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濤,黃琳明,戴曉艷,肖 華,徐曉婭,石 強,付生麒,鄧小勇,王 娟
四川省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四川自貢 643000)
?
脈血康膠囊對缺血性腦卒中的防治作用
邱濤,黃琳明,戴曉艷,肖華,徐曉婭,石強,付生麒,鄧小勇,王娟
四川省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四川自貢 643000)
摘要:目的探討脈血康膠囊對缺血性腦卒中的防治作用。方法將我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腦卒中病人隨機分為3組,對照組(n=42)采用常規治療,觀察組(n=43)采用脈血康膠囊治療,強化治療組(n=35)采用脈血康膠囊+阿司匹林。觀察3組用藥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和綜合療效。結果治療后強化治療組、觀察組神經功能缺損積分值和積分減少值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強化治療組、觀察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漿黏度以及纖維蛋白原等指標與治療前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3組治療后全血黏度低切、血漿黏度以及纖維蛋白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強化治療組、觀察組總有效率為100.0 %、81.39%,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7.9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脈血康膠囊能夠改善腦組織缺血,提高病人生活質量。
關鍵詞:缺血性腦卒中;脈血康膠囊;中風;綜合療效;神經功能缺損
腦卒中是一種突然起病的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因各種誘發因素引起腦內動脈狹窄,閉塞或破裂,造成急性腦血液循環障礙[1]。缺血性腦卒中是各種原因導致腦動脈血流中斷,局部腦組織發生缺血缺氧,出現相應神經功能缺損的病理生理過程[1]。缺血性腦卒中占所有腦卒中的80%。臨床治療包括溶栓、抗凝、應用抗血小板藥、腦神經保護劑、抗腦水腫、降顱內壓等[2]。本研究將脈血康膠囊應用于臨床缺血性腦卒中的防治,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120例缺血性腦卒中病人為2012年6月—2014年6月住院病人,發病8 h至6 d,平均2.5 d,男性60例,女性50例,年齡45歲~73歲。按照住院號隨機分為3組:治療組(脈血康 0.5 g每天2次)40例 ,對照組(阿司匹林0.1 g,每天1次)35例,強化治療組(脈血康膠囊 0.5 g,每天2次+阿司匹林0.1 g,每天1次)35例。3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發病時間、病情嚴重程度、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梗死部位等方面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病例納入標準:中風發病6 d以內;CT或MRI示腦梗死,符合西醫診斷要點;中醫診斷中風病中經絡,證型為氣虛血瘀證、風痰瘀血證;無意識障礙;無心肝腎病史;無糖尿病史。
病例排除標準:有中風病中臟腑或伴有意識障礙;精神智能障礙;影像學檢查疑為出血性梗死;合并消化道出血;有心、肝、腎功能不全;生命體征不穩;服中藥有嚴重副反應或不能耐受;有糖尿病;未按規定服藥,無法判斷療效或資料不全等影響療效或安全性判斷者。
1.2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西藥治療,哌拉西坦8.0 g,加入能量和劑500 mL靜脈滴注,每日一次。同時口服維腦路通膠囊每次0.2 g/次,3次/日,4周為一療程。觀察組在以上常規藥物治療基礎上,加用脈血康膠囊(重慶時珍閣普生藥業有限公司),每次0.5 g,3次/日。4周為1療程。強化治療組脈血康膠囊每次0.5 g,3次/日 ,同時口服阿司匹林0.1 g,一天一次。有并發癥或伴發疾病給予處理:伴腦水腫顱內高壓,給予甘露醇脫水降顱壓;伴有高血壓、高血脂,根據病情,酌情用藥;伴有感染者,根據病情酌情給予抗感染治療;有電解質紊亂者,及時糾正。
1.3評價指標用藥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和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評價[3]。兩組治療前及治療后4周測定:全血黏度(低切、高切)、全血還原黏度、血漿黏度、纖維蛋白原水平。參照《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進行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
1.4療效評價標準根據 1995 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評價療效[4]。基本痊愈: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減少 91% 以上、病殘程度為 0級;顯著進步:評分減少 46%~90%、病殘程度為 1級~ 3級;進步:評分減少 18%~45%;無效:評分減少 17%或以下。
1.5統計學處理將臨床數據錄入Excel軟件后,導入SPSS 17.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數據采用χ2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各組神經功能缺損積分比較治療后觀察組和對照組神經功能缺損積分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積分值和積分減少值與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3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積分比較(±s) 分
