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中等專業學校 顧曉惠
淺談如何培養中職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自我教育
江蘇省張家港中等專業學校 顧曉惠
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就提出“學而時習之”“不悱不發”的自育自學理念,直到近代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更是提出“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的思想,可見,自我教育的思想源遠流長。素質教育下,學生的自我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而良好的習慣對人一生的發展都大有裨益,促進學生在“內自省”“內自訟”中不斷改過遷善,從而有所進步和提高。而中職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思想活躍又極易變化,基礎知識不牢固,不良行為習慣較多,面對中職生規模不斷擴大的形勢,如何培養中職生的良好行為習慣,促進其自我教育的實現,也就成為我們中職學校每個德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對的話題。
隨著中職學校的不斷擴大,生源質量的不斷下降已經成為目前中職學校不爭的事實,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學習能力、獨立能力等的下降,也為教師的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管理心理學認為:構建和實施激勵機制能夠調動人的積極性、創造性,使人產生向需要目標不斷前行的主動性心理。中職學生正處于心理、情緒變化最為激烈的階段,運用激勵理論可以調動他們積極的心理,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去約束自己的行為。
如在班級中,教師可以制定一個學生都能接受的“班級口號”,比如班級常規、德育、衛生管理等在年級,甚至全校中的排名,以此作為全班同學共同追求的大目標,引導學生意識到從自我做起對實現班級整體目標的重要性。利用主題班會以及鼓勵談心的方式,表揚進步者,以有效的溝通幫助學生疏通心理,消除各種困惑和迷惘,激勵學生,及時發現和總結仍然存在的不足之處,讓每個學生都能朝著正確的方向去成長。同時還可以根據中職學校的特殊情況,幫助學生樹立就業信心,教師還可以請往屆優秀畢業生、成功的創業之星等回學校做報告,用學生身邊的成材事例,幫助學生破解職場迷局,避免空洞的說教,讓他們重新找回自信,看到未來,只要從現在做起,一切都不算晚,從而激勵學生不斷產生模仿、學習、超越自己心目中榜樣的積極心理和行為動力。
中職學生畢竟只是16-18歲的大孩子,充分認知并不能讓他們能夠完全約束自己,一旦松懈,種種惡習就會原形畢露,因此,要想幫助學生將良好的行為習慣逐漸內化為自己內在需要,就必須對養成教育常抓不懈,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有耐心、有恒心,既不能大刀闊斧,又不能快刀斬亂麻,在學生明確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的基礎上,對學生反復的日常行為加強監督。
首先要引導學生遵紀守法,包括中職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生守則、學校規章制度等,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行為習慣的養成離不開規章制度的約束,我們要讓學生首先學會學習、學會做人、講究文明、注重儀表、注重衛生、注意安全等,讓學生不僅知道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還要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去做、如何去做好。其次是要注重信息反饋,做好對學生行為習慣的監督工作,及時發現、制止或糾正部分學生的不良風氣。中職學校不像普高那樣面臨巨大的升學壓力,有的學生就會曠課、不認真聽講,性格偏激的學生甚至還會離家出走、打架斗毆,因此,教師對待學生要軟硬兼施,獎懲有度,不拘一格。不僅要表揚有進步的學生,重用懂得自我約束的班干部,也要放下架子與學生談心,以理服人,恩威并施,解決學生管理中的“疑難雜癥”,促進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經常化。
從表面上看,中職學生似乎都褪去了初中階段的懵懂和天真,他們似乎變得更加理智、更加容易溝通。然而,中職學生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雖然已經有了自己的認識和觀點,但在思想和生活上,他們既有依賴性,又想要擺脫家里的束縛,這種矛盾的心理變化往往會讓他們產生以自我為中心,缺乏感恩意識的不良行為習慣,如果缺乏父母和老師的理解,容易讓他們形成自我放縱、我行我素的心理,做對自己、家庭和社會不負責任感的行為。
因此,為了創造良好行為養成環境,促進中職生健康成長,作為中職教育者,應該重視家校合作,經常性地開展家訪活動,或通過電話、網終平臺等與家長多探討、多交流,讓家長理解學校教育的各項措施和對學生的要求,幫助家長轉變觀念,全力配合好學校搞好子女的教育工作。家校互動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家庭教育環境,家長也能有時有效地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發現問題時及時和教師溝通,誠懇合作,盡快解決問題而不是推脫或者姑息,從而正確把握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開展有針對性、有個性的教育,同步互補,形成合力,更能為學生的良好行為創設養成環境。
行動收獲習慣;習慣收獲性格;性格收獲命運。良好習慣的自我教育,能夠讓學生受益終身。誠然,好習慣的養成并非易事,這需要我們教師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并積極調動、利用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多方資源,但筆者堅信,只要我們能共同努力,就一定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促進一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通過養成教育使我們的中職學校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培養更多對社會有用的、健全人格的優秀技能人才。
【1】陳航波.以規范化建設促良好習慣的養成【J】.浙江教育科學,2009(3)
【2】張穎.談對中職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2)
(此文系2014年度江蘇省蘇州市“葉圣陶教育思想研究”《“養成良好習慣”的自我教育模式探索》課題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