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漢唐海上絲綢之路與佛教傳播

2016-04-13 14:46:17劉正剛王熳麗暨南大學古籍所廣東廣州510632
韶關學院學報 2016年3期

劉正剛,王熳麗(暨南大學古籍所,廣東廣州510632)

?

漢唐海上絲綢之路與佛教傳播

劉正剛,王熳麗
(暨南大學古籍所,廣東廣州510632)

摘要:漢武帝開辟了以徐聞、合浦等為始發港的海上絲綢之路,形成了中印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嶺南成為海上絲綢之路最重要的交匯地。魏晉以后,海上絲綢之路由以交州為中心逐漸向以廣州為中心轉移。從漢代開始,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傳入嶺南的佛教,最先在交州傳播,魏晉以后廣州成為佛教弘法的中心。漢唐時期佛教的傳播始終與海上絲綢之路抱合在一起。

關鍵詞:晉唐時期;嶺南;海上絲綢之路;佛教

嶺南從秦漢開始,就被中原王朝納入到統治版圖,設郡縣進行管理。宋代之前,嶺南一直被中原士人視為南蠻煙瘴之地,是王朝流放貶謫官員的地方,正史記錄中以負面形象居多。但嶺南獨特的地理環境又使其以海洋珍寶聞名遐邇,自西漢開始,雷州半島的徐聞、合浦就被官府確立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東漢班固《漢書》卷28《地理志下》有明確記載,這是我國正式開辟海上絲綢之路之始。晉代之后,廣州又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伴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開拓,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佛教也隨著海洋貿易而傳入嶺南。印度佛教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進入我國,時間應在兩漢交替時,最先傳入交州、廣州,再因此進入內地[1]。

一、漢唐開辟的嶺南海上絲綢之路

古代五嶺以南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清初屈大均在《廣東新語》卷2《地語》中說:“古時五嶺以南皆大海,故地曰南海。其后漸為洲島,民亦蕃焉?!睅X南早期居民主要以舟楫為生,《廣東新語》卷14《食語》說:“廣為水國,人多以舟楫為食。益都孫氏云:南海素封之家,水陸兩登,貧者浮家江海?!边@些記載,說明海洋文化是嶺南文化的主要特色。魏晉時期,今佛山仍然是汪洋大海中的沙洲,但水上居民已開始陸居生活,道光《佛山忠義鄉志》卷2《寺觀·經堂》記載說:“經堂,古塔坡寺,原在耆老鋪塔坡岡上。東晉時有西域僧到此結茅講經,時此地猶海洲也。隆安二年(398)戊戌三藏法師達毗耶舍尊者因講經始建經堂,堂后有岡。”所謂“海洲”就是海中島嶼。東晉時,佛山民眾以舟楫為生,但已經在海洲上聽西域僧人弘揚佛法。這個西域高僧就是罽賓國的曇摩耶舍[2]。

漢武帝時,不斷開拓邊疆,關注與周邊的經濟文化交流,主動在嶺南開辟海上絲綢之路。現今最早關于海上絲綢之路的正史記載,就是成書于東漢班固所撰的《漢書》卷28《地理志》,其內容如下:

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國;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沒國;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諶離國;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盧國。自夫甘都盧國船行可二月余,有黃支國,民俗略與珠崖相類。其州廣大,戶口多,多異物,自武帝以來皆獻見。有譯長,屬黃門,與募者俱入海市明珠、壁琉璃、奇石異物,賚黃金雜繒而往。所至國皆稟食為耦,蠻夷賈船,轉送致之。亦利交易,剽殺人。又苦逢風波溺死,不者數年來還。大珠至圍二寸以下。平帝元始中,王莽輔政,欲耀威德,厚遺黃支王,令遣使獻生犀牛。自黃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黃支之南,有已程不國,漢之譯使自此還矣。

這是目前所見最早由官方開辟的海上絲綢之路的稀見史料。從中可以推斷,我國最早的海上絲綢之路在南方,而且是在今雷州半島最南端的徐聞縣。西漢徐聞港的出現與繁榮已經得以證實,其在南海絲綢之路中具有無可爭辯的歷史地位。

從漢代的行政區劃看,日南、徐聞、合浦皆屬交州刺史所轄。據研究,黃支國即南印度的古國拔羅婆朝的首都建志補羅,航行路線是廣東→印度支那半島→馬六甲海峽→馬來半島→印度南部→斯里蘭卡??梢?,自漢武帝以來,黃支國就與廣東有著海洋貿易往來,而且這些航海者多是黃門譯長,屬于官方性質[3]。也就是說,漢代交州和印度的海洋貿易較活躍,因此之故,印度的佛教也隨海船最先傳入交州,范曄《后漢書·西域天竺國傳》記載:

