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曹黎雯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工程管理與房地產學院河南鄭州450000)
當前我國農村金融發展的制約因素及解決路徑
□張磊曹黎雯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工程管理與房地產學院河南鄭州450000)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農村金融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當前農村金融發展中還面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深入分析制約農村金融發展的制約因素,針對性提出應對之策,對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強化農村金融功能作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農村金融;制約因素;對策
本文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2.13
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村金融市場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農村金融結構數量不斷增加,農村金融市場體系不斷健全,各類農村金融機構不斷涌現,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加快城鎮化進程,支持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從目前發展狀況看,農村金融發展還不能滿足農村經濟發展對金融業務的需求。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農村金融的發展已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1.1信息不對稱影響到農村金融的健康發展
當前我國農村金融市場體系已經初步形成,但由于歷史、自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當前我國還有少部分地區仍存在金融空缺的現象。與城市金融市場發展相比,農村金融市場體系和機制建設還不成熟和完善。受信息不對稱情況的影響,金融機構對農戶的金融需求、資信情況、還貸能力不很了解。同時,由于農戶文化知識水平有限,金融知識缺乏,加之金融機構宣傳不到位等因素影響,農戶對金融機構、金融產品、金融市場、金融業務辦理程序等缺乏詳細的了解,往往出現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從而加劇了農村金融市場的風險,不利于農村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
1.2交易成本高影響到農村金融市場的效率
農村金融市場業務面對的是居住分散、數量眾多、資金需求額度較小的廣大農戶和實力有限的中小微企業。同時,由于農村征信體系和金融中介組織尚未建立,金融機構對農戶情況不了解,在辦理借貸業務時,需要組織專門人員對申貸對象的信用狀況、還貸能力、收入狀況、經營風險等進行全方位的調查,周期較長,程序復雜,進一步增加了金融交易的成本,嚴重影響到農村金融業務效率。
1.3農村金融經營風險大不利于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落后,農業作為一種弱質產業,受自然條件、環境氣候影響較大,農業抗風險能力明顯不足,加之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農業風險補償機制,增加了農業的經營風險系數。而作為農村金融需求對象的廣大農戶和中小企業來講,無論在經濟狀況、存貸款規模數量、還貸能力、風險抵押等方面,都無法與城市金融需求者相提并論,進一步增加了農村金融機構的經營風險。此外,由于農村金融市場發育不成熟,金融機構重置,效率低下,不良資產負擔較重,也進一步增加了農村金融經營的風險。
2.1進一步健全完善農村金融體系
加快建立完善政策性金融體系。長期以來,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低,農村金融市場發育不成熟,市場機制在農村金融發展中的基礎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因此,應加快建立和完善政策性金融體系,充分發揮其在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要進一步強化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在支持農村發展中的功能和地位,完善經營機制,明確功能定位,同時,還要完善其他政策性金融機構,構建持續穩定的農業政策性籌資機制和風險管控機制。積極發展合作性金融。
2.2建立農村金融財稅扶持機制和健全農業保險體系
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快建立農村金融財稅政策扶持機制,為農村金融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要加大對農村金融機構的財政補貼,強化監督考核,做到專款專用,發揮好財稅政策杠桿作用。制定各項優惠政策,引導鼓勵農村金融機構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另外,針對農業產業的特點與性質,加快農業保險體系建設,拓寬農業保險渠道,構建多元化的農業保險體系,實現政策性保險與商業性保險的有機結合。
2.3進一步優化農村金融發展環境
要把加快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作為優化農村金融環境的重要內容,面對我國農村地廣人多,情況復雜的實際,要加大工作力度,盡快建立覆蓋范圍廣、操作靈活快捷的農戶信息共享信息庫,降低農村金融交易的成本。同時,還要加快發展農村金融中介組織,積極鼓勵商業性金融擔保機構進入農業領域。要進一步健全完善農村金融法律體系建設,國家有關部門要抓緊制定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農村金融市場監管力度,降低農村金融市場風險。
1004-7026(2016)02-0027-02中國圖書分類號:F832.4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