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曉會建平縣萬壽街道辦事處
?
一次性施肥對玉米生育性狀和產量的影響
祁曉會
建平縣萬壽街道辦事處
近年來,隨著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農業勞動用工成本越來越高,同時又對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有更高的要求,傳統施肥存在著用工多、施肥量大、養分比例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不高等弊端,制約了現代農業的發展。“經濟環保、節本增效”的施肥模式亟待推廣,建平縣玉米種植面積最大,開展一次性施肥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供試作物
玉米,品種為浚單20。
2.試驗材料
48%(26-12-10)長效復合肥、二銨、尿素、45%(15-15-15)普通復合肥。
3.試驗地點
建平縣萬壽街道小平房村。
試驗設3個處理,不設重復,采用大壟雙行種植模式,大壟寬70厘米、小壟寬40厘米,小區面積0.5畝,各處理設計如下:
處理1:不施肥;處理2:傳統施肥,底肥45% (15-15-15)普通復合肥40千克/畝,拔節期追施尿素30千克/畝;處理3:一次性施入48%(26-12-10)長效復合肥45千克/畝、口肥二銨10千克/畝,不追肥。
1.生育時期調查
表1 生育時期調查表(月、日)
從生育期調查表看:施用化肥對作物出苗影響不大,但可以使拔節期、抽雄期、灌漿期提前,使成熟期滯后,其中處理3(一次性施入長效肥45千克/畝、口肥二銨10千克/畝,不追肥)效果更明顯。
2.生育性狀調查
表2 植株高度調查表(單位:厘米)
植株高度調查表顯示:施用化肥可以使玉米植株增高,且處理3(一次性施入長效肥45千克/畝、口肥二銨10千克/畝,不追肥)明顯好于處理2(底肥45%普通復合肥40千克/畝,拔節期追施尿素30千克/畝)。
試驗測產采用隨機抽取三點,每點選擇一條大壟5米長,取下果穗,脫粒,測定水分,然后稱籽粒重,折合成標準水分產量,最后換算成畝產。畝產=測產小區籽粒重×含水率×667/(1-14%)/測產面積。
表3 考種調查表
從考種記錄看:施用化肥可以使禿尖減少,降低空稈率,增加穗粒重和百粒重,且一次性施肥處理明顯好于傳統施肥。
表4 產量調查表
從測產記錄看:一次性施肥與常規施肥比不施肥玉米產量均增加,其中常規施肥畝產770.49千克,比不施肥畝產432.94千克增產337.55千克,增產率為77.97%;一次性施肥畝產817.78千克,比不施肥畝產432.94千克增產3843.84千克,增產率為88.89%;一次性施肥比傳統施肥畝增產47.29千克,增產率為6.14%。
1.與傳統施肥相比,一次性施肥可以使拔節期、抽雄期、灌漿期提前,使成熟期滯后,促進植株增高,更有利于玉米的生長和營養物質的積累。
2.與傳統施肥相比,一次性施肥可以使禿尖減少,降低空稈率,增加穗粒重和百粒重,更有利于產量的形成和品質的提高。
3.一次性施肥比傳統施肥畝增產47.29千克,增產率為6.14%,增產顯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