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寧都縣師范附屬小學 汪文娟
淺談小學語文童話教學
江西省寧都縣師范附屬小學 汪文娟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小學生來說,童話是小學生最喜歡的文學形式,相對于評價性和應用性的文章,童話教學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能夠容易讓小學生接受。童話具有優美、生動的語言形式,美妙、神奇、奇特、虛幻的故事情景和構思受到小學生的喜愛,這些對于小學生的語文文學素養都有著積極的影響。但是根據我多年作為小學語文老師的教學實踐,發現童話教學的積極作用并沒有被完全發揮出來,由此,本文旨在探究目前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還有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希望通過我的闡述能夠對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效果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小學生 童話教學 策略 作用
童話本身便是一種文學形式,又和小學生的心理特征相符合,因此,老師可以多挖掘童話中的潛在價值,使語文教學能夠越來越有效率。同時,為了更好的使童話在教學中發揮積極的作用,老師自身應該注重提高自己的童話素養,多了解童話相關的知識,增加童話的閱讀范圍,進而提高自身的童話欣賞能力,這樣才能夠很好的把童話應用到教學中,給小學生的語文發展奠定基礎。
1.引導學生的善惡觀念
小學生年齡小,心靈也非常的純潔,而小學生從小樹立的是非善惡觀大多由童話中來,比如《賣火柴的小女孩》《灰姑娘》《安徒生》這些故事都具有畫面豐富、感情真摯以及單純的情景創作為主體,影響著每個小學生的成長,引導小學生未對社會有真正認識之前便從童話故事中了解到了善惡觀和真善美。
2.引導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童話世界里,一切事物都可以成為主角,像動物、植物、靜物等都可以成為故事的主人公,這樣的情節更可以吸引小學生的眼球,由此逐漸萌生學習的意識。童話故事中的文章以及話風更加幽默、形象,容易引起小學生語言的模仿,這樣長時間下來,便是使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加豐富多樣,對于以后的小學語文學習非常有幫助。
根據我對學校老師的教學形式進行觀察,發現童話教學中有三方面的不足。1.專業培養老師的學校,沒有開設童話文學的學習課程,導致大部分老師都沒有經過專業的童話文學訓練。老師對童話故事的結構、思路和審美等都沒有一定的認知,沒有辦法科學的引導小學生的童話學習,使童話教學失去了真正的意義。2.老師的童話閱讀量過少。許多老師對于童話的意識便是小孩子讀的書,沒有必要去學,這樣的意識便導致老師的童話閱讀量少,信息儲備不足,沒有辦法在童話教學中創新和融會貫通,無法給學生提供寬闊的童話視野。3.老師課堂主體太強,忽略了學生的情感發展。童話故事情景豐富,如果老師講解的太多,便失去了辨別真善美的意義,更使學生的情感無法正常的發展。
1.更新老師的童話文學意識
專業的知識儲備和專業的教學技能是一個優秀的小學語文老師必備的基礎條件,而教育發展的核心在于老師教學隊伍的專業素養。由此可知,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有效進行必須使小學語文老師的童話文學素養得到提升,使老師不斷更新自己童話文學素養的培訓學習,進而進行實踐。專業的童話文學素養可以從兩方面培訓老師。第一,需要在各種培養老師的學校設立專門的童話文學課程,使老師有學習童話課程的意識,繼而使老師能夠符合教學的標準。第二,便是對在職的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的語文老師進行培訓,使他們也同樣具備良好的童話知識儲備,以便于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童話教學引導。因此,對于在職或者正準備在職的老師來說,自身必須具備不斷學習的能力,使自己的教學形式和技能都能夠和小學生相符合。
2.激發小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培養小學生的創作才能
小學生的世界觀不同于成人,他們對世界有著自己獨特的幻想和想象,對于不同的事情有著自己獨特的認知,而這些和童話都是相符合的。童話善于將故事用夸張、擬人和比喻等手法描述出來,將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用豐富多彩的童話情節展示出來,讓學生在童話世界中盡情的享受,充斥和發展著自身的情懷。小學生是培養想象力和創作能力的黃金時期,通過童話教學可以很好的推動小學生想象力的發展,由此基礎上便會逐漸養成學生的創作才能。因此,老師要重視運用童話來引導學生的想象力,以此作為教學的任務,想方設法的培養學生深層次的想象力和創作力。這樣不僅對小學生以后的閱讀、寫作都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這也給學生的語言特點和健康人格的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結 語】
小學語文童話教學對于學生的學習、生活和人格的發展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師要多研究和了解童話故事,進而在了解的基礎上靈活引導學生的學習,使小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1】張學青.擦亮童話——對小學童話教材和童話教學的重新認識與思考【J】.人民教育,2011(Z1)
【2】許湘云.淺談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