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仕輝
(四川省安岳縣云峰鄉畜牧獸醫站 四川 資陽 642353)
奶牛產后癱瘓的防治
□高仕輝
(四川省安岳縣云峰鄉畜牧獸醫站四川資陽642353)
產后癱瘓又叫生產癱瘓,是奶牛分娩后突然發生的一種以體溫下降、全身肌肉無力、四肢麻痹、臥地不起、舌及腸道麻痹等為特征癥狀的代謝疾病。此病存在廣泛,是奶牛飼養中的常見病,并主要發生于飼養較好的高產奶牛,而且出現在奶牛盛產牛奶時,個別養殖場的發病率可高達20耀30豫。治愈后的奶牛有可能再次發病。
產后癱瘓;預防和管理
本文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7.037
1.1血清鈣磷濃度降低
產后健康奶牛血鈣濃度為8.5耀11.5mg/100ml,而病牛則下降到3.1耀7.4mg/100ml,血磷濃度也有所降低。血清鈣磷含量的降低是引起產后癱瘓最主要的原因。
1.2精粗飼料比例不平衡
為了保持奶牛高產,降低產奶成本,過量使用如酒糟、豆腐渣等粗飼料,減少干草喂量;再加之精飼料比例不穩定等因素都可以引起本病的發生。
1.3礦質元素搭配不合理
由于各養殖場奶牛品種、飼喂方式、各微量元素礦質元素搭配、個體間體質差異、妊娠期間缺乏維生素,運動量不足等都可能引發奶牛產后癱瘓。
1.4管理不合適宜
如果奶牛在產犢過程中,環境污染嚴重,消毒不徹底,或者因胎兒胎位不正在助產時拖拉胎兒可能引起子宮內膜或產道損傷及神經損傷而造成損傷性神經炎;有時可能因母牛產后胎衣不下,又得不到正確及時的人工剝離胎衣從而導致嚴重的細菌感染,這些各局部損傷感染或炎癥最終導致生產母牛產后癱瘓的發生。另一方面,泌乳牛和干乳牛混合飼養,直到產前10~14d才進入產房,產后幾天又與干乳牛混合飼養,干乳牛吃泌乳時期的精料,致使精料進食過多等都是促使本病的發生原因之一。
第一天關鍵強心補液,調整鈣磷比例,促使鈣離子的吸收,加強胃腸蠕動。方法是:25%的葡萄糖500ml+10%的葡萄糖酸鈣500ml+VC25ml+苯甲酸鈉咖啡因5g,靜脈注射一天2耀3次;VD210ml+復合VB 20ml肌肉注射。
第二天抗菌消炎,補鈣,防止酸中毒,方法是:0.9%生理鹽水500ml+鏈霉素800萬單位+青霉素800萬單位+氫化可的松20g+10%葡萄糖酸鈣500 ml+5%碳酸氫鈉500 ml。
輔助療法:為了避免患病牛分泌過量的乳汁,導致大量的鈣磷流失,采用的方法是:向患病牛乳房倒灌健康母牛的新鮮牛奶,前面兩個乳區分別注入200ml、250ml,后面兩個乳區各300ml(以乳房皮膚膨脹緊張,乳區界限明顯,輕輕按壓感覺有彈性為適)。增大乳區內的壓力抑制乳汁的分泌。
加強干乳期奶牛飼養管理,增強奶牛機體抗病力,防止奶牛過肥,日糧應控制精飼料喂量,混合精飼料喂食量3耀4kg/d,保證有充足優質干草飼料飼喂 ,并要求低鈣高磷,鈣磷比例為 1.5頤1為最適宜;提高奶牛分娩時腸鈣和骨鈣動用能力,從而有效防止產后血鈣濃度快速減低。
奶牛干乳期時可集中飼養,臨產奶牛要轉入產房或單獨飼喂,加強對臨產奶牛的監護,采取有效措施,阻止病奶牛出現,保持周圍環境清凈,圈舍清潔、干凈,運動場寬敞,母牛能自由運動,盡可能減少應激反應。
加強奶牛懷孕期間的飼養管理,隨時注意奶牛的健康狀況,及早發現和治療發病牛,及時補充Vd,增加妊娠后期母牛光照時間,補充胡蘿卜素、魚肝油及Vd,調整鈣、磷飼喂比例,促進鈣、磷有效吸收和利用產后推遲泌乳或者只擠出乳汁,以維持乳房內的壓力,預防奶牛產后癱瘓。
使用正確的擠奶方法也可有效防止產后癱瘓,正確的擠奶方法是,奶牛產后 2 h后可開始擠奶,但要做到少量多次,逐日增加。即產后第1d總共擠出乳房奶量的 1/4即可,第2d大約擠正常日產奶量的 1/3,第3d擠正常日產奶量的 1/2,第4d擠正常日產奶量的 3/4,第5d則可將乳房中的乳汁全部擠凈。通過這樣方式既可以盡快恢復奶牛體質,又可以有效防止奶牛產后癱瘓。
奶牛產犢時正確助產,產前產房環境要嚴格消毒,各種使用器械要嚴格殺菌,助產時要輕柔,應與母牛的陣縮保持同步,當需要牽拉犢牛時,牽引方向應與母牛的骨盆軸方向一致。
[1]王會珍.高效養奶牛[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3: 187-190.
[2]魏紅芳,哈斯通拉嘎.養奶牛關鍵技術招招鮮[M].中原農民出版社,2014,12:299-300.
1004-7026(2016)07-0055-01中國圖書分類號:S858.2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