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動的情境教學融入到低年級語文課堂
江蘇省昆山市陸家中心小學 馮文娟
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場景或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的共鳴,用來幫助學生迅速融入并正確理解所學教材內容,促使他們的全面的發展。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創設合理的教學情景,就可以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作用,也能較好地帶動學生投入課堂氣氛中來。我將主要從情境教學的特點、方法出發,結合平時教學實踐遇到的問題及一點一滴的感悟,把他們融入自己的分析之中,真正實際的提出關于對情境教學的深入認識。
情景教學在教師的總結經驗當中,得到很好的運用和傳授,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點綴課堂的生動有趣性:語言導入的美化使我們的情境更加有趣;合理運用動態和形象圖畫的導入,富有童話色彩,直觀而深入;韻律的調節作用,讓學生動態聽覺一起發動起來,氣氛和諧;舞臺的表演,切身的體驗,學生興趣融入更加的迅速;只有好好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使我們的課堂變為“樂園”。具體表現在:
一堂新課的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導語設計的不好,將直接影響整節課的課堂效果。可以說,好的導語是開啟學生興趣之門的鑰匙。教師如果能通過巧妙的導語設計,把學生的感情和注意力一下子引入到課文情境中來,那將會為這堂課的成功奠定“熱情“的基礎。
在教學《大海睡了》課文前,我首先向學生介紹大海的一些美麗景色, “海水是皎潔無比的蔚藍色,波濤是如未打磨的銅鏡一般。偶爾微風,只吹起了絕細絕細的千萬個粼粼的小皺紋,這更使照曬于初夏之太陽光之下的,金光燦爛的水面顯得溫秀可喜。我從沒見過那么美的海!我從沒見過那么美的海天。從不同的角度看大海,都可以得到不同的感受。使人感到親切與舒服”。這樣一段導語,使學生不僅對大海有一個直觀的感受,而且在誦讀詩歌中喚起了濃厚的學習熱情,并漸入詩境。這就為教與學創設了一個良好的心理情境,學生就會有一個美好的向往,腦海之中浮現一幅似曾相識的大海美景。有了憧憬就有了進一步了解的動力。
一二年級學生對圖畫容易產生興趣,這是由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的。用圖畫,可以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具體,從而更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無形空間為直觀的圖畫式認識,變抽象的語言文字為具體的視覺感官,從而促進了學生表達生活的感受。
一年級教學中的漢語拼音《gkh》,可先在課堂上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觀察圖,說說自己看圖發現了什么?學生非常的感興趣,眼睛睜得大大的盯著畫面,發言爭先恐后;有的學生說:“我發現了一個小朋友把小蝌蚪放回了小河。”有的學生說:“我發現小蝌蚪高興地游到小河里去了。”還有的學生這樣說:“是哥哥叫弟弟把小蝌蚪放回了小河”……
學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轉化為語言,掌握了知識;學生更是用他們獨特的視角在觀察中認識了聲母gkh,對gkh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為下面學習gkh的發音、書寫,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動人的音符能調動人內心的情感,撫慰人的感覺。從2-3歲小孩身上就能感受到音樂帶給他們扭動身子的源泉,同樣我借助音樂來渲染氣氛也是語文導入的一種重要手段。音樂和文字都是通過一種喚起人內心深處感受的基本媒介,調動學過的學習經驗,從而產生感情,所以有許多貫通之處。我們在教學中也可以借助音律調動學生的情感,創造美的氛圍,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如《北風和小魚》主要講了北風來了,四周環境的變化以及小魚的狀態。這篇課文旋律急促,動態,在朗讀時,可配上北風吹起的樂曲。又如《升國旗》這篇課文不僅寫了升國旗的意義,更突出了在對祖國的熱愛和贊美之情,所以可以選擇國歌進行氣氛的渲染。又如《秋姑娘的信》一文,主要講了秋天來了景象及環境和動物的變化,所以可以選擇歡快、輕松的音樂等。音樂的播放為學生學習課文渲染了氣氛,優美的旋律給人豐富的想像與啟發。學生試著表達音樂的意境,將“音樂音符”轉化為“語言文字”,思維具有邏輯性,語言也越發豐富多彩。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舞臺屬于孩子們,讓他們自己表現,是學生極感興趣的事。我們的孩子有很強的表演欲,多讓學生依據課文中的角色進行表演、朗讀,不僅能與學生產生親近之感,更是能加深孩子內心的體驗,還能使學生特別興奮,腦中留下刻骨銘心的印象。如《懷素寫字》的二、三段,在學生了解課文角色,進一步體會人物的角色后,讓他們進行合作表演,并對教材進行合理的創造自由表演。孩子們在表演中進入角色,用神態、語言、動作盡情地去表現角色的本色。在表演各自角色的過程中,既鍛煉了學生的語言和表達能力,又給他們創造了一個充分創造自己的機會,還活躍了課堂氣氛。看到孩子們認真的朗讀,默契的配合,積極的投入,整個課堂順暢且效果了然。
時代在改變,如何讓學生進入語文課文中的情境中去,僅僅靠老師的一根粉筆,一張嘴,一本課本,是不可能打動學生的。只有真正的“調動“學生,把情境教學的目的定位在學生的興趣之上,不僅要在課堂教學中要針對學生的心理,而同時要結合課文的具體內容,進一步開發出不一樣的教學思路,從而激發起學生的思考情感,創設各種情境,使學生深刻有趣地理解課文,真正的讓學生置身之中,從中切實體會,才能把我們的語文課堂氛圍調動的激情四射,學習興趣澎湃萬丈。
老師,不僅要教會孩子學習課文,同時也要讓他們具備學習課文的主動性和理解能力。所以在課堂中“埋下“一種情境,對于激發孩子的”造“能力,也是不可忽視的。不僅是導入的思考,如何利用一些課文的創新性結尾,同樣也可以達到目的。關于學生課堂的融入程度怎么樣,將如何融入課堂,教師的情境設計將非常非常的重要。而對于此研究,我們將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