天竺國,一名身毒,……其國臨大水,乘象而戰。其人弱于月氏,修浮圖道,不殺伐,遂以成俗?!偷蹠r,數遣使貢獻,后西域反叛乃絕。至桓帝延熹二年(159)四年(161),頻從日南徼外來獻。

這里再次強調交州是印度向中國貢獻的重要通道。漢代域外僧人已在交州居住,東漢時在交州避亂的牟融撰《理惑論》序說:“(東漢)靈帝崩后,天下擾亂,獨交州差安,北方異人咸來在焉?!保?]1時交趾刺史為蒼梧人士燮,對儒家學術頗推崇,《三國志·吳書·士燮傳》說他“謙虛下士,中國士人往依避難者以百數”。士燮對佛教也不排斥,他每次出入,均有疑似佛教徒的“胡人夾轂焚燒香者常有數十”。在交趾郡治所贏嘍(今越南河內市)佛教相當流行,據越南《大南禪苑傳燈錄》記載:“交州一方道通天竺,佛法初來,江東未被,而贏嘍又重創興寶剎二十余所,度僧五百余人,譯經一十五卷……于時有比丘尼摩羅耆域、康僧會。支疆梁、牟博(即牟子)之屬在焉?!保?]這里的康僧會等最早在交趾活動,不僅懂梵文,且“博覽六經,精通天文圖讖”,顯示他精通儒家文化,也說明外國僧人和中國士人有聯系,牟子《理惑論》或許就是這一背景下的產物。后來康僧會抵建業,與皇室有了接觸[6]440。

南朝時期,海上絲綢之路較為順暢,商人與僧侶通過海洋貿易路線各取所需,南朝多部佛經記載天竺高僧求那毗地在南朝齊時抵達中國,就與南海商人有密切關系,“外國僧眾,萬里歸集,南海商人,悉共宗事,供贈往來,歲時不絕?!保?]這說明一方面有更多的外國僧眾來到中國,另一方面這些僧眾與南海商人有密切關系。南海商人是典型的海商,他們之所以要“宗事供贈”外國僧侶,是為了保佑航海安全。這在宋代朱彧《萍洲可談》卷2中有反映,“商人重番僧。云度海危難,禱之,則見于空中,無不獲濟?!T國人至廣州,是歲不歸者謂之住唐。”宋人所說的“番僧”、“住唐”等名詞,是在嶺南長期海外貿易中逐漸形成的。

饒宗頤先生認為,自三國以后,海路交通發達,王室及官吏,掌握特殊的權利,從事這種厚利的海外貿易,《晉書》卷37《宗室》記載,東晉義陽成王司馬望的孫奇,“遣三部使到交廣商貨”。到了唐代,昆侖舶成為廣州海面常見的船只。海上絲綢之路以廣州為轉口中心,近可至交州,遠則及印度。南路的合浦也是一個重要據點。交廣二地往來密切[8]。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通過中外早期文獻證明,西漢時中國已由海路通印度,帶去的商品是中國絲織品,買回的是碧琉璃。這一海路在漢以后一直保持著。中國和尚到印度去求法,最初多經陸路,唐以前幾乎沒有走海路的。法顯是泛?;貒?,這在當時很稀見。到了唐代,有了很大變化,從海路到印度去的多了起來。這表明海路是中印海上交通的重要道路,唐代在安南通印度的海路上,交州是重要的???,中國絲很可能先運到交州,再由此運往印度[9]。季先生說唐代之前中國和尚去印度求法很少走海路,但這不代表海路不是佛教傳播的重要途徑,實際上,早期傳入佛教的主要是西域僧人,而這些僧人主要是由海路進入嶺南,并始終與海商聯系在一起。

唐代隨著海洋貿易的發達,佛教在廣州的傳播更為活躍,據《舊唐書》卷8記載,唐玄宗開元二年(714)十二月,“時石威衛中郎將周慶立為安南市舶使,與波斯僧廣造奇巧,將以進內?!边@里突出了市舶使與“波斯僧”的關系,顯示海洋貿易與佛教的關系。當時,通過海洋到達安南和廣州的外國船只,以獅子國的船舶最大,唐代李肇《唐國史補》卷下“獅子國海舶”說:“南海舶,外國船也。每歲至安南、廣州。獅子國舶最大,梯而上下數丈,皆積寶貨。至則本道奏報,郡邑為之喧闐。有蕃長為主領,市舶使藉其名物,納舶腳,禁珍異,蕃商有以欺詐入牢獄者?!边@里的“納舶腳”即是征收外國商船的下碇稅;而“禁珍異”則是指檢查外國船只有無違禁之珍奇異物。至于安南市舶使的情況,唐代陸贄的《陸宣公集》卷18《論嶺南請于安南置市舶中使狀》則說:“近日舶船多往安南市易,進奉事大,實懼闕供,臣今欲差判官就安南收市,……廣州地當要會,俗號殷繁,交易之徒,素所奔湊。今忽舍近而趨遠,棄中而就偏,若非侵刻過深,則必招懷失所?!規X南、安南莫非王土,中使、外使悉是王臣?!贝松献鄷r間是唐德宗貞元八年(792)。“中使”是由宦官擔任的市舶使,“外使”是由朝官擔任的市舶使??梢姡拼O有兩套管理征收海外貿易的官員。從“進奉事大,實懼闕供”看,市舶使主要目的是為了進奉海外珍品,以滿足宮廷及上層社會的奢侈之需[10]。另據黃樓對《進嶺南王館市舶使院圖表》撰寫者考證,此表大約出現在開元中后期,作者為市舶使宦官韋光閏,而非《全唐文》題為唐德宗時人王虔休。開元十年(722)以后,天下承平日久,唐玄宗賞賜無度,對海外奢侈品的需求量巨大,韋光閏即在此背景下出任嶺南市舶使。在他之后,宦官出任市舶使已由臨時差遣發展為常置之職,成為慣例[11]。

