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桃桃
(陽城縣農業委員會經管站山西晉城048100)
陽城縣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專項清理整治工作檢查驗收報告
□崔桃桃
(陽城縣農業委員會經管站山西晉城048100)
按照《關于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專項清理整治工作方案》(陽辦發[2015]24號)安排部署,全縣利用6個月時間,重點對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和使用的資金、資產、資源管理進行了全面自查和整改。
專項清理;整治;驗收
陽城縣縣域面積1968km2,下轄17個鄉鎮,469個行政村(含2個林場),13.2萬農戶,31萬農業人口,耕地38667hm2,全縣2014年年底農村集體資產總額60.5億元,負債38.6億元,所有者權益21.9億元。
按照《關于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專項清理整治工作方案》(陽辦發[2015]24號)安排部署,全縣利用6個月時間,重點對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和使用的資金、資產、資源管理進行了全面自查和整改。三資專項清理整治清查基本結束的村466個。為確保自查全面、整改到位、群眾滿意,縣里專門成立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專項清理整治工作檢查驗收領導小組,組長由縣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史小林擔任,副組長由縣政府副縣長武小雅擔任,成員由縣委辦、縣委督查室、政府辦、政府督查室、農委、財政、審計局、水務局、民政局抽調人員組成,12月7日-10日,分五組對全縣三資專項清理整治工作進行了全面檢查驗收。三資專項治理工作總體來說自查細、整改實、收效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對照省里要求的八個方面64項重點,我縣共查出問題七個方面34項存在問題。
1.1三資管理機制體制方面
4個鄉鎮79個村重新簽訂委托代理書,9個鄉鎮155個村建立健全了三資管理制度155個村。鳳城鎮將原來村級會計委托代理“一鎮兩制三種管理辦法”、完善為“先審后記、分類管理”,同時出臺了村級差旅費報銷管理辦法、村級福利發放制度等。蟒河鎮在盤龍村、蟒河村開展制度建設試點村,兩村建立健全各項制度40余項,收到良好效果等,下一步將在全鎮推開。董封鄉出臺了《村民投工制度》、《村級大額資金支付管理制度》等制度。
1.2財政專項資金與農民補貼資金方面
糾正違規改變專項資金計劃和用途涉及2個鄉鎮7村,涉及金額138626元。返還截留克扣農民補貼資金12200元,涉及1個鄉鎮2個村。清退虛報冒領、騙取、套取、私分農民補貼資金16360元,涉及4個鄉鎮4個村。退還存在其他違規使用財政資金780 009元,涉及2個鄉鎮3個村。
1.3集體資金方面
清理出借資金60666元,涉及2個鄉鎮11個村。清回收入不入賬金額33530元,涉及5個鄉鎮6個村。清退個人占用集體資金金額384085元,涉及5個鄉鎮9個村。處理存在其他違反資金收入、管理、使用規定問題涉及4個鄉鎮32個村,涉及金額440228元。
1.4集體資產方面
清理賬有實無資產金額2824.92萬元,涉及17個鄉鎮,236個村。處理實有賬無資產金額1749.41萬元,涉及15個鄉鎮196個村。清理違規出借資產金額53603.5元,涉及,6個鄉鎮9個村。處理個人占用集體資產金額12.06萬元,涉及5個鄉鎮7個村。清收欠繳承包費123.82萬元,涉及8個鄉鎮30村。簽訂資產發包租賃合同涉及3個鄉鎮4村,涉及金額148463元。合同欠款成因復雜,各鄉鎮都已制定了相應的措施積極催收。如鳳城鎮西關村某承包戶合同不兌現金額482萬元,但因承包戶承包經營后,不斷擴大投資,不斷增加資產,后由于村集體將該企業拍賣,承包戶認為自己應該得到相應補償。目前雙方正在積極協商解決方案。
處理其他違規處理、使用、處置資產35697元,涉及2個鄉鎮2個村。
1.5集體債權債務方面
清理不實債權1023.58萬元,涉及4個鄉鎮38個村。清理不實債務6213.81萬元,涉及6個鄉鎮41個村。不實債權債務主要是以前工程沒有及時結算或由于村里沒有錢結算造成的,一時無法整改到位。
新增債務涉及9個鄉鎮168個村,涉及金額159615962.2元。主要是因近年發展農村公益事業舉債。處理、清理債務入賬475.326萬元,涉及2個鄉鎮6個村。退回違規發放補貼、福利、獎金2130元,涉及1個鄉鎮1個村。
1.6集體資源方面
違規發包其他資源面積566.67m2,正在完善相關手續。無合同發包其他資源面積20667m2,補簽合同2份。清理收回欠交承包其他資源金額40.72萬元。
1.7干部“四風”方面
涉及1個鄉鎮2個村(公款旅游),涉及金額41538元,所有款項已退回。
1.8違反集體三資規定處理情況
違規違紀立案數22件,涉案金額127.67萬元,處分人數31人。違法立案數1件,涉及金額39.83萬元,處理人數2人。
2.1領導重視
