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世林
是黨員就得講奉獻
■ 范世林

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之際,作為一名入黨30多年的黨員干部,回想起自己多年來的工作歷程,聯系自己的愛黨情懷,以及自己在工作、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尤其是結合當前全國正在深入推進的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我深深體會到,共產黨員必須時時刻刻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必須事事處處為群眾做出好樣,必須立足本職、認真負責、全心全意地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努力奉獻。這樣才能無愧于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
行動永遠勝于言語,實事最有說服力。共產黨員要想在群眾中當表率,在工作中有作為,在生活中樹形象,就要用實際行動去體現,就得以言行一致去落實。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按照黨員的標準,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出有利于黨和人民的真事、實事、好事,才能讓群眾心服口服,贏得人民群眾的衷心愛戴與真心擁護。
記得那是2008年11月初,我在太原鐵路運輸中級法院任政治部副主任期間,由于家父病重多日,一直臥床不起,妹妹幾次打電話叫我回萬榮老家照顧父親,但因單位工作較忙,我始終沒能回家看望父親一眼。直至12月上旬一天的凌晨4點多鐘,我在睡夢中突然接到了妹妹的電話,說父親去世了。悲痛欲絕中,我感到對不起生我養我的父親,也對不起父老鄉親和自己的家人,但多年來養成的習慣與責任使然,我還是首先想到了自己是一名黨員干部,當時我自己手頭的工作比較多,想著回家處理父親后事的幾天內,絕不能因家里的事影響了工作。于是,我連夜給領導說明情況,并急忙開車趕往位于河西,離家20多里路的太原鐵路運輸中級法院,由于當時還不到凌晨5點,門房的人正在沉睡,我反復敲門足有十多分鐘后才把門叫開。隨后,我便認真整理文件資料,并詳細交代給同事才趕回老家。到家后,滿院都是鄰居、親戚和幫忙的鄉親們,此時,父親離開我們已整整8個小時了。對此,家里人都以抱怨的目光看著我,一些鄰居還責怪我是個不孝之子。
父親去世后,年邁的母親需要照顧,可是母親不習慣城里的生活,既不肯去縣城弟弟家里住,也不愿來太原我的家里住,總想還能自理的情況下,一個人待在農村老家。對此,只有離家較近的弟弟他們,能經常回家看看母親,或是送點生活用品,我也只能每天給她老人家打個電話,互報平安,關心問候。除此以外,就是每年兄弟姐妹們一起給母親過生日。母親非常理解上班的子女,我們這些工作在外,又都是黨員干部的子女們,也都能顧全大局、嚴于律己,不會因為給母親過生日而專門請假,耽誤工作。于是,每年給母親過生日,都要提前選定一個休息天或是節假日來辦理。就這樣,給母親提前過生日的做法,一堅持就是好多年。
是啊,父親去世、為母親過生日這類事,一些同志知道后,都說我思想太死板,頭腦不靈活。但我受黨教育多年了,就是這樣難以改變的一個人,即使在我們單位,我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尤其是我這個在現任黨組成員里年齡最大的老同志,除了堅持每天按要求和規定上下班以外,在不是非常特殊的情況下,都能夠以工作為重,以單位為家,并且兢兢業業、認認真真地立足崗位,做好本職,很少因為個人或家里的事情,請假外出,耽誤工作。為此,有人說我太老實,還有人說我有點“傻”:“ 都這年齡了,還想圖個啥?”我的回答是:我什么都不圖,只因我是共產黨員,是黨員就不能怕吃虧,是黨員就得講奉獻。
(作者為太原鐵路運輸法院副院長)
(責編:許樹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