二、漢晉南朝域外僧侶在嶺南弘法

佛教經海路傳入中國,至少在漢代已經開始。東漢末題為蒼梧太守牟融撰的《理惑論》中就記載交州有“沙門”活動,他們“耽好酒漿,或畜妻子,取賤賣貴”[4]4。胡適將《理惑論》中的“沙門”解釋為包括從海道來的僧侶與印度商人[12]。也就是說,印度僧侶和海洋商人一起來到交州。于此可見,佛教經海路傳入在時間上和陸路差不多。

據南朝梁釋慧皎《高僧傳》卷1《魏吳建業建初寺康僧會》記載,康僧會“其先康居人,世居天竺,其父因商賈移于交趾。會年十余歲,二親并終,至孝服畢出家?!瓡r孫權已控江左,而佛教未行。……(僧會)以吳赤烏十年(247)初達建鄴,營立茅茨,設像行道,……由是江左大法遂興?!保?3]14-15康僧會隨其經商的父親在交趾長大,待父母離世后而出家,由交趾北上建鄴傳教,時交州、廣州均屬吳國范圍,也就是說,他主要成長在嶺南地區。此時廣州已出現制止寺等佛教場所,乾隆《光孝寺志》卷1《建置》說:南越國趙建德王府,“三國吳虞翻謫徙居此,辟為苑囿,多植蘋波苛子,時人稱為虞苑,又曰苛林。翻卒,后人施其宅為寺,匾曰制止?!笨梢姈|吳時番禺已有佛教活動。又有天竺耆域“自發天竺至于扶南,經諸海濱,爰涉交廣”弘法[13]364-365。

南朝劉宋時,梵僧求那羅跋陀三藏至王園寺創戒壇,立制止道場,乾隆《光孝寺志》卷2對此記載說:“初,師至,以指苛子樹,謂眾曰此西方訶梨勒果之林也。宜曰苛林制止?!辈㈩A言“后當有肉身菩薩于此受戒”。梁永明年間“奉詔譯五百本經”。梁武帝天監年間梵僧智藥三藏從“西竺國攜菩樹航海而來”,至訶林,“植于壇前”,并預言:“吾過后一百七十年當有肉身菩薩于此樹下開演上乘,度無量眾?!绷何涞燮胀觊g,達摩初祖也自天竺來到訶林,“時武帝崇信佛法。廣州刺史蕭昂表聞,帝遣使迎至金陵,與語不契。祖遂渡江北,止于嵩山少林寺?!标愇涞塾蓝觊g,西印度優禪尼國波羅末陀三藏陳言真諦以海路至廣州,居訶林譯經。唐武則天神龍年間西域般刺密諦三藏于此譯《楞嚴經》。羅香林認為,自漢至西晉,佛教自海洋傳入今柬埔寨與越南中北部及兩粵等地,此區域之佛教重心初為交趾;自東晉以后,其蒼梧廣信之佛教重心已轉到廣州[14]11。著名海上交通史專家馮承鈞先生說:“自漢迄晉佛法盛行,其通道要不外乎西域、南海兩道。當時譯經廣州或建業之外國沙門疑多由海道至中國?!保?5]

