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平
Sound time教學的四個步驟
嵇平
聽仿說;作總結;鞏固讀;找關聯
譯林新版《英語》教材中的sound time是語音板塊,它通過例詞、繞口令和歌謠,引導學生了解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簡單的拼讀規則和句子重讀、連讀、節奏、語調等現象。但在日常教學中,這一板塊內容并未得到充分重視。這主要表現為,有的教師忽視活動的趣味性,使本來生動、有趣的語言實踐活動變成了機械、枯燥的閱讀訓練;有的教師認為語音 “不考”,沒必要多花時間操練;有的教師只關注學生活動的形式,對如何借助活動指導學生發音思考不深。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對教材的理解不透、對教材的使用不夠靈活或是對教學環節的設計不夠細致。筆者認為提高sound time教學的有效性,可以采取四步教學法,下面筆者以[tr]教學為例加以闡述。
教師播放sound time板塊的動畫,學生聽后,會自動跟錄音讀,然后讓他們總結字母組合tr的讀音[tr],這樣學生就能輕松地讀出train,travel,tree,trousers等單詞。
學生在讀出這些單詞后,有的人能夠很快地掌握字母組合tr的發音,但是有的學生并不能準確地發音。為了讓學生檢驗自己的發音是否正確,教師需要進一步指出這個音標的發音要領:[tr]是清輔音,發音時,送氣強,聲帶不振動。同時要求學生摸一下自己的聲帶,感覺有沒有振動。舌身采取發[r]的姿勢,舌尖向上貼住上齒齦后部,形成阻礙,舌頭放開,讓氣流從舌尖和齒齦間沖出,沖破阻礙發出短促的[t]后立即發[r],雙唇稍稍突出,略成圓形。這個要領不需要學生記憶,只要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正確發出音,學生就不會忘記[tr]這個音。
學生發出[tr]后,他們就會躍躍欲試,這時教師要從整體出發,以故事為主線,將教學內容以動畫的形式整體呈現給學生,使學生在整體的、模擬的環境中感知語音,體會字母組合tr在單詞中的發音。
首先,讀:跟讀、領讀、齊讀、競賽讀。在跟讀的過程中,教師發現讀得好的學生,讓他們領讀;然后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歌謠朗讀比賽,看誰讀得既準確又流利。還可以開火車讀,或者小組讀,男女生讀等。
第二,尋找。尋找含有發[tr]音的單詞,教師把學生提供的單詞寫在黑板上如:try,trip,trouble等。如果學生提供的單詞沒有[tr]的發音,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原因。
第三,運用。學生的詞匯量畢竟有限,這時教師及時地給出學生沒學過的單詞,如:將字母組合tr固定在圓心位置,學生根據圓周上輔音的變化進行拼讀訓練。拼讀由淺入深,由熟悉到陌生。教師適當地提醒一下單詞中元音字母的發音,鼓勵學生讀出來,學生的成就感就會油然而生。
為了讓學生正確區分字母組合tr和目標音易混淆的幾個音,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已學的音標哪一個和[tr]是“姐妹”,并且找出他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因為剛剛學過[dr],學生不難找出它的姐妹音[dr]。學生在自主討論后,他們能夠很快發現它們口形相同,不同點[tr]聲帶不振動,而[dr]聲帶振動。
綜上所述,sound time板塊的四步教學法為聽仿說—作總結—鞏固讀—找關聯。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感知語音與字母的關系,培養其語感,提高其閱讀水平,更重要的是教師要讓學生感受掌握拼讀規則后自主閱讀的成就感,以此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主動性。
(作者單位:江蘇省漣水縣南門小學)
G623.31
A
1005-6009(2016)36-00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