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琳
(吉林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地勘院 吉林長春130021)
淺析礦產地質勘查理論及技術方法
■王琳琳
(吉林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地勘院 吉林長春130021)
在地質行業的發展過程中,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推進,對于礦產勘查方法的研究而逐漸實現找礦方法上的進步,不僅推動了地質礦產能源的進一步發展,而且可以實現國內能源工作的進一步發展,促進國家的經濟建設。本文探討了礦產地質勘查理論及技術方法。
礦產地質勘查理論技術方法
地質礦產勘查的方法和技術的提高,不僅可以提高地質礦產資源勘查的效率、推進地質行業的發展的同時,還可以帶動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和進步,在新形勢下,積極地對礦產的勘查工作開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1)合理規劃。在地質礦產施工中的勘查中,要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做到合理規劃。統籌規劃國內地勘事業發展、商業性地質勘查、公益性地質勘查、各規劃區的地質工作以及地方和中央地質勘查工作,充分發揮地質勘查的作用。
(2)合理布局。地質礦產勘查的重要原則就是合理布局。施工前,勘查部門要結合我國的地形地質,對我國資源分布的特點進行掌握,同時還要對實際開發的地質和礦產經濟價值進行考慮。要結合城鎮化格局、人口分布、國土利用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完成地質礦產勘查和找礦工作。對地質勘查工作區域的布局進行統籌規劃,從而實施引導商業性地質勘查工作。
(3)加強勘查技術。目前我國的勘查技術仍處于落后階段,阻礙了我國勘查工作的順利進行。隨著經濟和科技的迅猛發展,只有不斷加強勘查技術,才能確保地質礦產勘查的重大突破。在加強勘查技術的前提下,還要建立健全成礦理論體系,保障地質勘查技術的穩定發展,同時,培養大量的相關人才,建設一支專業素養高、有責任心和體系健全的勘查隊伍。
(4)用科技創新提高工作效率
地質勘查工作中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是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因此運用科技手段來提高地質勘查的工作效率也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在科技不斷發展進步的過程中,信息資源也成了人們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在地質勘查工作中融入了信息技術也有利于科技成果的創新,并且對于促進地質勘查體系的完善以及完善地質勘查成果也有著重要的作用。此外,信息化的發展也促進了地質勘查工作人員整體素質的提高,也為地質勘查技術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保證。
2.1物探技術和化探技術
物探技術就是地球物理勘查技術,其研究領域包括重力、電、放射性、磁感應、地震、地熱等方面,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在礦產地質勘查過程中應用物探技術有利于對非金屬礦產資源、有色金屬礦產等資源的勘查,還可以擴大礦產地質勘查的范圍。
2.2遙感技術
遙感技術是一種非常先進的技術,同時在利用這種技術的時候能夠更好的對找礦信息進行綜合的評價,同時在找礦效果方面也能起到更加快速的效果。遙感技術可以將地質組分分布情況高效提取。遙感技術在地質勘查工作中,能全面的分析地質資料信息,辨識出成礦有利的區域,有針對性地進行礦產地質勘探。遙感技術應用依賴廣泛的測繪工作,以獲取地質背景信息、相關的礦物礦化信息。在獲得礦物蝕變波譜特征的基礎上,地質工作者應對照勘查區域內礦石或礦化帶露頭較好的地區,尋找潛在礦產資源的賦存區域。利用遙感技術識別并獲取潛在成礦區域的信息,同時利用環形或線環形構造原理,可以更快地發現成礦區。在金屬礦產勘查及預測方面,遙感已從線性影像和單一構造的航片解譯,發展為針對目標礦種潛在成礦區域優化識別、多元綜合信息和綜合地學圖像信息處理、礦石波譜特征和礦化蝕變等多方面應用。
2.3地球物理探礦
地球物理探礦又被稱為物探。物探是以礦石和巖石的電性、磁性、放射性、彈性、密度等物理性質差異為基礎,使用不同物理方法以及儀器探測天然和人工地球物理場變化,并通過分析和研究獲得的物探方面的資料,來推斷解釋相關地質構造以及礦產分布的情況。物探方法與地質方法有本質的區別。它不直接研究礦物、巖石或者礦石;物探研究的是地球物理場以及一些物理現象。地電場、地磁場、放射性場等都是物探的研究范疇。通過對場的研究可以了解區域地質構造以及產狀。物探方法的使用前提是物性屬性的差異,這些差異要表現在被調查的地質體和周圍地質體間要有某些物理性質上的差異。其次,被調查地質體要有一定規模和合適的深度,以確保用現有技術手段能夠發現它引起的異常。最后是能夠區分異常,從干擾因素異常中區分出被調查地質體需要被研究的異常(如基性巖和磁鐵礦都引起航磁的異常等)。目前主流的物探方法包括重力勘探、電法勘探、磁法勘探、放射性物探和地震勘探等。依據工作的不同空間,可分為地面物探、海洋物探、航空物探和鉆井物探等。在覆蓋地區上物探可以一定程度彌補普查以及勘探工程技術的不足,補充進行地質填圖和綜合普查找礦。遙感遙測技術的新進展,為物探開辟了新途徑。
3.1地形以及工程測量方面
在地質礦產勘查和找礦中,通常會采用坐標系統配合基準點技術進行地理位置測定和其他的測量勘查工作。但由于我國地質條件和經濟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約,很多偏遠山區和經濟條件較為落后的地區沒有建立完善的坐標系統,這時,我們可以借助GPS系統測定當地的地理信息數據,再建立完善的坐標系統進行分析研究。
3.2地質填圖
加強地質填圖工作的精確性,充分結合當地地質條件,嚴格按照科學的比例尺進行操作,對于大比例尺填圖,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礦產勘查工作的開展,以及礦山建設的設計工作服務,因此對于比例尺的選擇應該側重于礦床的規模、形態和勘查階段作為依據材料。對于地質點的布置,也有一定的要求,地質點應該擺設在有特殊意義的區域,借助儀器繪制到圖中進行標注。此外,不可忽視一些具有特殊意義的地質現象,比如說薄礦層、標志層等,如果有必要,可以適當對其進行擴大表示。
綜上所述,在我國經濟和社會不斷發展的前提下,我國礦產資源的需求量也不斷上升,就目前資源使用情況來看,現有的礦產資源已經趨于枯竭,因此就需要使用地質礦產勘查和找礦技術,發現新的礦產資源。
[1]陳瑞芳.新時期地質礦產的勘查和找礦技術探析 [J].山東工業技術.2015(05).
[2]顧曉敏.地質勘查與找礦技術探析 [J].低碳世界.2015(01).
[3]于得龍,趙玉立.地質勘查與找礦技術探析 [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09).
[4]張苓,孫博昌.地質勘查與找礦技術探析 [J].科技與企業.2013(20).
P62[文獻碼]B
1000-405X(2016)-2-2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