南朝時期,嶺南的佛寺在廣州和粵北不斷增多,唐代王勃撰《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記載,梁大同三年(537)“內道場沙門曇裕法師”在今廣州的寶莊嚴寺建舍利塔[16]524。這說明寶莊嚴寺在此之前已經建立,時間可能在南朝劉宋,王勃在文中說:“此寺乃曩在宋朝,早筵題目。法師聿提神足,愿啟規模。爰于殿前更須彌之塔,因緣盛力,人以子來?!保?6]530康熙《廣東通志》卷25《寺觀》記載,清遠廣慶寺“即清遠峽飛來寺,梁普通間,真俊禪師建,賜額至德。”劉宋時期,始興縣也有佛寺建立,道光《廣東通志》卷328引嘉靖黃佐《廣東通志》記載:“求那跋摩累世為王,……元嘉初,文帝知跋摩已至南海,于是勅州郡合資發下京路,由始興經停歲許”,于是在始興虎市山建靈鷲寺,當地“道俗莫不肅然增敬。寺有寶月殿,跋摩于殿北壁自畫羅漢像,乃作定光?!鼻膶毩炙陆ㄓ谀铣?,天竺僧智藥禪師于“梁天監元年(502)自西土泛舶來漢,上至韶州曹溪水口……開山立石寶林。預記一百七十年后有肉身菩薩來此演法。至唐六祖傳衣缽于曹溪之上,果符其說,即南華寺也。”[17]梁時,羅浮山有南樓寺建立,《羅浮山志會編》卷5《釋》記載:“景泰禪師,頭陀僧也,不知何許人。來羅浮,薙草為室居焉。始至山中,其徒以無水難之。”禪師開卓錫泉,廣州刺史“因建寺于庵所,題曰南樓寺”。

南禪宗初祖達摩也在南朝時由海路抵達廣州,康熙《廣東通志》卷25《寺觀》記載,菩提達摩為南天竺國香至王第三子,“心念震旦,緣熟行化,時至泛重溟,凡三周寒暑,達于南海。實梁普通八年(527)丁未歲九月二十一日也。廣州刺史蕭昂具主禮迎接,表聞武帝,已覽奏遣使赍詔迎請,十月一日至金陵。后隱于嵩山少林寺,遇毒而卒。”達摩弟弟達奚司空也來到廣州而未回國,“祀之南海廟內,至今猶存。隋時封助利侯,共有六侯,皆著靈應于海上者。”達摩抵達中國帶來了釋迦的衣缽,成為之后禪宗的法器,五代編纂的《舊唐書》卷191《列傳·神秀》記載:“達摩者,本天竺王子,以護國出家,入南海得禪宗妙法。云自釋迦相傳有衣缽為記,世相付授,達摩赍衣缽航海而來。至梁,詣武帝,帝問以有為之事。達摩不說,乃之魏隱于嵩山少林寺。”

晉代佛教在珠三角地區的活躍,還出現了因佛教而命名地名的情況。佛山得名就源于晉代域外高僧曇摩耶舍講經地發現的三尊佛像。道光《佛山忠義鄉志》卷1《鄉域志》記載:“佛山向名季華鄉,不知始自何時?至唐貞觀二年(628)居人見塔坡岡夜輒有光,因掘地得銅佛三,奉于經堂,即塔坡寺,遂以佛山名鄉。”佛山得名于佛教,這一名稱一直流傳至今。

佛教通過海路傳入中國,不僅意味著某種宗教觀念的傳播,而且是一種新的社會組織形式——修行團體即僧伽的傳入。對中國人來說,佛教一直是僧人的佛法。公元四世紀以前,似乎還沒有中國人了解任何梵語知識[6]2-3。佛經的早期翻譯是靠大師或有翻譯所用的原本,往往是大師口頭翻譯(口授),通過通曉兩種語言的中間人翻譯,或由中國助手或居士記下譯文(筆受),之后再進行校訂[6]45。晉朝陳壽《三國志》卷46《吳書一·孫策傳》記載,孫策欲斬道士于吉,諸將勸阻,孫策說:“昔南陽張津為交州刺史,舍前圣典訓,廢漢家法律,嘗著絳帕頭,鼓琴燒香,讀邪俗道書,云以助化,卒為南夷所殺?!边@事發生在交州,“邪俗道書”應包括佛經在內。公元四世紀上半葉,廣州海岸邊發現一尊阿育王時代的佛像,地方長官陶侃把佛像運到武昌寒溪寺內。不久,寒溪寺大火,佛像卻安好無損。陶侃棄官后想攜帶佛像歸隱,但裝載佛像的船卻沉沒于水,無人能拉起。最終慧遠成功打撈了這尊佛像,并把它運到廬山東林寺,這事可能發生在四世紀末[6]461。

這一時期,隨著女性信佛者的增多,還出現了專門為女信徒翻譯的佛經,據南朝梁釋慧皎《高僧傳》卷2記載,東晉時西域僧曇摩耶舍在廣州白沙寺弘法,“曇摩耶舍,此云法明,罽賓人,……以晉隆安中初達廣州,住白沙寺。耶舍善誦毗婆沙律,人咸號為大毗婆沙,時年已八十五,徒眾八十五人。時有清信女張普明諮受佛法,耶舍為說佛生緣起,并為譯出《差摩經》一卷。”唐代釋道宣《大唐內典錄》卷3明確記載曇摩耶舍譯《差摩經》,“為清信女張普明出此。”陳寅恪說:“《差摩經》既為清信女張普明而譯,則當與女子有關?!保?8]

