與成長”的企業,而不是商品連鎖企業。
孩子王我關注了很久。徐總前一次創業做連鎖電器,曾經最高排過全國第三,難道二次創業做母嬰企業他會做老二嗎?我們一定要做第一,我們一起成長。當時,2012年景林投A輪企業非常少,我們內部對投孩子王有很大的爭議。我很堅定,認為這個企業一定會成為獨角獸?,F在孩子王已是全球的品牌,從當時的3個門店發展到現在超過150家門店,收入增長30倍。
Bilibili的陳睿也屬于二次創業。我們幾年前就開始關注這個平臺,關注這個方向和年輕人。年輕人關注什么?喜歡什么?我一直跟自己說要有年輕人的心態,要接受新事物,要懂年輕化的東西。當時跟陳睿聯系的時候,談了好幾次。陳睿不太喜歡表達,但他如果認同你,就會特別愿意和你溝通。
當下,中國的創業創新氛圍很濃,但對于景林來說,好的企業永遠是稀缺的。好不容易找到對應的人,對應的企業,一定要長期持有,長期享受時間承載的快樂和收獲。真正看到一個好的企業,就像男人見到美女一樣就要娶進門,娶進門以后如果她還那么賢慧,那就一輩子。
用長期眼光看未來
中國的一級市場應該是一個方興未艾的市場,大有可為。不要僅僅站在這個時間點考慮問題。往遠看,可能會更加超脫一點。
中國社會未來肯定美好,雖然中國社會發展現在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多欠缺的地方。但我們是中國人,是中國的企業,是中國的投資機構;像出生沒有辦法選擇爹媽一樣,我們投資也沒辦法離開中國談未來。
投資和創業很像,這是目前最辛苦的兩個行業。但為什么大家還愿意創業、還愿意做投資?我一直反復問自己這個問題。人生短短幾十年,最后發現能改變的東西很少。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能獲得快樂,做想做的事情,而且在自己獲得快樂的同時能夠幫助別人,那就很有意義。
2016年美國有兩個人很了不起。一個是臉書的創始人扎克伯格,他把99%股份捐給了慈善事業,還有一個是馬斯克,他創立的偉大的私人公司,把運載火箭再回收利用。看到這種事情,我心里就想,哪一天景林能不能投到中國的扎克伯格、中國的馬斯克?因為中國太需要扎克伯格,太需要馬斯克了。
我覺得中國未來也一定會出現馬斯克這樣的天才,這才是中國的希望。我相信投資這樣的企業,我們才會獲得最好的幸福感。
6年多來的投資感悟,用一句話總結,就是做有社會意義的投資,并且在你想投資的行業,建立自己的能力圈,找到有理想、有格局、有執行力的企業家,投資他們,與他們在一起,而且長期持有,跟時間做好朋友。
任何行業都有1萬小時定律,做投資要從容。
(本文根據景林資產管理合伙人王浩在投中2016年會上的發言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