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濱王梓先
(1.吉林經貿學校吉林吉林132017 2.吉林市地稅局稽查局吉林吉林132017)
當代會計技能教學改革與創新研究
□劉松濱1王梓先2
(1.吉林經貿學校吉林吉林132017 2.吉林市地稅局稽查局吉林吉林132017)
隨著我們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很多國外的企業涌進我們的國家,促使我們國家企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作為一個中國人來說我們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所以我們必須學一門技術來立足于社會。職業教育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應運而生。在過去傳統的教育一般知識點都比較陳舊,且實踐性也不強,大多講的都是理論的知識。但是現在的職業教育改變過去的傳統思想,目的就是培養一批技術性的人才,所以他們培養的是處于工作第一線的技術人才。本文主要介紹了會計技能教學改革在當今大環境下的必要性以及需要改革的要點有哪些等等。
現代職業教育;會計技能;教學改革;教學創新
本文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2.80
過去傳統的教育一般知識點都比較陳舊,且實踐性也不強,大多講的都是理論的知識。隨著我們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很多國外的企業涌進我們的國家,促使我們國家企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作為一個中國人來說我們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所以我們必須學一門技術來立足于社會。職業教育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應運而生。但是現在的職業教育改變過去的傳統思想,目的就是培養一批技術性的人才,所以他們培養的是處于工作第一線的技術人才。過去的教育在歷年的實踐中暴漏出了很多的問題,現在大體歸納下面幾點:
第一點就是現在學校太多了,而且很多企業都喜歡去招收一些著名高校的學生,比如北大、清華、湖大等等,差一點的企業也得要求本科以上的學歷,雖然這些企業招收的學生可能會干一線生產性的工作。很多企業招收這樣的學生可能更多的是想撐門面,沒有考慮到企業的實際。很多企業的簡歷上就驗證了這些,比如本企業有多少名牌大學的畢業生,有多少本科生等等,但是他們沒有想到這些找來的高等人才沒有動手的能力,大多是高談闊論、夸夸其談的理論者。另外一點就是很多職業教育的設施過于簡單、簡陋了。像會計專業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專業,對設備要求很嚴,如果沒有很好的專業設施,學生就會學不到真正的本事。
第二點就是職業教育本身反映出來的問題,因為職業教育與普通本科或者其他的教育不同之處就是他們的目的是不一樣的,職業教育主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因為他們以后的工作性質就是一線,是實際的操作員,可是現在很多學生從開始的小學教育到初中教育高中教育都是一個理論上面的教育,學校里根本沒有關于開設鍛煉動手能力的課程。所以讓他們立馬進入動手能力的角色是很困難的。除了學生本身不具有一定的動手能力之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企業的問題,企業是直接與利益問題掛鉤的,企業是為了創收利益的,他不是慈善家。所以如果學生不能夠給企業創造創收,企業是不會同意接受這些學生的,讓他們參與鍛煉的。
2.1會計職業技能知識教材化
目前職業教育是一個發展并不完善的教育,所以他的教學的內容還沒有足夠的經驗,也沒有很完備的教學知識,會計教學是一個知識性很強的專業,如果你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就沒有能力在企業好好工作。
會計的學習就是學會如何填寫支票、如何建立賬目和如何進行財務方面的管理。這幾點內容從字面上看是很容易的,但是真正的學好會計這個專業確實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你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理論還要不斷地加以練習,在聯系實際的時候要學會總結、分析。看看每次都是那個環節出現了問題。老師要做的就是首先你要教給學生在會計工作中需要遵守的一些基本的原則,還有就是需要注意的問題等等,在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的時候要不斷地練習,中國古代就常說,熟能生巧,所以如果你不斷地練習加強你的熟練程度,那么以后當你遇到相關的問題的時候,你一定會能夠解決困難的。
2.2會計技能教學手段的現代化
單一的教學手段不僅影響教學效率的提高,而且還使現代學生的基本技能降低,所以改變教學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要轉變教學理念,使教師認識到會計教學手段現代化和多樣化的重要性,將教學重點放在會計實踐技能的提高上。在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把學生作為技能教學主體,通過模擬的會計處理業務,讓學生得到更多的實踐機會。
第二、從學生的自身特點來看,會計技能教學手段要以某個單項業務為主體進行延伸,不能使用單一的教學方法,也就是說教師僅需對會計技能的基礎進行適當的普及,防止學生出現最基本的錯誤。隨后還要對企業的財務會計處理進行分層,有目的性地對學生進行分層次的處理。這樣就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
分層次的教學設計方法能減輕教師教學的壓力,通過多媒體教學使教學技能的傳遞更加直觀,使學生對于財務會計技能更容易掌握。在實踐教學中,案例分析法、模擬教學法以及基于企業需求的教學互動都對教學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應得到教師的認可,并在各大學校進行推廣。
2.3提高教師團隊的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
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決定了職業教育的會計教學效率。因此,提高教師團隊素質是非常重要的。第一,高校應注重教師在會計電算化向會計信息化轉變過程的適應能力,使教師更快地學會操作最新的財務軟件,并且掌握企業的最新財務信息,從而針對企業需求制定現代化的教學方案。第二,學校應通過培訓等方式改變傳統的教師理念,使教師意識到教學主體的重要性,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得到更多的實踐機會。
隨著我們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很多國外的企業涌進我們的國家,促使我們國家企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作為一個中國人來說我們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所以我們必須學一門技術來立足于社會。職業教育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應運而生。在過去傳統的教育一般知識點都比較陳舊,而且實踐性也不強,大多講的都是理論的知識。但是現在的職業教育改變過去的傳統思想,目的就是培養一批技術性的人才。職業教育就能夠很好的彌補過去的不足。在黨的領導下相信我們國家的教育在職業教育這一方面一定有長遠的發展。
[1]李蕓達,陳國平,范麗紅,等.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會計技能教學改革與創新[J].會計研究,2015(02).
[2]管玉濤.對會計教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探析[J].科學中國人,2014(25).
[3]周亨爐,馮煒銳.淺論高等職業教育會計電算化專業的實踐性教學[J].教育與職業,2013(09).
[4]馬西牛.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型基礎會計教材建設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3(04).
[5]熊英.校企合作視域下中職會計實踐教學現狀及改進策略[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13).
1004-7026(2016)02-0119-02中國圖書分類號:F230.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