有學者認為,清信女是帶發長期居住寺院修行的女性[19]。這一說法不一定準確,清信女也可能是女尼,梁朝釋慧皎《高僧傳》卷2載:

耶舍有弟子法度,善梵漢之言,常為譯語。度,本竺婆勒子,勒久停廣州,往來求利。……度初為耶舍弟子,承受經法。耶舍既還外國,度便獨執矯異,規以攝物,乃言專學小乘,禁讀方等,唯禮釋迦,無十方佛,食用銅缽,無別應器。又令諸尼相捉而行,悔罪之日,但伏地相向。唯宋故丹陽尹顏瑗女法弘尼、交州刺史張牧女普明尼,初受其法。今都下宣業、弘光諸尼習其遺風,東土尼眾亦時傳其法。

這里將顏法弘、張普明等均列入“諸尼”中,且極可能在廣州活動。時曇摩耶舍在廣州大小乘并舉,弟子法度則“專學小乘”。南朝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卷五《小乘迷學竺法度造異儀記第五》記載說:

元嘉中,外國商人竺婆勒久停廣州,每往來求利于南康郡,生兒仍名南康,長易字金伽。后得入道為曇摩耶舍弟子,改名法度。其人貌雖外國,實生漢土。天竺科軌非其所諳,但性存矯異,欲以攝物,故執學小乘,云無十方佛,唯禮釋迦而已。……乃令諸尼作鎮肩衣,似尼師壇,縫之為囊,恒著肩上而不用坐,以表眾異。每至出路,相捉而行,布薩悔過,但伏地相向,而不胡跪?!瓥|境尼眾亦時染此風。

劉宋元嘉間(424-453),法度父親竺婆勒一直在廣州至南康之間從事貿易,法度生于南康,“貌雖外國”,兼通“漢言”和“胡語”,以弘揚小乘為己任。他將女尼定期集會時的“胡跪”改為“伏地相向”,且很快被其他地區女尼接受。

南朝齊時,珠三角地區弘法仍以海外僧侶為主,南朝梁釋寶唱的《比丘尼傳》記載的東莞侖法緣、侖法彩姐妹就多次參與西域僧的弘法,并回家建尼寺修行,其記載為:

法緣,本姓侖,東官曾成人也。宋元嘉九年(432),年十歲,妹法彩年九歲,未識經法。忽以其年二月八日俱失所在,經三日而歸。說至凈土天宮見佛,佛為開化,至九月十五日又去,一旬乃還,便能作外國書語及誦經,見西域人言謔,善相了解。十年正月十五日又復失去?!浽履朔怠7狄殉黾?,披著法服,持發而歸,……大名法緣,小曰法彩?!壍冗€家,即毀神座,繕立精廬,晝夜講誦。[20]118-119

侖氏姐妹就多次參與外國僧人的弘法活動,并“能作外國書語及誦經”,最后“出家,披著法服”,在家中“毀神座,繕立精廬,晝夜講誦”。唐代《法苑珠林》卷5《六道篇第四》記載侖氏姐妹“除鬼坐,立精舍”。時外國僧侶在中國弘法多用胡語,南北朝釋僧祐《出三藏記集》卷5《小乘迷學竺法度造異儀記第五》說:“法度善嫻漢言,至授戒先作胡語?!闭蚝敕ㄕf胡語,所以侖法緣姐妹很快會說外國話。她們所建“精廬”又稱“精舍”,其實就是尼寺。表明此時珠三角已有獨立尼庵[21]。但這些尼寺多由住家改造,而非公共建筑。劉宋元嘉中,會稽尼僧敬抵廣州,“遇見外國鐵薩羅尼等”,遂“更從受戒”。她“留滯嶺南三十余載”弘法,獲得信眾“舍園宅施之者十有三家,共為立寺于潮亭,名曰眾造”[20]124-125。這既顯示外國僧侶在當地的活躍,也顯示尼寺仍是民眾捐施園宅而共建。

三、唐代嶺南佛教的進一步發展

隋唐時期,嶺南佛教繼續保持發展勢頭,隋朝統治短暫,佛教高僧在嶺南的活動中心從南海郡轉移到龍川郡,但唐代又回到以廣州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唐初僅六祖惠能家鄉新州就有一批佛教寺院興起,吸引了普通僧眾和俗家善信的廣泛參與[22]。唐以后,珠三角地區甚至出現了專門的“尼寺”,據成化《廣州志》卷24《寺觀志》記載,國慶尼寺在郡城西,唐天授元年(690)尼妙覺建;又有開善尼寺在郡北,唐天授元年尼妙凈建。這一現象意味著唐代男僧和女尼已分開修行。

