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夜三更,突然接到昔日閨蜜小語的電話,告訴我她已在我家樓下,讓我趕緊下去接她。開了門,讓我驚訝的不僅是一臉怒容的小語,還有她身后巨大的拉桿箱,獨獨沒有看見的是她新婚才一個月的先生。
“你們不是前天才從馬爾代夫蜜月回來嗎?明天又要出門了?”
“不!是我要搬出來和他分居!都什么年代了,還有這么沙文主義的男人!”
原來,剛與新婚丈夫蜜月回來的小語,一到家就回歸組織,天天與昔日好友逛街泡吧,沒想到卻慘遭先生的跟蹤和私查,讓生性熱愛自由、講究隱私的小語怒不可遏。
這事情讓我頗有點啼笑皆非。想起前幾天,才剛安慰了另一個哭哭啼啼的女性好友小依。與小語完全相反,小依是個傳統顧家的乖乖牌,但是讓她為之傷心的是先生從不過問她的生活、工作和交友狀況,
二個人就像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的房客,各自精彩。
她認為這是新婚后愛情褪色的象征,并且悲觀地認定愛情寒流已經到來。
這完全不同的兩樁事情,反映的倒是同一個問題:婚姻中,到底該留給雙方多少隱私?
既然她愛我,我查查又如何?
如果時間倒退二十年,以上這個論斷是完全成立的。如果我愛他,我自然不會有任何保留;而他愛我,亦應當接受得起我任何的盤查和問詢。你的,我的,說到底還不都是我們的?既然是我們的,又有什么可以隱瞞的?小語的先生就是這么想的。
在接受我的勸解的時候,小語的先生照舊是振振有詞:“小語這么漂亮的一個女孩子,我好不容易才娶回了家,當然很緊張。她每周和朋友相處的時間遠遠多于呆在家里的時間,我不盯緊點,萬一有居心不良的人怎么辦?再說,她都是我的妻子了,有什么是我不能知道的?不敢說。就代表她心里有鬼!”小語先生的這種行為,在精神學行為上可以理解為近乎病態的患得患失心理,他對妻子的調查,并非出于關心和照顧,而是一種獨占欲、一種害怕失去的心態。事實上,他除此之外,是個非常優秀的男人:事業有成、敬業、顧家。
我和其他閨蜜一起給小語及她先生提了個建議:接下來的1~2周里,讓小語與她的先生角色互換,雙方嘗試下對方的行為和心理感受。事情出乎意料地順利。不到一周,小語就攜先生歡天喜地地來找我們了:“每天被人查崗和盯梢的滋味真不好受。特別是當我因為一個工作會議而漏接了愛人的電話,結果被劈頭蓋臉地罵了一頓。而晚上和同事一起聚會,又被頻繁的手機弄得不歡而散。”小語的先生說,“以前小語給了我那么多自由我卻不知道珍惜,反而去干涉她的個人生活,實在是很不應該!”
就像時間永遠也無法倒退回二十年一樣,我們的生活也不再像二十年前那么單純。我們顧家,但是有更多的時間卻不在家里;我們摯愛自己的另一半,卻有更多的時間不能兩兩相守——工作、社交、學習……種種的種種,如果事無巨細都向另一半報告,這生活實在是無趣極了!
既然她愛我,為什么對我不聞不問?
社會學家們做過一個很有趣的對比:在問男性的擇偶標準時,過去多數會回答要一個聽話、乖巧、噓寒問暖并且需要保護的小妻子而現在越來越多的男性則希望自己的妻子懂得生活、懂得照顧自己、自立并且自樂。
“很簡單,如果我需要一個老想著照顧我、圍著我團團轉的人,我的媽媽、或者請個保姆就足以擔負起這個責任。而如果我想要一個需要我保護、事事問我、聽我指揮的人,那么,看看我家里那幾個小孩子吧,他們已經夠讓我頭痛的了!”這雖然是男人間一句頗為盛行的玩笑話,卻也不折不扣表現出如今在工作、生活的壓力,夫妻間的關系應當有個全新的變革。
小依就一直沒想明白自己到底是哪里做得不對身為某事業單位員工的小依,每天標準的朝九晚五,生活簡單得像一張白紙,沒什么加班,也沒什么交際網,下班后就匆匆回家扮演起家庭主婦的角色,原來關系不錯的姐妹淘,也在小依結婚后漸漸淡去,很少聯絡。而小依的先生卻是某知名外企市場部的主管,留洋歸來的他崇尚自由和獨立,每天不過十點不進家門,雙休日也是和朋友或者客戶一起度過。
“他明顯沒有戀愛時那么在乎我了!我每天晚上一個人做飯、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電視,他回家的時候我多半已經睡著了,而當我早晨上班了,他還在被窩里呼呼大睡。就連寶貴的雙休日,我們也幾乎沒有一起度過!”一周前,小依就是這么哭哭啼啼地跟我訴苦。
事實上,小依的先生只是一個粗線條的男人:“我想小依這么乖巧的女孩子,會把自己打理得很好,我絕對相信她對我、對這個家庭的忠誠度,所以認為沒有必要過問她的生活啊!至于周末,她沒說想一起玩,我以為她喜歡‘宅’在家里呢!”經過大家的建議,小依重新回歸了姐妹淘,繼續每周快樂聚會,她還報名參加了一些舞蹈、插花培訓班來充實生活。而他們也加強了交流與溝通,經常在周末策劃雙人的甜蜜活動!
婚姻中,即便有了足夠的信任,也不能對另一半不聞不問呢!雙方缺少足夠的交流,很可能會在心里埋下失望、失落的種子,更甚者,會導致感情的疏離乃至破裂呢!
