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耿長征
大力弘揚廉政文化構建反腐倡廉宣傳新格局
■ 耿長征

新絳古稱絳州,1994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F有縣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9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近年來,新絳縣充分運用國學經典《弟子規》、千年文臣七條碑等傳統文物古跡的廉政元素,創新廉政教育方式,豐富廉政教育內容,搭建廉政活動載體,不斷提高廉政宣傳教育水平,推動形成紀委牽頭抓總,組織、宣傳、廣電、文體、教育等部門共同參與的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為全縣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和輿論導向。
《弟子規》和文臣七條碑簡介。在眾多的文物古跡和傳統文化中,《弟子規》是一部國學經典,凝聚著中華民族千年處事哲學與生存智慧,是清朝康熙年間絳州秀才李毓秀所作,它的核心思想是“孝悌仁愛”。在絳州大堂的北壁東側嵌有一塊高116厘米、寬70厘米的文臣七條碑,碑文是宋真宗在大中祥符二年頒布,刻成于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迄今已有900多年歷史。據考古專家介紹,這塊文臣七條廉政戒律牌的價值不亞于這座大堂。碑文為:一曰清心。謂平心待物,不為喜怒愛憎之所遷,則庶事自正。二曰奉公。謂公直潔己,則民自畏服。三曰修德。謂以德化人,不專尚威猛。四曰責實。謂專求實效,勿競虛譽。五曰明察。謂勤察民情,勿使賦役不均,刑罰不中。六曰勸課。謂勸諭下民勤于孝悌之行,農桑之務。七曰革弊。謂求民疾苦,而厘革之。
開展系列主題實踐活動。作為《弟子規》作者李毓秀的故鄉,今年以來,新絳縣充分利用這一人文優勢,圍繞《弟子規》傳統文化,汲取其中的道德力量、廉政元素,結合《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和《中國共產黨黨員干部廉潔自律準則》的貫徹落實,在全縣開展了“學習貫徹傳統文化和“兩規”知識,爭做“守紀律、講規矩、有擔當”的紀檢干部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活動以“學傳統,熟知文化禮儀;學《條例》,遠離紀律底線;學《準則》,堅守道德高線”為主要內容,以《弟子規》傳統文化的傳誦弘揚,推動兩部黨內法規的貫徹落實。另一方面,深入挖掘“文臣七條”碑的歷史背景、豐富內涵和現實意義,在全縣黨員干部中開展了“學習‘千年文臣’七條碑,爭做清廉文明新絳人”活動,并在縣廉政警示教育基地醒目位置制作了文臣七條注解匾,供參加警示教育活動的黨員干部瞻仰,使全縣黨員干部熟知古代廉政戒律,堅守當今政治規矩。
建好用足“《弟子規》大講堂”。從2013年起,新絳縣用三年多的時間,逐步建立了覆蓋縣、鄉、村三級的“《弟子規》大講堂”網絡系統?!按笾v堂”建設,在硬件上達到“五有”的統一標準(有高標準的活動場所,有專業的放映設備,有統一規范的“大講堂”背景,有弘揚中華傳統道德的警句格言,有統一規范的大講堂名稱牌匾)。在運作管理上,狠抓“五個一”標準要求(有一套規范有序、運作便捷的管理機制,有一批主題鮮明、故事真切的讀物講義,有一支認真負責、素質過硬的宣講隊伍,有一批來自群眾、事跡感人的廉政典型,有一批特點突出、成效明顯的示范講堂)。在建設類型上,根據不同人群的特點和要求,按照六種類型來建設和開展活動:機關《弟子規》大講堂、企業《弟子規》大講堂、行業《弟子規》大講堂、學?!兜茏右帯反笾v堂、社區《弟子規》大講堂、村鎮《弟子規》大講堂同時并舉。普遍開設《弟子規》大講堂,讓黨員干部學習和感受《弟子規》的道德力量,在社會上營造出“積小德為大德,積小善為大善”的良好風氣。目前,全縣共建成高標準《弟子規》大講堂26個,開展各類廉政宣講120余次。
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活動特色明顯,常抓常新。2008年以來,新絳縣在縣公安局看守所建立了黨員干部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卦O有電化教育室、案例教育室、回顧展望室、法規禁令室、落實責任室、心得感悟室、廉政圖書室等8個室,占地面積達500余平方米。配備有各種現代化的電化教育設備,藏書3000余冊,廉政教育音像資料光碟百余盤,是一個功能全面、內容豐富、效果顯著的標準化黨員干部廉政警示教育基地。近年來,我們通過以案明紀,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以及組織參訓人員參觀展板、聽講解、看案例、寫心得、作報告等方式,常態化組織各單位到基地參加警示教育活動。同時把《弟子規》、文臣七條等傳統文化內容融入警示教育活動中,組織參訓人員在基地內開展《弟子規》專題學習、抄寫《弟子規》原文、聽服刑人員背誦《弟子規》、聽“文臣七條”專題講座等,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的力量,利用縣看守所的特殊環境,增強廣大黨員干部學規矩、守紀律、知榮辱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把廉政文化建設融入“弊革風清·清廉絳州”文化作品展之中。與縣文體局、縣文聯聯合,舉辦“弊革風清·清廉絳州”廉政文化作品展,創新設計和向外推介了一批以廉政文化和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澄泥硯、剪紙、木版年畫、宮燈、云雕、書法字畫等藝術精品和產品,擴大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和感召力,集中彰顯新絳厚重的廉政文化和地域特色。
把廉政文化建設融入重大節日紀念日活動之中。在重大節日、紀念日期間利用民俗表演、文化娛樂、文藝匯演、體育健身、科普宣傳等活動,宣傳黨的廉政文化和傳統文化,鼓勵民間社團、民間藝人將廉政文化與民俗、地域特色相結合,創作一批生動新穎、內涵豐富、接地氣、有感染力的文化作品,營造“人人懂規矩,個個守紀律”的濃厚氛圍。
把廉政文化建設融入“幸福新絳歡樂行”下鄉活動之中。與縣委宣傳部聯合,積極組織各文藝團體及農村文藝宣傳隊,創作、排練、演出以黨的廉政文化建設、《弟子規》文化、古代清官文化等為主題的節目,把“幸福新絳歡樂行”和科技、文化、衛生、法律“四下鄉”活動有機結合,將宣講黨紀法規和傳統文化方面的圖書、報刊、資料、影視作品送到鄉村一線、田間地頭,為基層黨員干部開展廉政建設營造濃厚氛圍。
把廉政文化建設融入紅色革命傳統教育活動之中。
新絳縣紅色革命紀念館位于新絳縣橫橋鄉宋村,是新絳縣唯一一座展現新絳地方黨組織發展歷程的紀念場館,是“運城市黨史教育基地”。今年以來,我們與縣黨史辦聯合,定期組織縣四套班子成員、科級干部前往紅色革命紀念館,緬懷革命先烈,接受紅色文化教育,樹牢廉潔自律防線。
把廉政文化建設融入“清風山西”微視頻拍攝活動之中。積極響應省、市紀委“清風山西”微視頻征集活動,面向全縣紀檢監察系統、社會各界和廣大網友征集各類微視頻作品。共制作專題類作品《古碑昭今》、紀實類作品《答卷》、微電影《斬手行動》、公益廣告《家風教育德澤子孫》、快板干板腔《話說家風》5部作品,集中宣傳新絳各部門、各單位推進從嚴治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生動實踐,全面展示新絳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豐碩成果,大力弘揚廉政文化,涵養清風正氣。
(責編:許樹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