唐代佛教經籍在嶺南已經較為普及,而且一些女尼也能閱讀佛經,唐人王維《王右丞集箋注》卷25《碑銘》收錄有《能禪師碑》,清代引《傳燈錄》對之箋注說,六祖慧能北上黃梅求法,途經韶州,與女尼無盡藏交往即是例證:

慧能大師……直抵韶州,遇高行士劉志略結為交友,尼無盡藏者即志略之姑也,常誦《涅槃經》,師暫聽之,即為解說其義。尼遂執卷問字,師曰“字即不識,義即請問”。尼曰“字尚不識,安能會義”。師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尼驚異之,告鄉里耆艾云:能是有道之人,宜請供養。于是居人競來瞻體。近有寶林古寺舊地,眾議營緝俾師居之,四眾霧集,俄成寶坊。……唐咸亨二年(671)也。[23]

這一說法在慧能《壇經》中有記載:慧能“自黃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無知者。有儒士劉志略禮遇甚厚。志略有姑為尼,名無盡藏,常誦《大涅槃經》……”無盡藏能與慧能討論佛法,說明佛教在當地頗為流行。無盡藏“執卷問字”中的“卷”應是佛教典籍。

唐代廣州仍是中印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交匯地,宋代贊寧《宋高僧傳》卷1《譯經篇》記載,開元七年(719),南印度高僧金剛智泛海來廣州。他少年時在中印度的那爛陀寺求學,又到西印度學小乘諸論及《瑜伽三密陀羅尼門》,十余年全通《三藏》。后自海上泛舶東來,遍歷南海二十余國,“達于廣府”,不久赴長安。金剛智“始屆番禺,漸來神甸,廣敷密誡,建曼拏羅,依法制成,皆感靈瑞。”這說明他入華的首站是番禺。域外高僧通過海路源源不斷地抵達廣州,也促生了廣州佛教信仰熱。唐代廣州的梵寺不斷增多,據日本僧人元開《唐大和上東征傳》記載,時廣州開元寺“有胡人造白檀華嚴經九會,率工匠六十人,三十年造畢,用物卅萬貫錢,欲將往天竺。采訪使劉巨麟奏狀,敕留開元寺供養。……又有婆羅門寺三所,并梵僧居住。……江中有婆羅門、波斯、昆侖等舶,不知其數,并載香藥珍寶,積歲如山,舶深六七丈。獅子國、大石國、骨唐國、白蠻、赤蠻等來往居住,種類極多”。這里的婆羅門寺即指印度佛教寺廟。王向榮作注說:婆羅門指今印度一帶,波斯指波斯灣一帶的阿拉伯國家,昆侖指東南亞一帶的國家;獅子國指今斯里蘭卡,大石國指今阿拉伯國家;骨唐國,不詳;白蠻指今歐洲人;赤蠻指今非洲人[24]73-75。

唐代的佛寺遍布嶺南各地,嶺南佛教與中原佛教存在著差異。潮州大顛禪師與韓愈交往頗有意義。唐憲宗時韓愈上《論佛骨表》,反對從鳳翔法門寺迎佛骨入宮供奉,被貶潮州,與惠能嫡裔大顛禪師相遇。韓愈在《與孟尚書書》言:“潮州時有一老僧號大顛,頗聰明,識道理。遠地無可與語者,故自山召至州郭,留十數日。……與之語,雖不盡解,要自胸中無滯礙。以為難得,因與往來。及祭神至海上,遂造其廬。及來袁州,留衣與之別。乃人之情,非索信其法,求福田利益也?!保?5]至于世傳的韓愈《與大顛三書》及《別傳》,據饒宗頤先生考證是“好事者所為,不足為據”[26]。韓、顛的交往可理解為禪宗在廣東勢力之大,使韓愈不得不入鄉隨俗。此時,六祖惠能在嶺南創立禪宗,已經完成了印度佛教向中國佛教的革命性轉變[27]?;菽苤鲝垺爸敝溉诵模娦猿煞稹钡念D悟,認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這與儒家的人皆可為堯舜相吻合,禪宗在人性問題上與儒家思想具有一致性[28]?;菽苁瞧呤兰o末八世紀初中國佛教革命的首領人物,他提倡的教義就是“頓悟”。

