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序,岳曉芳,萬鳳英
(四川省富順縣人民醫院,四川 富順 643200)
產程管理在產后出血患者中的應用
曾 序,岳曉芳,萬鳳英
(四川省富順縣人民醫院,四川 富順 643200)
目的:探討分析產程管理在產后出血患者中的臨床應用狀況. 方法:選取2013-05/2015-06四川省富順縣人民醫院收治的產婦24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所選研究對象按入院順序分為對照組(n=120)和研究組(n=120),對照組接受常規分娩管理,研究組接受產程管理分娩機制,比較兩組產婦臨床狀況. 結果:兩組產婦產后出血率和產后平均出血量比較,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產婦分娩過程中給予相應產程管理,可降低產婦出血量和出血率,臨床推廣應用價值較高.
產婦;出血量;出血率;產程管理;分娩
現我國產婦死亡原因的首要因素為產后出血[1]. 所以,給予產婦相應護理干預,其意義較為重大. 為此,本研究隨機列舉240例產婦分兩組進行探討,其目的在于分析產程管理在產后出血患者中的臨床應用狀況.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05/2015-06四川省富順縣人民醫院收治的產婦24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所選研究對象按入院順序分為對照組(n=120)和研究組(n=120). 對照組68例經陰道分娩,52例剖宮產,產婦年齡24~34(平均25.9±1.2)歲,平均孕次(2.5±1.2)次,平均產次(1.3±0.8)次;研究組中69例經陰道分娩,51例剖宮產,產婦年齡23~35(平均25.4±1.4)歲,平均孕次(2.6±1.1)次,平均產次(1.5±0.6)次. 所選研究對象均符合本研究課題,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分娩管理,按照三產程相關特征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再接受產程管理.
1.2.1 設置預警機制 為產婦設置紫、黃、橙、紅、綠等預警機制. 紅:產婦伴隨嚴重心血管、妊娠糖尿病等疾病,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需在三級醫院接受相應診治;橙:產婦所合并的疾病對母嬰均存在威脅,需在三級醫院接受診治,加強監護圍產期各狀況;黃:產前加強監護,并接受各檢查;紫:產婦合并傳染性疾病,需及時到相應機構接受診治[2].
1.2.2 將產婦進行分類 按照以上各預警機制,對產婦進行分類,并給予全面性評估.
1.2.3 給予科室各人員產程管理培訓 各醫務人員需具備將產婦作為中心的服務理念[3],盡量在各個細節部位讓產婦感受到照顧的細微性和體貼性,同時需保證產房環境和諧、溫馨,并協助產婦快速適應醫院各項生活設施和環境,并對產婦宣教有關分娩健康知識,樹立分娩信心.
1.2.4 宮縮時 規律性宮縮時,需由助產士一對一陪同進入到待產室,密切監測胎心、產程進展等,并和產婦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按摩其腰骶部,降低產婦疼痛.
1.2.5 第二產程管理 相關人員需指導產婦合理屏氣,以及腹壓正確的使用方式.
1.2.6 合并疾病管理 針對合并以來疾病產婦可預防性針對給予有關藥物,如嚴重貧血、產后出血史、子宮肌瘤、瘢痕子宮等.
1.2.7 藥物管理 自然分娩產婦可在胎兒分娩出后,將卡前列腺脂栓2枚植入到陰道,催產素20 U肌注;剖宮產產婦在娩出胎兒后,舌下含服卡前列腺脂栓2枚,在5%鹽水500 mL中加入催產素10 U,靜脈滴注.
1.3 指標判定 分娩過程中相關人員需測量和記錄產婦出血狀況,并對比分析.

比較兩組產婦產后出血率和產后平均出血量,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產婦產后出血狀況比較(n=120)
aP<0.05vs對照組.
產后出血指產婦分娩后出血量在500 mL或以上,該病病情嚴重,發展速度快,且預后不好[4]. 有數據統計結果顯示,我國產后出血發生的可能性大約2.5%,也是導致產婦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5-6]. 近年來,多種原因導致產婦產后出血發生率明顯上升. 風險預警屬于對產婦監測分娩過程中所存在的潛在性危險因素,提前制定并實施相應預處理對策[7-8]. 建立產程管理制度后,給予相應方案聯合縮宮劑藥物避免產后出血狀況,取得了滿意效果. 而針對已出現大出血的患者,聯合用藥無法降低出血次數. 而針對評估判定為高危產婦,特別是妊娠過程中產前未接受正常檢查的患者,聯合用藥在預防產后出血的效果上更為顯著. 本研究所列舉240例產婦分兩組,從產后出血量和和出血率上來看,接受產程管理的研究組優于單一接受常規管理的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此結果很好地證實了產程管理在產后出血癥狀中所具備的優勢.
綜上所述,產婦分娩過程中給予相應產程管理可降低產婦出血量和出血率,臨床推廣應用價值較高.
[1] 吳彩芳. 臨產產婦產程過程中丈夫陪伴配合體位管理對產程及分娩結局的影響分析[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33):5060-5062.
[2] 麻宗英,梁群莉,盧美秀. 導樂陪伴配合產時體位管理的臨床效果[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4):798-799.
[3] 林小蓮,張桂鳳,林顯姮. 護理風險管理在產房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中國當代醫藥,2014,21(12):112-113,116.
[4] 張秀鳳. 孕產婦產后出血的臨床原因分析[J]. 轉化醫學電子雜志,2015,2(9):106-107.
[5] 王赤霞,舒 萍,閻 倪. 產后出血116例原因及預防護理措施[J]. 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4):359.
[6] 周 梅. 預防產后出血的護理措施及改進對策[J]. 吉林醫學,2013,34(11):2141-2142.
[7] 馬鳳蘭,彭小男,郭 艷,等. 實施體位管理對活躍期初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16):1929-1930.
[8] 羅雁冰. 圍產門診系統化管理對初產婦心理狀況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6):111-112.
[9] 李美平. 根因分析法在產后出血管理中的應用[J]. 中國婦幼保健,2013,28(20):3236-3237.
2095-6894(2016)10-58-02
2016-09-16;接受日期:2016-09-31
曾 序.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婦產科. Tel:0813-7215101 E-mail:2634696974@qq.com
】R473.7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