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大學 陳秀芝
水彩繪夕陽晚晴分外美
——記上海老年大學水彩畫教師周迪平、查壽興
□上海老年大學陳秀芝
上海老年大學有兩位資深的水彩畫教師,都已年過七旬,在老年大學一教就是十幾年。他們在課堂上引經據典、功底扎實,講解示范、盡心敬業,深得老年學員喜愛;他們還在業余時間組織起“九九水彩畫學會”,讓愛好水彩畫的學員在課堂外有了一個交流切磋和提高的平臺,該學會在2012年被評為“上海市優秀老年人學習團隊”,還出版了名為《第五屆上海老年迎春水彩畫展》的精美畫冊……他們就是引領老年學員進入水彩畫藝術殿堂的周迪平、查壽興兩位老師。
2003年,上海老年大學開設了水彩畫班,周迪平是該班的首位任課教師。第二年,學校根據需要將水彩畫班擴招成了兩個班,后來又開辦了素描班和水粉班。2005年,查壽興老師被聘請到校任教。
這兩位水彩畫老師,憑著對老年教育的忠誠和對老年學員的熱愛,悉心教學,十幾年來從未懈怠。周老師自任教以來總是提前一個小時進課堂,為學員修改作業并做好課前準備工作。為了讓老年學員能夠更好地學習,他無私地將自己家的石膏像模具捐贈給了學校,以便學員上課使用。查壽興老師則每次都從家中帶來許多自己的佳作藏品,供老年學員讀畫、欣賞。
兩位老師在教學上注重使用鼓勵教學法,并用不同的方法帶領學員入門。比如,學員任紅初學畫西瓜,怎么也畫不像。查老師鼓勵她說,畫得蠻好呀,我給你加上幾筆就更好了。經查老師修改后的西瓜一下子就“熟”了。任紅受到鼓勵,堅定了學畫的信心,跟著查老師一學就是五年多,如今成了班里的佼佼者。彭瑞萱是位初學者,周老師留意到她的靜物寫生很有靈氣,學習也很勤奮,就不斷鼓勵和幫助她,經過悉心指導,彭瑞萱的作品《足印》入選了2015年舉辦的“第五屆上海老年迎春水彩畫展”。
為了提高老年學員的動手能力,提升教學效果,兩位老師會有計劃地帶領學員外出寫生。一年深秋的一天,查老師帶領兩個班的學員在南昌路科學會堂附近寫生時,被《新民晚報》的記者意外發現,攝入鏡頭,并以《老有所趣》為題寫了一篇文章,圖文并茂地刊登在了報紙上。
老年學員畢業后普遍有繼續深造的強烈愿望,為此,周迪平老師提議成立“九九水彩畫學會”,讓愛好水彩畫的學員可以借此繼續學習、交流和切磋,并給他們提供融入社會的機會。周迪平老師還將該學會介紹給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上海全華水彩藝術館”。藝術館館長陳希旦對老年大學水彩畫學會很看好,同意每年在藝術館免費為老年學員舉辦一次畫展。在2015年上海老年大學建校30周年之際,館內就舉辦了“第五屆上海老年迎春水彩畫展”,還編輯出版了一本精美的作品集。
“九九水彩畫學會”自2005年成立至今已有11個年頭,受到老年學員的普遍喜愛。周迪平老師原來是會長,如今周老師“退居二線”,擔任名譽會長,查老師任學會顧問,會員已發展為120余名。學會每周二下午安排活動,學員之間點評作品、互相切磋;還用“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豐富學習交流的內容,如請畫界知名人士前來舉辦講座,或定期與打浦橋街道文化活動中心開展聯誼活動、舉辦展示活動等。學會理事會每年都舉辦年會與年展,學員無不視之為盛大節日,并能以送上作品參展為榮。學員們熱切盼望著能永遠聆聽周迪平、查壽興兩位老師的精彩點評,師生共享金秋年華收獲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