各鄉鎮在縣里召開動員會后,迅速召開動員會,并結合實際出臺了各鄉鎮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專項清理整治工作方案,明確了目標任務、基本原則、時間安排、工作要求,從組織機構和措施保障上為工作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專項清理整治中,主要領導都做到了清查工作親自部署,重點問題親自過問,案件處理了如指掌。橫河鎮黨委書記親自動員村級干部,盡早主動交代問題,爭取寬大處理。鳳城鎮對整改不到位的村,鎮長親自督辦,如對上孔村保管不移交無法開展自查,鎮政府下發限時移交通知,否則將追究相關責任。
2.2工作扎實
從村到鄉鎮,從清查到整改,各村的村民代表會議記錄、四議兩公開程序完整,鄉鎮的自查臺賬、整改臺賬齊全,做到了清查有登記,上會有記錄,審核有批復,公示有底稿,整改有結果。同時,各鄉鎮根據自身情況,積極創新工作方法,采取“上級點、干部找、群眾提”的方式,對群眾反映強烈、上訪較多的突出問題,堅持開門整治,重點自查;次營鎮實行集中封閉自查,先賬內后賬外,先資金再資產;北留、町店、次營等鄉鎮結合換屆審計情況,積極進行整改;橫河鎮采取村級統一調閱會計資料、村級自查的辦法,并提出“十查十看”,為清理工作人員理清頭緒。
2.3程序嚴格重視民主
各鄉鎮嚴格按照“自查、認定、審核、整改”程序進行,并保證村務監督委員會全程參與。董封鄉更是全程公開、開門整改,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黨員代表、村民代表共同推選“三資”清理整治工作人員,組成清查小組集中清查問題,查出問題通過黨員代表會議、村民代表會議認定,鄉鎮審核,限期整改。
在工作開展中,雖然我們基本完成了工作任務,但同時也暴露出我縣在“三資”監管工作中的一些不足和問題,主要表現在:
3.1債權債務不實問題整改不夠徹底
債權債務的實成因復雜,一時難以整改到位。如白桑鄉債務不入賬4個村,金額605.93萬元,均屬于村級公共基礎設施支出,由于村經濟條件差,無法給予施工隊支付工程款,致使工程款無法結算,造成賬務無法入賬,無法整改。
3.2制度執行不到位
如東冶鎮磨灘村賬款紅貪污水利專項資金一案,暴露出該村村務公開、重大事項流程化管理、小型工程招投標、村務監督等制度執行不到位。
3.3經管隊伍力量不足
鄉鎮經管站在2010年機構改革時,職能劃入鄉鎮綜合便民中心,已沒有鄉鎮經管站編制,全縣實際從事經管工作的正式工作人員35人,鄉均2個人,編制有的在林業站,有的在綜合便民中心。而依托經管站成立的鄉鎮會計服務中心多是臨時人員,工資報酬低,次營鎮會計服務中心的會計每月1300元的報酬,根本留不住人。鄉鎮經管工作繁重,承擔著三資管理、農村審計、農村土地確權、農民負擔管理、合作社指導、會計委托代理等多重工作,小馬拉大車現象極其嚴重,人員力量遠遠滿足不了工作需要。
針對存在的問題,下一步將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繼續做好全面深化整改工作。對照三資專項清理整治中自查出的問題要認真逐項逐條整改落實,對已整改的要進行“回頭看”,看是否整改徹底,對未整改的要分析原因,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盡快整改。
(二)是建立健全制度。我們針對在專項清理整治中發現的問題,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查漏補缺,進一步修訂完善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如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票據管理制度、村級用工管理制度,以及村級福利發放制度、報刊征訂限額制度、取消村級招待費等非生產性支出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用制度規范行為,著力推進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創造有利條件。
(三)是狠抓制度落實。采取檢查和專項審計等手段加強對四議兩公開制度、重大實行流程化管理制度、小規模工程招投標制度、三資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各項制度落在實處。
(四)是加強經管隊伍建設。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及關系到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和穩定,又是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的抓手,需要有一支政治堅定、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且較為穩定的隊伍。建議縣里對山區鄉鎮會計服務中心工資人員實行差額補助的辦法給予一定工資報酬補貼,穩定農經隊伍。
1004-7026(2016)01-0040-01中國圖書分類號:F325
A
本文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