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芝
(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湖南株洲412001)
淺論區域內農村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陳慧芝
(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湖南株洲412001)
通過調研區域內農村綠色食品產業的現狀,結合國家對三農建設的若干政策,提出了強化農村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對策及建議,以期為提升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水平提供參考建議。
農業經濟;綠色食品產業;途徑
本文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2.18
在總計“十二五”的發展規劃成果的基礎上,將有機綠色食品行業作為實施“精準扶貧”戰略的重要舉措,成立由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要定期調研有機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現狀,優化獨立辦公的人員,保障經費到位,進一步強化監管和領導,以務實的作風破解有機綠色食品產業成長中的“最后一公里”問題。首先要是成立專職辦公室,設立有機食品產業推進和監管責任制,列入政府考核條例,強化組織保障。
要分析市場,對有潛力的企業或項目,切實解決其技術創新經費與擴大發展所需資金,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促成其實施資產重組等方式,激發企業活力,為其做大做強,提升市場競爭力排憂解難;加大補貼示范基地,逐步降低農戶生產成本;采取財政貼息引導重點加工企業良性發展,對成功申報綠色標簽產品的企業實施補貼計劃,切實調動示范基地的申報積極性;劃撥專款對有機綠色食品開展隨機測試,促進質量提升,實施動態實時的過程檢測行動,將測試質量與結果向媒體公開,全面增加產品的透明度,逐步提升有機綠色食品的社會認可度,確保有機食品的滿意度;監管小組要與農戶商議確定可操作的實施政策,強化推進金融機構向農戶的扶持力度;要逐步推進農業保險,逐步構建農業政策性保險體系,提升農產品的抗風險能力,降低農戶負擔。
對本地唐人神等的影響力大的龍頭企業要進一步扶持,支持其如原料基地建設與公共配套服務等建設,為龍頭企業引進高水平技術人才提供津貼,優先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實施產業鏈拓展計劃,增加龍頭產品的附加值,充分發揮品牌、技術與營銷等方面的成效,促進龍頭企業調整結構,穩定生產規模的情況下逐步減少各環節的生產成本,向規模要效應。首先要以本區域集聚資源優勢,找準方向吸引投資。二是政府與有關部門應按照國家八部委的要求重點扶持有機綠色食品的發展,如對獲得綠色食品證書產品推行路橋費免征等優惠政策,加大綠色通道政策制定與實施。最后還得加快建設綠色園區,優化園區功能,特別建好規模采摘園區,啟動新的規模有機綠色食品加工園區規劃,以此匯集主要生產要素拉動區域有機綠色食品行業的又好又快成長。
優質的品牌是能為企業贏得較好經濟和社會效益,所以應將品牌農業企業建設看成有機綠色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這將是實施優質項目拉動計劃的根本出發點。一是穩步提升品牌質量與美譽度。二是找準品牌提升的影響因素,實施“找茬”行動,扶持綠色產品龍頭企業注冊商標,為品牌建設提供基礎平臺,開展綠色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工作,組織好名優產品評選以及注冊商標保護等,逐步培育一批特色品牌產品。三是實施整合重組計劃,支撐大型企業加快品牌建設進度,發揮媒體作用加大影響力宣傳力度,促進區域農業經濟快速發展。最后要注重品牌產品的市場營銷工作。
目前存在涉農企業惡意拖欠現象,有效抵押擔保不足的狀況也常有出現,大多農業生產經營基地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這就不具備貸款抵押的基本條件,金融機構對項目或企業的放貸評分就高不了,由于監督難度高,難予授信,這種現狀很大程度地阻礙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發展步伐。其產生的惡性循環是越貸越難。再有是目前農村的信用評價基礎性檔案建設的基本沒開始,大多金融機構還未出了解農業經營者的信用水平,大多農戶沒有原始得信用檔案,其它有效信任資料也未整理存檔,這勢必造成金融貸款難的普遍局面。加之農業的參保程度又低,所以大多金融機構不敢為經營主體放貸,而一般的保險公司也覺得此類保險不僅利澗低,且賠付程序及判斷環節的認定還很麻煩,認為不太劃算,當然就都不愿意向涉農主體推銷保險產品。目前就是針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也沒能解決貸款門檻高的問題,且農業保費也沒有相應優惠,更不用說保險的額度較低不滿足需要的問題了,因此針對本區域保險業比較薄弱的現狀,為了應對問題,筆者認為本區域涉農貸款與風險控制方面應該盡早采取有效措施。
1004-7026(2016)02-0032-02中國圖書分類號:F323.1
A
陳慧芝(1978-),女,湖南株洲人,工商管理碩士,會計師,研究方向:農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