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詩琳
(吉林大學商學院吉林長春130022)
企業誠信的重要性
□張詩琳
(吉林大學商學院吉林長春130022)
企業誠信在如今的市場經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企業作為市場經濟中的主體,如果失去誠信,就定當無法生存,可見企業誠信的建設必是大勢所趨,這既有利于提高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經濟中的競爭能力,也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市場的健康發展,更能降低社會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企業誠信;市場經濟;社會交易;企業信譽
所謂的企業誠信指的就是在遵守法紀的前提下,重合同,在生產和管理過程中履行職責,嚴格遵守承諾,并且沒有隱瞞,欺騙等不道德的行為出現等。誠信是企業生存的立足之本,也是經營與管理的核心。當下企業管理中的誠信原則就是企業精神的重中之重,誠信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也是立業之基石。誠信是用來維系市場交易主體的利益和擴張需要的必要條件。這既是當今市場經濟產生的前提之一,又是它的一個產物。眾所周知,有市場,欺詐就會顯現出來,這是任何市場都無法避免的。可從本質上看,欺詐現象并非市場本身的必然屬性。只要這個市場需要交易,并且是頻繁的和主動的,而非蜻蜓點水,那么,對于交易雙方來講,維護彼此利益的至關重要條件和最佳策略則是:誠篤、老實和守信即誠信。
如今在這個社會里。市場交易無處不在,無時沒有。能否順利地完成一項交易活動,取決于成本是否小于人們預期的收益。可成本并不僅僅體現在看的見的成本上,如工人的工資、原材料的價格,運輸等,還體現在隱形的交易成本上,即貨物是否出現問題與實際不符、價格是否適當、能否遵守合同如期交貨或付款等。為了能把交易過程中出現的隱性成本縮小降低,市場這個主體就采取了各種手段來控制,從而來實現內外互控。內控就是自控,也是自我交易,著手防范交易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預期的風險提前解決,就好像自己與自己交易一樣安心,彼此靠誠信合作,就可以將外控的交易成本降低,甚至消除,
市場經濟離不開誠信。如果整個經濟環境誠信匱乏,那么企業的每個交易都會費時費力,并且會用各種措施來嚴格控制每個環節,防止出錯,這樣不但增加了很多人力物力的成本,而且,交易的時間也因此延長,使交易變得困難重重。為了減少交易過程中的交易成本,不浪費時間,提高效率等,企業外部的誠信就必須建立起來,這樣既不能造成無謂的麻煩,又能讓企業得到效益。就企業內部來講,企業缺失誠信不僅沒辦法降低成本、節省時間、減少麻煩,而且會增加經營管理費用,降低市場的反應能力和管理效率等。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企業承擔著主體的角色,也是誠信體系建設的主體。企業的誠信是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企業與經濟主體間往來行為的規則,它應是企業秉承倫理道德,遵循市場規則,遵守法律,講規章等制度,成為整個社會機制的重點。誠信也許不能給企業帶來直接的回報,但它是企業構建與發展的重要保障,而且誠信也可以轉化為核心競爭力,幫助企業實現經濟收益。
誠信是現今市場經濟條件下,最為稀缺的基石。它既是經濟資源,亦是道德資源,更是保障企業的永存的無形資產,在市場經濟中,能否正常進行交易,誠信擔任了保障一職。不難看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正常發展,誠信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市場經濟越進步,誠信的作用就越突出。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一部分,企業失信不僅會損害他人利益,也使企業本身的利益受到侵害,也有可能使人民健康得到危害,讓國家和社會的利益受損,從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信譽大打折扣,出現信譽危機,增加交易成本,迫使市場經濟不能有序發展。誠信不僅是財源還是財富。
企業如果沒有誠信,起初也許能獲得短期利益,打進市場,可越走越窄的路在后期必定寸步難行。失信后并不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劣跡被頻頻曝出,企業的不誠信行為不僅會對消費者產生影響,也能讓消費者對其改變看法,做一百件好事也許無人問津,可一件壞事足以讓之前的努力功虧一簣,等于自毀前途。那時再想扭轉乾坤,可就難上加難。正因如此,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明白這個道理:想要壯大,想要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脫穎而出,走在前列,那就把誠信的基石奠定結實,這樣構建出來的企業基業才能堅挺,未來才有希望。
[1]周明麗.淺談實現企業誠信經營的方法和途徑[J].商場現代化,2012(29).
[2]潘孝禮.企業誠信經營探析[J].商場現代化,2010(10).
1004-7026(2016)01-0100-01中國圖書分類號:F279.23
A
本文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1.69
張詩琳(1995-),女,漢族,吉林大學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本科,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