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明
1918年,時任北洋政府國務總理的皖系軍閥首領段祺瑞,派遣北洋軍進攻湖南。張宗昌時任北洋軍旅長,歸第二路援湘軍的張懷芝指揮,與“護法聯軍”劉建藩部對壘。
張宗昌原本是直系軍閥首領馮國璋提拔起來的,加上他的部隊多招募自土匪,因此和劉建藩部稍一接觸便節節敗退。段祺瑞見狀,一面親自到漢口督戰,一面任命皖系軍閥張敬堯為湖南督軍兼署省長。張敬堯為了守住湖南,不僅給張宗昌補充了被服糧餉、槍支彈藥,還封官許愿,特意命人趕制了一面繡著“蘇皖魯豫總司令”的字樣和一個斗大的“張”字的大旗送到張宗昌手里。
張宗昌得到補充和大旗后異常興奮,決定反擊。他按照各團長給他出的主意,制定了夜間襲營的計劃,并為此選拔了1200人的“敢死隊員”。在出發前,張宗昌舉起張敬堯送的大旗給敢死隊訓話:今晚我要抱著這大旗沖在最前面,弟兄們都得跟著我沖。
聽到這話,幾位團長趕忙攔住說,旅長帶頭往前沖太危險。但張宗昌當著官兵說出的話也不好收回,于是有人找來了一個和他身材相似的大個子士兵,把大旗交給他,讓他替張宗昌扛著大旗往前沖,并說事后定有重賞。戰斗開始后,這個士兵只好扛著旗子向前沖。因為是夜間,其他士兵不知張宗昌使了個“調包計”,還認為旅長真的沖在最前面,于是大家士氣大振,一舉突破了劉建藩部的陣地。劉建藩部當時正在睡夢中,猝不及防,于是全線潰退。
張宗昌眼見劉建藩部敗局已定,趕緊跑上前去追上那個大個子,把大旗接在手里,率軍乘勝追擊,很快攻下了株洲、攸縣。
這一戰使張宗昌由敗將變為英雄,他令人用“身先士卒,扛旗率軍夜戰”的事跡向北洋政府報捷,不久,北洋政府升張宗昌為師長。
(摘自《人民政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