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英,葉 欣,張洪磊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保健心內科,山東 濟南 250031)
精神護理對老年病誘發的抑郁癥患者的干預效果
李洪英,葉 欣,張洪磊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保健心內科,山東 濟南 250031)
目的:分析對老年病誘發的抑郁癥患者實施精神護理的臨床效果. 方法:選取山東省千佛山醫院2014-02/2015-10收治的80例因老年病誘發的抑郁癥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n=40)和研究組(n=40).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精神護理. 比較兩組患者的干預情況. 結果:研究組患者的SAS、SDS分值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對老年病誘發的抑郁癥患者實施精神護理,能夠改善患者的抑郁焦慮情況及生活質量,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推薦.
精神護理;老年病誘發的抑郁癥;干預效果
目前,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發展迅速,這使得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顯著,老年群體的健康問題也日益嚴峻[1]. 老年群體因機體功能減弱,易引起一系列老年病,生活質量降低,且因癥狀的作用及患者缺乏對疾病的了解,容易并發抑郁癥,增加患者的家庭負擔以及社會負擔[2].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對收治的80例因老年病誘發的抑郁癥患者實施分組,對精神護理在老年病誘發的抑郁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山東省千佛山醫院2014-02/2015-10收治的80例因老年病誘發的抑郁癥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n=40)和研究組(n=40). 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齡61~79(平均68.1±0.2)歲,病程1~5(平均2.4±0.2)年. 有24例患者合并高血壓,20例患者合并糖尿病,16例患者合并冠心病,10例患者合并腦出血,8例患者合并腦梗塞,2例患者合并慢性支氣管炎. 排除嚴重精神疾病、老年癡呆、惡性腫瘤患者.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包括入院介紹、飲食護理、生活護理等. 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精神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①健康宣教. 由護理人員為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內容和知識,并對患者說明其自身發病的原因、發病過程以及治療流程,并告知患者飲食上的注意事項,為患者介紹抑郁癥的常見癥狀以及解決方法,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減少疑惑. ②心理干預. 對患者實施個體咨詢,分析導致患者抑郁的主要因素,使患者能夠更深入地了解自身疾病,以更好地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并對其存在的問題以及疑惑進行解釋和說明,以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3]. 同時,可組織成功案例與患者進行親切交流,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 ③家庭支持. 加強與患者家屬的交流溝通,對患者家屬說明老年病誘發抑郁癥的主要表現,并告知患者家屬與患者加強交流,給予患者更多關心和鼓勵,防止患者產生孤獨感而加重病情,使患者在家庭陪伴下獲得安全感. ④藥物指導. 對患者以及患者家屬說明和指導藥物的服用,包括藥物名稱、藥物劑量、服用療程、服用途徑、藥物禁忌癥和適應癥、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等. 組織家屬配合護理人員對患者的藥物治療進行監督. ⑤豐富生活. 鼓勵患者積極參加戶外活動,豐富患者的業余生活,并結合患者的興趣愛好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進行護理,可建議患者打牌、下棋等,同時擴展患者的人際交往,促進患者的人際交流.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干預效果,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對兩組患者的焦慮程度進行評估,分值越高表明焦慮越嚴重,分值為50~59分為輕度,60~69分為中度,≥70分為重度. 應用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對兩組患者的抑郁程度進行評估,分值越高表明抑郁越嚴重,分值為53~62分為輕度,分值為63~72分為中度,>72分為重度[4].
應用調查問卷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內容涉及護理態度、護理內容全面性、護理操作等,分值為0~100分,分值≤59分為不滿意,分值60~79分為一般,分值≥80分為滿意[5]. 滿意度=滿意率+一般率.

2.1 兩組患者的SAS、SDS分值變化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SAS、SDS分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的SAS、SDS分值低于干預前及干預后對照組的SAS、SDS分值,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SAS、SDS分值變化比較
aP<0.05vs本組干預前;cP>0.05vs對照組干預后.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7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40)
aP<0.05vs對照組.
抑郁癥是臨床常見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缺失、語言動作減少等,病情嚴重者甚至會自殺自殘[6-7]. 老年群體因機體免疫力差,容易引起一系列老年病,身心健康受到影響,容易引起抑郁癥,加重老年患者的病情,影響疾病康復[8-10].
臨床上對于老年病誘發的抑郁癥患者,需要實施相應的護理.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對因老年病誘發的抑郁癥患者實施精神護理,從健康教育、家庭支持、藥物指導、心理疏導等多個方面實施干預. 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SAS、SDS分值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且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這與王鳳梅[11]的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對因老年病誘發抑郁癥患者實施精神護理能夠調節患者的心態,改善患者的抑郁焦慮情況及生活質量,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推薦.
[1] 鄭彩霞. 老年病誘發抑郁癥患者的心理疏導與精神護理[J]. 廣東醫學,2013,34(17):2745-2747.
[2] 唐 敏. 心理護理在老年病誘發抑郁癥42例中的應用[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6,25(4):144,146.
[3] 陳紅茹. 老年病誘發抑郁癥病人的心理疏導及其精神護理分析[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7):1666-1667.
[4] 周 潔. 因老年病誘發抑郁癥患者的心理疏導與精神護理[J]. 特別健康:下,2014(8):274.
[5] 楊 霞,厲 惠. 老年病誘發抑郁癥患者的心理疏導和精神護理效果觀察[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5(20):66-67.
[6] 劉小琴. 老年病誘發抑郁癥患者的心理疏導與精神護理[J]. 醫學信息,2015,28(43):265.
[7] 陳曉梅,龍文娟. 老年病誘發抑郁癥患者的心理疏導與精神護理[J]. 兵團醫學,2014,40(2):75-76.
[8] 王春霞. 淺議老年患者抑郁癥的心理疏導以及精神護理[J]. 中國實用醫藥,2012,7(3):219-220.
[9] 張彥青. 老年病誘發抑郁癥的心理疏導與精神護理方法分析[J]. 醫學信息,2015,28(42):322-323.
[10] 許玉平. 心理疏導和精神護理干預對老年病誘發抑郁癥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5):30-31.
[11] 王鳳梅. 精神護理對老年病誘發的抑郁癥患者的研究[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8):163-164.
2095-6894(2016)10-85-02
2016-08-24;接受日期:2016-09-08
李洪英. 本科,副主任護師. 研究方向:全科護理. Tel:0531-89269016 E-mail:tyhyhb@sohu.com
R473.7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