嶺南還是中國高僧赴海外求法的出發地,義凈法師在15歲時就仰慕法顯、玄奘等高僧,“欲游西域”,但他選擇從海路出發。唐高宗咸亨二年(671),37歲的義凈“初至番禺,得同志數十人,及將登舶,余皆退罷”。他“奮勵孤行,備歷艱險,……經二十五年,歷三十余國”,帶回大量的梵本經書[29]。義凈通過海路西行求法,與廣州海洋貿易繁榮有關。在這期間,義凈曾從室利佛逝返回過廣州,他在《大唐求法高僧傳》卷下附《重歸南海傳》說:“凈于佛逝江口升舶,附書憑信廣州,見求墨紙,抄寫梵經,并雇手直。于時商人風便,舉帆高張,遂被載來,求住無路。是知業能裝飾,非人所圖。遂以永昌元年(689)七月二十日達于廣府,與諸法俗重得相見?!被氐綇V州的義凈在制旨寺大約停留了三個月,于永昌元年十一月,又從廣州搭乘商船出發,“廣府法俗,悉贈資糧”。十二月抵達室利佛逝。長壽二年(693)夏,又從室利佛逝回到廣州,停留了一年多,于證圣元年(695)五月回到洛陽[30]。

唐代嶺南佛教的興盛,可以從鑒真和尚東渡日本被颶風吹到嶺南所目睹狀況得到證實。唐天寶七年(745)6月,61歲的鑒真從揚州登船第五次東渡日本,在海上遭遇颶風,被漂流到振州(海南崖縣),時別駕馮崇債遣兵400余人將其迎入州城設齋供養,后入州大云寺安置。一年后,鑒真抵萬安州,州首馮若芳請住其家,供養三日。后再抵崖州,游奕大使張云出迎至開元寺,“官寮參省設齋,施物盈滿一屋”。當鑒真和尚渡海抵雷州半島,經梧州、桂州等地,時始安郡(即桂州,今桂林一帶)都督上黨公馮古璞等到城外,“引入開元寺”,城中僧徒擎幡、燒香、唱梵,州縣官人、百姓填滿街衢,禮拜日夜不絕。鑒真和尚在桂州住一年,天寶九年(750)至端州龍興寺,太守將他送至廣州,廣州太守盧奐“督率諸道俗出迎城外”,引入大云寺,“四事供養,登壇受戒”。后鑒真由廣州北上韶州,在韶州禪居寺、法泉寺、靈鷲寺、廣果寺等“登壇受戒”[24]67-74。鑒真住錫廣州大云寺即為光孝寺。武則天臨朝后,令諸州各置大云寺。時廣州乾明法性寺遵制改為大云寺[14]29-30。從真人元開的著述中可知,唐代佛教在華南地區每一個行政區域都有寺廟建立。另據羅香林研究,唐代除了廣州梵僧特多外,在清遠的峽山寺和博羅羅浮山各佛寺,都有梵僧居?。?4]13?;浳骼字莅雿u??悼h則有天寧寺,據道光《廣東通志》卷二百三十《古跡略》記載,??悼h在唐大歷五年(770)建立佛寺,時名報恩寺,宋代改名為天寧寺,蘇軾被謫雷州,常到該寺游覽,并書“萬山第一”懸掛在天寧寺大門。

縱觀全文可知,漢唐域外佛教在嶺南的傳播,與漢代以來嶺南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密切相關。中外商人彼此接觸交流,域外僧侶也跟隨商船往來于海上絲綢之路,佛教可能最先在商人群體中傳播,并因此又影響到與商人經常接觸的民眾。漢代以來,由國家指定的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均在嶺南的徐聞、合浦和日南等地,佛教通過海路傳入中國,也最先在嶺南開始??梢哉f,海路傳入的佛教始終與海上絲綢之路抱合在一起。我國新史學研究的開創者梁啟超認為:“佛教之來,非由陸而由海,其最初根據地,不在京洛而在江淮。……蓋漢代黃支,即《大唐西域記》中西印度境之建志補羅國,時以廣東之徐聞、合浦為海行起點,以彼土之已程不為終點,賈船轉相送致。自爾以來,天竺、大秦貢獻,皆遵海道。凡此皆足證明兩漢時中印交通皆在海上,其與南方佛教之關系,蓋可思也。”[31]13-14他還說,歐洲人把印度佛教分為南北宗,北宗指迦濕彌羅犍陀羅所傳者,南宗指錫蘭所傳者?!拔釃鄡勺诩娉?,海通傳南,陸通傳北。而南宗之來,且視北為早焉?!保?1]18-19總之,在梁啟超心目中,佛教最早由海路傳入中國。我們認為,梁氏之言是可信的。

參考文獻:

[1]對佛教初傳中國內地的時間及路線的再考察[J].史學集刊,2001(1):16-21.

[2]劉正剛.佛教與佛山文化[M].濟南:齊魯書社,2005:46.

[3]吳廷璆,鄭彭年.佛教海上傳入中國之研究[J].歷史研究,1995(2):21-39.

[4]釋僧祐.弘明集:卷1[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5]杜繼文.佛教史[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89.

