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燦 江東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河南鄭州450000)
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民增收的影響分析
□劉永燦江東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河南鄭州450000)
在現代經濟發展中,金融發展是核心內容,農村的金融發展包括不斷提高農業的電力設施、水利設施等,同時加大農村的醫療保險,解決農村的教育問題,加強農民的社會保障,通過農村金融發展促進農業發展,從而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本文主要闡述了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發展以及農民增收的影響。
農村;金融發展;農民增收
本文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2.16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數的一半以上。近年來,我國的經濟在不斷發展,但是農村經濟以及農業經濟的發展依然處于比較落后的水平。我國經濟的發展呈現二元經濟結構的特點,通過發展農村的金融業務,可以推進我國農業的發展,使農民的經濟來源方式多樣化,不斷提高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從而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
金融在現代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新農村建設中,通過建立“三農”農村金融體系,可以實現在農村的信貸資金,加大農村金融服務以及金融產品的服務力度。由于金融水平的發展與經濟增長呈現正相關的關系,因此,農村想要發展經濟,必須先發展金融。由于金融發展和經濟發展的緊密聯系性,而我國的經濟發展是呈現二元結構,這也決定了我國金融發展也將呈現二元結構的特征。近年來,我國的農村金融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和城市的金融相比,農村的金融表現出更強的抑制特征。近年來,我國的農村金融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農村金融發展給農村經濟和農民的增收均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農村金融發展中,通過建立現代農業的發展模式,從而使我國農業發展進行改革,促進了現代農業的發展,讓農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手段和技術,從而大大提高農業發展水平。但是我國的農村金融發展還存在著一定的矛盾,三農發展和銀行的利潤存在著矛盾,農村信用社和農村金融發展存在著矛盾以及新型的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較慢和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較快之間存在著矛盾等。
從現階段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情況來看,我國農村的可用資金基礎是非常薄弱的,在農村經濟的發展中,政府提供的資金支持是遠遠不足的。最近幾年,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使農村的存款增加,但是這些資金真正用于農業經濟發展的部分卻是非常少的,在這些農民的存款中,大多數的資金往往是用于非農業發展的部分。另外,在我國農村經濟中,占主要地位的為小農經濟,但是在農村中,基本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農業發展的,無論是在生產規模上還是生產條件上都比較簡單,農民輕易不敢借貸,最終導致農村金融的發展比較緩慢。因此,從總體上看,農村金融發展一定程度當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為農民的增收提供了資金支持,使農村資源的配置也更加合理,有效地提高了農村的農業生產率。
農村經濟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很多的風險,農村經濟要想健康穩定持續的發展,都需要國家投入更多的資金支持和政策支持。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大多數的農村地區的農業發展僅僅是依靠農業的直接補貼,這顯然是遠遠不夠的。而從農村金融的發展理論來看,農村金融在促進農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還有效的促進了農民增收。從農民的收入來看,農村金融主要是從信貸投資、教育投資以及完善就業結構變化來增加農民收入的。
首先是信貸投資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和我國的工業以及服務業相比,經濟發展是比較落后的,導致農民的收入也是非常有限的。而隨著農村金融的發展,使農民通過儲蓄來進行理財,通過農村信貸的投資,會一定程度上增加農民的收入。農村金融的發展能夠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整體發展,在農業經濟發展中,農民的人均資本也在增加。其次是教育投資可以有效的促進農民的增收。從人本資源的理論來看,勞動力的產生最終是由人本資本水平來決定的,也就是說人力的收入是由人力資本水平的高低決定的。農民受教育的程度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會促進農民收入的提高。通過教育投資,有效的提高了農民的人力資本,從而增加農民的收入。最后,就業結構的調整也會促進農民收入的增加。從很多轉型經濟國家中可以看出,從事非農業的人口越多,一個地區的人均收入也越多。當農民從農業部門向非農業部門轉移時,勞動力資源在社會的其他部門得到了合理的配置,提高了社會的整體創造財富,從而導致農民的增收。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因此農村經濟的發展對國家經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與我國的服務業發展以及工業發展相比,農業發展面臨著更多不確定的因素,通過農村金融的發展,可以緩解不確定因素對農業的發展,有效的提高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1004-7026(2016)02-0030-01中國圖書分類號:F304.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