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國華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經濟貿易管理系四川宜賓644000)
我國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問題與對策研究
□丁國華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經濟貿易管理系四川宜賓644000)
近幾年,我國旅游業發展迅速,鄉村旅游作為一種新型環保的旅游方式,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但由于旅游業發展過快,在開發過程中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分析了保護系統對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性,針對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進行研究,提出了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以期實現促進我國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問題;對策
鄉村旅游作為一種新型環保的旅游方式,與我國經濟發展的關系密不可分。在城市化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們的生活領域不斷縮小,狹窄的空間已經很難滿足人們的娛樂需求,城市居民開始向往空氣清新、視野開闊的鄉村風光,以此放松心情。
游客選擇鄉村旅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欣賞鄉村獨有的美,比如梯田農業呈現出的層次美和曲線美,平原和草原農業呈現出的遼闊美;如新疆那拉提草原和黑龍江松嫩平原;如廣西龍脊梯田和云南哈尼梯田,綠洲農業呈現出的強烈對比的美;如新疆吐魯番的葡萄溝,這些都是鄉村旅游獨有的特色。在開發鄉村旅游的過程中,不注重對這些自然資源的保護,對其造成了破壞。這些資源一經破壞,很難恢復,因此,對這些資源進行保護,使其繼續為旅游業作出貢獻,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發展鄉村旅游的初衷,是為了讓游客在幽美寧靜的田園風光中放松身心,但是隨著鄉村旅游的迅速發展,人們不再滿足于欣賞風景,而是注重于人文體驗,希望親身融入鄉村生活,以此獲得精神上的享受。人們追求的更多,鄉村旅游的問題隨之而來。
2.1缺乏科學管理
因為缺乏規范科學的管理,鄉村旅游的發展普遍存在小、亂、重、散的局面,彼此之間存在惡性競爭,市場秩序混亂。某些地區為了利益,對當地進行人為加工,就打上“鄉村旅游”的標簽進行盈利;某些地區生態環境極其脆弱,村民不顧條件限制,大肆建造接待社,開發鄉村旅游項目,嚴重破壞了當地生態環境,為后代的可持續發展埋下隱患。
2.2旅游活動項目形式單一
目前,觀光旅游是鄉村旅游的主體方式,在旅游開發過程中,沒有充分利用到豐富的農業資源,雖然注意到了產品的創新與研發,但是總體形式單一。例如:釣魚作為一項能修身養性的休閑活動,在鄉村旅游中很受歡迎,但是許多養魚專業戶直接購買大批量的活魚放在魚塘中,增加魚的密度,降低了該項目的樂趣和意義。現如今,大部分的鄉村旅游點都緊密相連,生活習俗和風土人情基本相似,如果不對活動方式進行創新,難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觀光。
2.3自然條件受限
某些鄉村土地資源較差,環境惡劣,不適宜開發旅游項目,村民為利益堅持開發旅游業,造成更嚴重的環境破壞,得不償失。比如某鄉村自然環境較差,嚴重缺水,且交通不便,不適宜發展旅游業,但是當地村民不顧條件限制,開發旅游產業,最后不僅沒有獲益,而且自然環境被嚴重破壞。因此開發旅游產業前一定要搞好交通,游客選擇旅游地點的首要前提就是交通便利,若交通堵塞,出行不便,生活起居都會受限。
3.1保護生態環境
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加大政治環境力度,宣傳環保的重要性,提高村民的環保意識,使環境保護與開發保持平衡,為鄉村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
3.2保護歷史文化
對地方歷史文化的保護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制定保護措施,并進行宣傳,使游客認識到歷史文化的珍貴。將風景旅游和文化旅游結合起來,根據地方特色,創新旅游形式,使游客既能感受到風土人情和地方文化,也能自覺保護資源,促進可持續發展。
3.3抓住發展機遇
鄉村旅游市場的容量是有限的,超出范圍,就會弱化市場效應。目前鄉村旅游遍布全國各地,都難以有良好的效益。發展鄉村旅游項目,要充分考慮自身的自然條件和文化特色,根據市場需求,找準目標,逐步完善。通過對環保知識的的宣傳,提高村民的資源保護意識,促進鄉村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鄉村旅游是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和可能性,對于解決“三農問題”和建設新農村有重要的作用。在開發鄉村旅游的同時,要注重可持續發展,不能只注重經濟效益而忽視環境和資源的保護,這樣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還收獲環境效益,對可持續發展具有推進作用。參考文獻:
[1]尤海濤,馬波,陳磊.鄉村旅游的本質回歸:鄉村性的認知與保護[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22(9).
[2]宋增文.鄉村旅游新業態發展機制研究——以北京市為例[J].中國農學通報,2013,29(26).
1004-7026(2016)01-0045-01中國圖書分類號:F592
A
本文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1.30
丁國華(1978.5-),女,漢,四川德陽,碩士,宜賓職業技術學院經濟貿易管理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