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利
(安徽省淮北職防院康復科,安徽 淮北235000)
系統健康教育對改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癥狀的效果觀察
王 利
(安徽省淮北職防院康復科,安徽 淮北235000)
目的:觀察系統健康教育對改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癥狀的效果. 方法:選取安徽省淮北職防院收治的接受保守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52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n=26)和觀察組(n=26),觀察組給予強化性系統健康教育,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結果:觀察組癥狀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加強系統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臨床癥狀,減輕了患者痛苦,值得臨床推廣.
系統健康教育;腰椎間盤突出癥;癥狀改善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一種年齡相關性疾病,隨著年齡增長,腰椎間盤發生退變、破裂或突出引起神經根或馬尾受壓從而產生腰痛伴雙側放射性下肢疼痛,患肢麻木無力等一系列癥狀,同時也是引起下腰痛最常見的病因[1]. 該病突出表現為反復腰腿痛發作,病程遷延,活動受限,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 但由于發病年齡多集中在青壯年,工作忙、應酬多,對身體健康重視程度不夠、不能堅持治療等因素,極易導致病情的反復[2]. 系統健康教育通過隨時進行面對面指導與知識輸送,避免危險因素,強化正確行為,提高患者健康意識,從而改善臨床癥狀. 本研究通過對患者進行系統健康教育,有效地改善了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病情反復現象,提高了患者滿意度,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安徽省淮北職防院2009-09/2011-06收治的接受保守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52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n=26)和對照組(n=26). 觀察組男17例,女9例,年齡28~63(平均46.0±3.4)歲;對照組男16例,女10例,年齡29~61(平均47.0±1.6)歲;所有病例均經CT或MRI檢查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癥,并且癥狀和體征符合中醫藥管理局1994年《 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中的診斷依據, 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癥, 病程在1個月左右,并排除其他骨科疾病和其它嚴重疾病.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按常規給予護理宣教,如指導臥硬板床休息,避免彎腰負重,加強腰背肌功能鍛煉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加強了系統的健康教育,具體內容如下:①生活指導:避免長時間坐位,坐位時宜選硬木靠背椅加用靠墊保持正常的腰椎生理前凸;堅持臥硬板床休息,走路不宜穿高跟鞋,以平底或低坡跟鞋為宜;向患者講解腰椎的解剖及力學知識,指導科學用腰,避免彎腰負重的動作,必須搬重物時應盡量將重物向身體靠近,以減輕負荷[4]. 拾取物品時應蹲下拾取避免彎腰撿物,注意科學飲食,避免進三高食物,控制體質量,減輕自身體質量給腰椎帶來的負荷;多飲水,進食新鮮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暢,以免排便時腹壓過度升高使癥狀加重;指導規律作息,保證良好睡眠,急性疼痛期應絕對臥床休息;告誡患者吸煙、喝酒會影響疾病的康復,勸其戒掉吸煙、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②腰背肌功能鍛煉:床邊示范仰臥位、俯臥位及直立位的腰背肌功能鍛煉的正確方法,指導并督促患者每天進行鍛煉,以加強腰背肌力量,鞏固治療效果;有研究[5]證明,加強腰背肌鍛煉可以穩定腰椎、減少炎性物質及代謝產物的堆積、改善神經根、硬脊膜粘連、從而減輕炎性疼痛,但應注意鍛煉要循序漸進,防止鍛煉過度而加重疼痛. ③腰部保護:有預見性地使用腰圍,指導下床活動時佩戴腰圍,吃飯、休息時取下;囑避免腰椎側彎及扭轉的動作,同時注意腰部的防寒保暖,夏天避免空調直吹腰部、睡涼席等. ④心理護理:講解本病發病原因,誘因、治療手段及預后,使患者了解本病相關知識,自覺采取有利于疾病的健康行為;向患者介紹心理情緒對疾病轉歸的影響,說明保持積極的心態對治療的重要性,并介紹預后良好的典型病例,以減輕心理負擔,消除負性情緒,樹立治療信心,主動配合各項治療與護理[6].
1.3 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4周后癥狀改善程度,依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擬定評價標準. 治愈: 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試驗>70°,能恢復原工作;好轉:腰腿痛減輕, 腰部活動功能改善;無效: 癥狀及體征無改善.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愈18例,治愈率為69.2%,好轉6例,好轉率為23.1%,未愈2例,未愈率7.7%,總有效率達92.3%;對照組治愈10例,治愈率42.3%,好轉8例,好轉率34.7%,未愈8例,未愈率19.2%,總有效率69.2%.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26,n(%)]
aP<0.05vs對照組.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70%可通過保守治療而痊愈,但癥狀反復率較高,導致病情反復的因素很多,如不注意腰部的防寒保暖,沒堅持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生活工作中姿勢不當,用力不科學,對腰椎的期保護意識不夠等等都會導致本病的反復反作. 反復發作的腰腿痛對患者腰椎局部造成惡性生理刺激,產生椎間盤營養不良,炎癥水腫,甚至與周圍組織粘連等而加重病情[7]. 給患者帶來身心痛苦,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 目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中,健康教育日漸普及[8],通過進行定期系統健康教育指導,使患者對腰椎的解剖知識及力學情況有大致的了解,說明軀干前屈時,腰椎受力最為集中,負荷最大,在仰臥時腰椎負荷最小,在保持髖關節和膝關節屈曲時可使腰肌進一步松弛,負荷進一步減輕[9]. 從而使患者自覺堅持臥硬板床休息;通過健康教育能促發患者堅持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積極主動進行腰椎的自我維護,主動堅持有益的、正確的生活方式,避免加重病情的不良行為,有效防止了本病癥狀的反復發作[10].
本研究通過對觀察組加強系統健康教育,促使患者自覺矯正其不良的行為習慣,建立良好的生活、行為方式,保持良好的身體心理狀態,自覺配合各項治療與護理,有效地降低了癥狀的復發率,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癥狀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充分說明系統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促進患者保持健康行為,更新健康觀念從而有效改善了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癥狀,顯著提高了治療有效率.
綜上所述,加強系統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臨床癥狀,減輕患者痛苦,促進患者康復.
[1] 曹偉新,李樂之. 外科護理學[M]. 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572-577.
[2] 賈玉娥,金紅梅. 臨床護理路徑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 實用骨科雜志, 2012,18(10):959-960.
[3]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中醫內科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二)[M].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86.
[4] 黃志芳.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圍手術期護理[J]. 護理研究論叢,2008,12(8):29.
[5] 陳 馨. 理療康復與心理護理相結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J]. 轉化醫學電子雜志,2015,2(7):136-137.
[6] 金瑞軍.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手術中的護理體會[J]. 轉化醫學電子雜志,2015,2(4):144-145.
[7] 仇瑤琴,李樹貞.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康復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J]. 中華護理雜志,2004. 39(4):293-295.
[8] 姜耀珍. 腰椎間盤突出癥46例個性化健康教育[J]. 齊魯護理雜志,2011,17(9):117-118.
[9] 林明彬. 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治療護理及康復指導[J]. 實用醫技雜志:旬刊,2007,14(29):4049-4050.
[10] 杜艷會. 個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在腰椎間盤突出癥康復療效中的作用[J]. 現代醫藥衛生,2014,30(9):1382-1384.
2095-6894(2016)10-26-02
2016-09-10;接受日期:2016-09-25
王 利. E-mail:wangli@sina.com
R681.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