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中國現代畫壇的藝術大師林風眠受蔡元培的賞識和提攜,被聘任為我國第一所高等藝術學府——國立藝術學院首任院長。林風眠主張“兼容并包、學術自由”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廣納人才。
林風眠上任后,決定聘請木匠出身的畫家齊白石來校任教。當時,齊白石雖已年過花甲,卻還未真正成名,甚至還被一些正統國畫家所譏笑。但林風眠力排眾議,堅持請齊白石出山。面對林風眠的誠意相邀,齊白石卻淡然拒絕:“我是個鄉巴佬,不適合去洋學堂教書。”但林風眠并不放棄,一次次地登門誠邀。最后,齊白石終于松了口:“要我去教書可以,不過我上課必須要坐一個特制的藤椅,而且每天下課你要親自送我出校門。”“好的,沒問題,我一定做到。”林風眠爽快地答應了。
之后,林風眠便親自將精心為齊白石制作的藤椅送到教室,每天下課,還把齊白石送到校門口。林風眠的好友不解地說:“你聘請他來教書,他不感激不說,還這么擺架子。”林風眠擺擺手笑著說:“話不能這么說,我們請人家來,自然應該尊重人家的習慣嘛。”好友聽完后情不自禁地對林風眠豎起了大拇指。知道了林風眠的所作所為后,齊白石也激動地握著林風眠的雙手說:“林校長,我信得過你了。”
多項解讀
1.學會尊重。面對齊白石的古怪要求,林風眠并沒有去問為什么,而是選擇了去尊重。正所謂,敬人者,人恒敬之。林風眠最后不僅贏得了齊白石的尊敬,更贏得了眾人的一致好評。
2.世事紛繁,我們需要一份豁達。林風眠聘請齊白石一事,在尊重的背后,我們也看到了林風眠豁達、大度、理解他人的獨特品質。這種可貴的品質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攀爬事業的高峰,更能使我們心性平和,兼愛眾生。
適用方向
尊重、豁達、理解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