[6]許理和.佛教征服中國[M].李四龍,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7]釋僧祐.出三藏記集:卷14[M].蘇晉仁,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5:552.

[8]饒宗頤.蜀布與CinaPatta——論早期中、印、緬之交通[M]//段渝.南方絲綢之路研究論集.成都:巴蜀書社,2008:400.

[9]季羨林.中國蠶絲輸入印度問題的初步研究[J].歷史研究,1955(4):78-79.

[10]寧志新.試論唐代市舶使的職能及其任職特點[J].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6(1):9-14.

[11]黃樓.《進嶺南王館市舶使院圖表》撰者及制作年代考——兼論唐代市舶使職掌及其演變等相關問[J].中山大學學報,2009 (2):99-107.

[12]姜義華.胡適學術文集:中國佛教史[M].北京:中華書局,1997:247-248.

[13]釋慧皎.高僧傳[M].湯用彤,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

[14]羅香林.唐代廣州光孝寺與中印交通之關系[M].香港:中國學社,1960.

[15]馮承鈞.中國南洋交通史[M].臺北:商務印書館,1993:21.

[16]王勃.王子安集注[M].蔣清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7]宋廣業.羅浮山志會編:卷5[M]//續修四庫全書:第72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97.

[18]陳寅恪.讀書札記三集:高僧傳初集之部[M].北京:三聯書店,2001:28.

[19]陳珍珍.談福建的“梵行清信女”[J].法音,2000(1):63-68.

[20]釋寶唱.比丘尼傳校注[M].王孺童,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

[21]蔡鴻生.尼姑譚[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6:207.

[22]聶順新.隋代的嶺南佛教活動[J].韶關學院學報,2009(2):6-10.

[23]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449-450.

[24]真人元開.唐大和上東征傳[M].汪向榮,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

[25]屈守元,常思春.韓愈全集校注[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2350.

[26]饒宗頤.宋代潮州之韓學[M]//饒宗頤潮汕地方史論集.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6:391.

[27]譚世寶.惠能開創的佛教革命在中國和世界的歷史意義[J].韶關學院學報,2005(4):1-5.

[28]譚世寶,胡孝忠.韓愈與大顛關系及成因新考[J].韶關學院學報,2007(10):69-74.

[29]贊寧.宋高僧傳[M].范祥雍,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7:1.

[30]義凈.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M].王邦維,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5:15-19.

[31]梁啟超.佛教之初輸入[M]//中國佛學研究史.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88.

(責任編輯:王焰安)

The Maritime Silk Road of Han and Tang Dynasty and the Spread of Buddhism

LIU Zheng-gang,WANG Man-li
(Institute of Ancient Writings,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2,Guangdong,China)

Abstract:Emperor Wu Di of the Han Dynasty opened the Maritime Silk Road,which Rinan port included Xuwen port and Hepu port. It formed the major path of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Lingnan area became the most important junction of the Maritime Silk Road. After Wei and Jin dynasty,the center of the Maritime Silk Route gradually shifts to the Guangzhou,away from Jiaozhou. Since the Han dynasty,Buddhism in Lingnan spread by silk,which first appeared in Jiaozhou. After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Guangzhou became base camp for spreading Buddhism. Southern dynasty to the tang dynasty,not only did Guangzhou become the center of maritime Silk Road,but also it was the center of Buddhism spread. Han and Tang dynasties period,the spread of Buddhism always intertwined with the Maritime Silk Road.

Key words:Jin and Tang dynasty;Lingnan region;Maritime Silk Road;Buddhism

中圖分類號:B9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5348(2016)03-0001-07

[收稿日期]2015-12-10

[作者簡介]劉正剛(1965-),男,安徽定遠人,暨南大學古籍所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中國社會經濟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SSS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一区自在线拍|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青青草原国产| 57pao国产成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波多野结衣国产精品| 日本a级免费|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免费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亚洲无码电影|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无码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日韩无码视频专区|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欧美色综合网站|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久久成人网| 97综合久久|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 亚洲综合狠狠|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免费| 午夜啪啪福利| 成人第一页| 欧美色丁香|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在线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丝袜第一页|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国产福利观看| 久久国产香蕉| av色爱 天堂网|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成人一区二区|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久久黄色视频影|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99er精品视频| 国产人成乱码视频免费观看| 99re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少妇精品在线|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 99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 无码AV高清毛片中国一级毛片|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 伊人色在线视频| 日韩高清欧美| 狠狠ⅴ日韩v欧美v天堂| 九九九国产| 先锋资源久久| 爆操波多野结衣|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冒白浆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专区| 女人18毛片久久| 精品国产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频道| 亚洲欧美极品|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毛片网站观看| 97se亚洲综合不卡| 国产av剧情无码精品色午夜| 思思热在线视频精品|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久久久成年黄色视频|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主播第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