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何佳艷
?
規范中創新發展首都要素市場體系建設成效顯著
文/本刊記者 何佳艷
2 016年1月22日,在北京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北京市市長王安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北京2016年將大力推動高端產業發展,支持金融業創新發展,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促進“新三板”、“四板”健康發展,規范完善要素市場。
要素市場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刊記者從北京市金融局金融市場處了解到,雖然2015年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價格全線下跌,北京要素市場建設步伐卻在加快,要素市場資源配置能力進一步提升,對提升首都經濟社會貢獻成績顯著。
北京市金融局金融市場處有關人士透露,2016年,北京要素市場建設將繼續在規范與創新并重的發展思路下,努力實現多個方面的突破,包括推動設立北京登記結算公司、爭取水權交易試點獲批設立、推動設立首都要素市場協會等。在風險防范方面,北京將逐步建立交易場所退出機制,肅清行業發展環境,引導行業規范發展。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產業領域除了環保的壓力還存在著產能過剩、效率低下等愈發顯著的矛盾,這也導致大宗商品市場價格崩盤般的暴跌,全球金融市場表現疲軟。相比之下,北京要素市場不論是在交易規模,還是在市場體系的豐富度方面,都取得了相當穩健的增長,并在服務首都戰略定位,提升實體經濟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2015年,北京市要素市場交易規模增長迅速。全市43家要素市場共實現交易額77970.1595億元,其中北京產權交易所集團累計成交金額達54855.8750億元。在專業平臺方面,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獲得人民銀行批準和交易商協會授權,成為專門為銀行間債券市場各類機構提供各類服務的債券簿記建檔與交易平臺,實現成交金額25000億元;北京鐵礦石交易中心積極導入產業資源,鐵礦石現貨總成交數量3084.93萬噸;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圍繞建設棉花綜合服務平臺開展工作,實現交易量247.55萬噸,交易額314.6億元。
2015年,北京要素市場體系進一步豐富。近年來,北京市交易場所新設需求日益旺盛,為優化要素市場發展環境,推動各類交易場所實現良性競爭的發展格局,北京市金融局金融市場處嚴格按照國務院文件的有關規定,對于擬新設交易場所的交易規則、投資者適當性制度、資金安全制度、風險管理制度、可行性和必要性等方面嚴格把關。2015年,北京市批準設立了北京茶業交易中心、北京國際漿紙交易中心和北京紅木交易中心三家具有首都特色的交易場所,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北京市要素市場體系。

中國要素市場在2011年到2013年經歷了一輪飛速發展,自2014年“38號文”發布,大宗商品行業迎來了全國范圍的清理整頓。對于北京要素市場來說,2015年仍然是強監督狠管理的一年。2015年,北京市金融局多措并舉,防范、化解行業風險,促進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一是開展交易場所全面現場檢查、違規處理與風險處置工作。2015年,北京市金融局嚴肅處理本市交易場所的投訴舉報,促使這些交易場所的風險處置工作取得較大進展。通過對交易場所的違規處理和風險處置工作,北京市金融局梳理出含涉眾交易業務的交易場所存在較大的風險隱患,于2015年9月17日組織召開了北京市交易場所規范管理大會,會上向全市交易場所下發了《關于規范全市交易場所交易業務市場秩序的通知》,要求全市各交易場所全面進行自查與整改,并于2015年11月17日至11月30日,聯合北京證監局、北京市商務委、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國資委、北京市工商局等委辦局、相關區縣金融工作部門及律師、會計師中介機構,對北京市各交易場所進行了全面的現場檢查。根據現場檢查發現的問題責令違規交易場所進行整改,推動市場風險的有序化解。
二是構筑防線,推進行業自律,首都要素市場協會的籌建工作也取得積極進展。為進一步發揮行業影響力,規范市場行為,加強行業自律,同時積極為要素市場提供各項專業服務,反映行業訴求,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北京市金融局積極推動籌備首都要素市場協會。據悉,協會章程等制度性文件目前已基本完成,北京市各交易場所積極加入,預計2016年各項籌備工作將按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相關規定有序落實。
2015年8月23日,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曾在記者會上表示,諸多要素市場的阻隔和壁壘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掣肘之一,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第一個就是推動要素市場一體化改革,包括推進金融市場一體化、土地要素市場一體化、技術和信息市場一體化等。盤點2015年,雖然京津冀要素市場壁壘仍然存在,協同發展還存在諸多體制機制障礙,但京津冀要素市場一體化仍然取得了一些積極突破。
2014年7月18日,京津冀產權市場發展聯盟成立。一年多來,產權市場發展聯盟通過深化三地交易所的合作,破除各種制度性障礙,推動三地各類要素資源的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逐步推進了京津冀區域要素市場的一體化。北京市金融局金融市場處提供的數據顯示,自聯盟平臺上線以來,共聯合發布三地項目4300多項,效果顯著。
為進一步推動京津冀技術交易協同發展,三地先后成立了“京津冀技術交易河北平臺”,“中國技術交易所—龍河高新區信息發布平臺”和“中國技術交易所秦皇島技術成果交易市場”,為京津冀中小微企業技術交易、融資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了技術支撐與保障,促進了京津冀科技成果資源流動與轉化落實。
依托北京產權交易所旅游資源交易平臺打造的京津冀旅游投融資服務平臺,致力于服務京津冀三地的200個旅游投融資項目,目前總投資金額約1200億元。
北京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作為全國7個試點之一,率先邁出了跨區域交易的步伐。2015年,河北省承德市7家重點排放單位納入北京碳排放權交易系統,按照要求配合做好碳排放權核算、報送年度碳排放報告、配額管理等相關工作,并已成功完成履約工作,京冀跨區域碳排放權交易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2015年對于北京要素市場來說,是發展年,也是規范年,更是京津冀一體化的破冰之年。王安順市長在北京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的報告,預示2016年的北京要素市場仍將以規范、創新為主線。記者從北京市金融局金融市場處獲悉,2016年,北京市要素市場建設將有幾件大事值得期待。
一是北京將推動設立北京登記結算公司,建設北京市要素市場統一的資金結算和監管平臺,組織北京市各交易場所接入平臺,推動北京市交易場所規范和創新發展。
二是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決定所部署的價格改革戰略任務,著力推動一系列重要交易場所的設立,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同時,首都要素市場協會的掛牌也已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