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花園小學 薛 艷
立足活動化,打造低年級語文高效課堂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花園小學 薛 艷
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出活動化的課堂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進而使學生在愉快和諧的氛圍中真正獲得語文知識,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筆者認為,在低年級語文活動化課堂的構建方面,應該具有趣味化、情境化、自主化等特點。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活動化 高效課堂
所謂活動化課堂就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夠真正做到放手,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性格愛好特點等親自通過眼觀,口讀,耳聽,手做等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學習主動性的一種學習方式。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樂玩好動是他們最大的特點,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立足于活動化課堂的構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使全體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也都能夠隨之得到提升。下面筆者主要結合教學實踐就活動化課堂的構建談談自己的教學體會。
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總是很容易被一些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能夠根據(jù)學生學習愛好特點以及課文本身的性質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一種充滿趣味的活動,那么,學生將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進而在一種和諧友好的學習氣氛中,樂學,樂讀,從而真正實現(xiàn)熱愛語文學習,全面提高語文學習質量的目標。
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螞蟻和蟈蟈》一課時,為了使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是快樂的,是充滿趣味的,一上課,教師就問大家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韮蓚€謎語,請大家猜一猜:1.小小娃娃兵,四處尋獵物,物雖比己大,團結便解決。 2.腿長胳膊短,眉毛蓋住眼,有人不吱聲,無人大聲喊。當學生們猜出螞蟻與蟈蟈以后,教師再接著說道“大家都非常聰明,有一天,在螞蟻和蟈蟈之間發(fā)生了一件有意義的事,大家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嗎?在這里,老師先賣個關子,希望同學們能夠通過閱讀自己去尋找答案,記得一會兒給老師做匯報時把話說完整。這樣一來,學生在閱讀時就有了明確的目的與方向,而且由于有了謎語做基礎,每個學生在學習時精神振奮,注意力特別集中,都想最早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老師,這就為高效語文課堂教學奠定了基礎。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點,教師主要以猜謎的形式,為學生營造了一種活動趣味化的學習情境,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中,每個學生都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從而享受到了活動化學習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語文新課標指出:教學活動應該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很容易被一些具體形象化的事物所吸引。因此,在低年級閱讀教學時,教師如能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借助一些圖片,實物,聲音,視頻等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具有情境化的活動,那么,學生的學習熱情將會很容易被激發(fā),進而使學生在活動化的情境中真正獲得知識,從而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大海睡了》一課時,課文語言優(yōu)美,符合兒童口吻,并且充滿了詩意,使人讀后會不由自主的沉浸其中,在教學這一課時,為了使學生感受到這種美,教師先問學生你們喜歡大海嗎?你們知道大海白天和晚上分別是什么樣子嗎?接著教師再通過多媒體把大海的圖片播放給學生觀看,正當學生沉浸在這美妙的情境之中時,教師又用聲情并茂的語言描述著:白天,風兒吹著,浪兒卷著,海鷗飛著,一切都顯得那么美好,令人向往,那么,大海的晚上又是怎樣一番情境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大海睡了》這首詩,這樣教學,可以使學生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學習的美好氛圍中,進而達到輕松掌握所學知識的目標。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教師主要依據(jù)課文的內容特點,通過多媒體技術和教師的語言描述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令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其中的情境,這樣一來,在情境化的學習情境之中,學生學習的態(tài)度更積極,學習更認真,從而為打造高效語文課堂奠定了基礎。
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由于學生活潑好動,不愿意被束縛等特點,在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根據(jù)課文內容以及學生的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自主化的學習活動,在這個學習活動中,每個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難度,接受知識的狀況以及自己學習中的不足等等,有針對性的選擇適合自己的自主活動形式,如此一來,學生學習興趣濃,學習效果也會更顯著。
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小池塘》一課時,課文主要通過對小池塘周圍景色的描述,表達了自己對大自然的贊美。在教學這一課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并使學生感受到自主學習的快樂。在課堂教學時,教師這樣引導到:經(jīng)過前面幾篇課文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基本掌握了閱讀的方法,誰能說說自己知道了哪些閱讀方法?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再繼續(xù)說道:“大家說的都非常好,這節(jié)課老師就來考考大家,看看大家掌握的到底怎么樣,下面請大家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在這里,在教師精心營造的自主化活動中,學生們有的圈,有的畫,有的讀,有的與同桌輕聲的交流,有的把自己覺得不理解的地方與教師探討……在這樣自主化的活動氛圍中,學生學習勁頭濃厚,真正實現(xiàn)了學有所獲的教學目標。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教師在對學生學習有了一定了解與把握的基礎上,把自主學習引入了課堂,這樣一來,在自主化的活動氛圍中,每個學生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學習效果自然顯著。
總之,對于低年級語文教學來說,活動化課堂是能夠真正滿足學生學習需要,促進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的一種教學形式,因此,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精心鉆研教材,用心指導學生,設計出符合學生需要的活動化學習方式,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使每個學生都能夠樹立起學習的信心,進而享受到活動化課堂給自己帶來的無限樂趣!
【1】環(huán)琴.構建活動化的低年級語文課堂【J】.小學教學參考,2016(4)
【2】劉吉才.把握好語文教學活動化的“度”【J】.教學與管理,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