懷疑是一把雙刃刀
在我們身邊,存在著大量的人群要求自己的另一半無條件公開自己的隱私:手機短信、QQ帳號密碼、郵箱密碼……甚至常常會有人到電信局去拉另一半近期的手機通話記錄。
這些人,有些是毫無理由的、霸道地宣布自己的占有欲,要求另一半無條件服從、甚至是配合。而多數人則是發現了某些蛛絲馬跡,進而懷疑自己的伴侶可能正與某個異性有著不正常的行為,也即是通常所說的“曖昧”關系,突然開始對伴侶全方位的檢查。
影片《手機》中,事事疑神疑鬼的女人以及時時刻刻防備的男人,就像一場偵察與反偵察的斗爭;而電視劇《金婚》中則表現得更為悲劇性一點:因為一點剛剛萌芽的好感,過度的盤查和干預,反而導致被懷疑方出于逆反心理,最后情感上走向了出軌。
懷疑、調查、不尊重隱私,就像一把雙刃刀,一邊讓被懷疑者無時無刻活在充滿壓力、不自由的聚光燈下,進而對這段婚姻的存在價值起了質疑;一邊讓懷疑者自己也受著內心的煎熬和行動的束縛——時時刻刻為了盯緊另一個人而轉動,這樣的婚姻還有什么意義?而這樣的生活是不是太累?
在愛情的世界里,第一步是付出而不是索取,而在婚姻的世界里,第一步則是信任,而不是懷疑。
隱私,也要恰到好處
在婚姻生活中。隱私就像一個緩沖器,讓二個過去完全不同、而如今必須生活在一起的人,有了一個緩沖和適應的地帶,從而讓婚姻生活更為協調。徹底沒有了隱私,完全赤裸裸的兩個人,矛盾和爭吵發生的概率會大為增加。來自工作、社會和經濟的壓力,如果沒有別的出口宣泄,自然會全部留到家里,試想一下兩個一肚子抱怨、充滿了火藥味的人,即便是感情再好的夫妻,也難以避免口舌之爭。
而如若隱私太多,也未必是件好事。夫妻之間相處,最為重要的就是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溝通。簡單的交流、閑話家常、對工作、未來的描繪,也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呢!而且。都市人群具有非常強烈的情感需求。如果在另一半的身上沒有得到足夠的情感慰藉轉而尋求朋友甚至異性朋友的幫助,可是會埋下一個很可怕的定時炸彈。既然結為了連理枝,就要多多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對方的性格、對方的興趣愛好、對方的工作性質、對方的朋友圈子以及對方對于隱私的需求度,都是用來界定你們該保有多少愛情隱私的重要指標。一旦出現了分歧,首要的溝通、協調。如果你聽到了有關另一半的流言蜚語,或者是你覺得他對你漠不關心,何不坦白而直接地詢問他?
懷疑方
直接問出心中的疑慮
如果他昨天徹夜不歸,如果他的衣服上有著奇怪的香味,那就單刀直入地問個明白吧!作為婚姻中的主角,你有權利知道這些曖昧背后的真相。與其一個人疑神疑鬼,為著蛛絲馬跡發愁,不如要個干凈利落的答案。轉過身后再去考證到底是真是假。
充分利用各種巧合查看隱私
如果你懷疑他手機里那么多頻繁的電話、短信是為何事。也別著急地問個不停或者硬搶。選擇在他洗澡的時候、或者呼呼大睡的時候……神不知鬼不覺地看個徹底,而他也不會有所不滿。平日里,他也許會在無法上網的時候拜托你查個郵件、收個文件、付個賬單之類的,也正是你掌握密碼、探看隱私的機會呢!
在做家務的時候多留個心眼
你負責家里的清掃工作?或者負責衣服的洗滌工作?先別抱怨,這也許可以成為你讓心中那些困惑得以解決的巧妙途徑呢!看看衣服口袋里的打著時間的消費單、皮鞋上的水漬,不用問,他昨天的行蹤你已經了然于心了!
主動參與到他的朋友圈里
當他說要去參加朋友聚會、同事聚餐的時候,除非你自己另有安排,否則不妨要求一起參與進去呢!他也很難有借口拒絕你這一行為呢。多聽聽他朋友們的意見,也多看看他所結交的人,也許那個讓你懷疑已久的曖昧對象就在其中!此外,在朋友們的七嘴八舌中,一些對你有用的信息也在傳播過來!
被懷疑方
在對方的忙碌時段開展隱私活動
即使你需要很多的私人時間來劇情地玩樂——或者僅僅是與好友聊天,盡量選擇另一半工作繁忙、出差、或者是應酬的時段,這樣能讓他覺得你并不是那么的不顧家,甚至還會對你的獨立大家贊許呢!當然,切記要記得事先預告自己的安排,才會讓人更加放心。
及時溝通自己的社交工作情況
最近換工作了、最近有新同事了’最近老同學回來了……在閑話家常中,主動透露自己的行蹤,甚至可以邀請另一半來參加你們的聚會,不管來與不來,他都會很開心呢。也因此覺得你心懷坦蕩而不再懷疑。
適當做一些善意的隱瞞
如果你有個紅顏知己,或者在明天的聚會中將會遇到初戀情人,或者最近一直有個異性的客戶和你在接觸,只要自己把持得當、于心無愧就是了。不過在愛人面前,還是善意地隱瞞一下吧,把那個頻頻打來的號碼改成同性的名字,把聚會的地點從酒吧改成茶餐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