2.23組血液流變學指標3組各項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強化治療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漿黏度以及纖維蛋白原等指標與治療前比較有明顯改善(P<0.05)。兩組治療后全血黏度低切、血漿黏度以及纖維蛋白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2。

表2 3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s)
2.33組臨床療效3組病人均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3組病人臨床療效
3討論
傳統醫學認為缺血性腦卒中是由于瘀血阻絡,腦脈痹阻,氣血逆亂所致,血瘀為腦卒中的主要病理變化,因此治療腦卒中應活血化瘀[4]。現代研究表明,血液黏度和血纖維蛋白原升高在腦卒中的發生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5]。因此,降低血液黏度、降低血纖維蛋白原,改善腦部供血,最大限度地挽救梗死區周圍的缺血半暗帶的神經細胞,減少缺血對腦組織所造成的不可逆損害成為治療腦卒中的關鍵環節。
脈血康膠囊是一種以水蛭為原材料利用低溫控制技術生產的單方中成藥,有破血、逐瘀、通絡的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為水蛭素。水蛭素是一種抗凝血蛋白質,能阻止凝血酶對纖維蛋白原之作用,阻礙血液凝固[6]。水蛭素能活血祛瘀活化纖溶系統,促進已形成血栓溶解。水蛭還可分泌一種組胺樣物質,擴張毛細血管[7]。Beatr等[8]提出水蛭素比肝素等更有效地抑制血栓增長,使已存在管壁上的血栓加速分解。水蛭素是已知最強凝血酶特異性抑制劑,是一種很好的溶栓藥物輔助劑。脈血康膠囊能夠調節腦血管的舒縮紊亂,擴張腦血管,有利于改善缺血腦組織的血液供應[9]。阮海娃等[10]研究脈血康膠囊治療急性腦梗死,能夠減少交聯纖維蛋白的產生,調節血液凝溶異常狀態,降低血液黏稠度,有利于改善缺血腦組織的微循環和細胞代謝,保護腦細胞。
本研究中脈血康膠囊聯合用藥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積分與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脈血康膠囊在改善神經功能方面有效。全血黏度、還原血黏度、纖維蛋白原增高可降低腦血流速度,而血液流速的降低可使血黏度成倍增高而致血栓形成,使神經細胞受到損傷而死亡[11]。強化治療組全血黏度低切、血漿黏度以及纖維蛋白原等指標與對照組比較有明顯改善,提示脈血康膠囊在改善血流,擴張血管方面效果明顯。強化治療組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而且無明顯副反應,安全有效。
脈血康膠囊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治療缺血性腦卒中藥物,能夠改善缺血腦組織的血液供應,改善神經功能。
參考文獻:
[1]楊躍進,華偉.阜外心血管內科手冊[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8.
[2]魏亮.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治療現狀和進度[J].醫學綜述,2014,20(16):2948-2950.
[3]凌小林.脈血康膠囊治療老年恢復期腦梗死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3,3(7):98-99;112.
[4]葛恒超.脈血康膠囊治療腦梗死60例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1(1):118-119.
[5]趙麗宏,韓杰.缺血性腦卒中病因分型與臨床預后的關系[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9,11(6):428-430.
[6]李超,張相年,石磊.水蛭素及其臨床應用[J].實用醫學雜志,2007,23(21):3458-3459.
[7]張桂霞.水蛭素治療腦血管疾病研究探析[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08,22(8):50-51.
[8]Beat J,Meyer JJ,Badimon JH,et al.Dissolution of mural thrombus by specific thrombin inhibition with rHimdin[J].Circulation,2008,97:681-685.
[9]白靜麗.脈血康膠囊對腦梗死患者的血流動力學變化及臨床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5):561-562.
[10]阮海娃,暢亦杰.脈血康膠囊治療急性腦梗死112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中藥雜志,2011,36(5):642-643.
[11]張暉,李建香.脈血康膠囊對腦梗死急性期患者凝血功能、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0(6):681-682.
(本文編輯王雅潔)
(收稿日期:2014-12-30)
中圖分類號:R743R289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05.036
文章編號:1672-1349(2016)05-0553-03
通訊作者:黃琳明,E-mail:285634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