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芳趙闖姓
(1青海省核工業地質局 青海西寧810008;2青海省第二測繪院 青海西寧810001)
數字地籍測繪在地籍調查中的應用略述
■劉玉芳1趙闖姓2
(1青海省核工業地質局 青海西寧810008;2青海省第二測繪院 青海西寧810001)
地籍調查是地籍管理中的一項基本管理內容,在實際的地籍調查過程中離不開現代測繪技術的輔助支撐。隨著計算機網絡信息時代的高速發展,近年來數字地籍測繪技術也不斷發展,數字化地籍管理已經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本文簡要介紹了數字地籍測繪技術,結合多年來的實踐工作經驗總結,指出了數字地籍測繪技術的應用優勢,著重分析了數字地籍測繪在地籍調查中的應用。
數字地籍測繪地籍調查應用
隨著現代化數字地籍測繪技術的不斷發展,有效地推動了我國地籍調查過程中的數字測繪與管理工作,有效地推動了數字地籍測繪技術的創新與變革,突破了傳統的地籍測繪方法在地籍調查中的束縛,不但極大地減輕了工作人員的調查任務負擔,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實際工作測量的效率,同時也提高了測繪結果的精度。
數字地籍測繪,指的是根據宗地權屬和實際界址點所處的具體位置,對一些建筑行業的房地產開發商在房產開發的過程中,精準地測算出建筑的具體地基使用面積,從而制定出適合比例尺的建筑平面圖,是一種政府相關部門對土地實現有效管理的一種手段。數字化地籍測量技術主要采用的是一種電子測量工具,即GPS接收機、計算機成圖軟件CASS和電子全站儀這三種主要的構成部分,并且每個部分都有它具體的特點和使用范圍。在實際的地籍調查過程中,對地籍測繪采用數字化的地籍測繪技術,可以實現對宗地的所屬權、宗地的土地面積計算、宗地的具體界址點位置的劃分、以及宗地周圍的一些附屬建筑物的基本信息情況等內容的詳細記錄,并且可以有效地實現對這些數據信息和內容的整理、保存和傳輸等,利用相關的測量軟件和測繪設備,對宗地實行全方位的測量,使其形成一個完整的統一管理體系。數字地籍測繪技術主要的輔助技術手段是計算機,利用計算機相關軟件完成對大量測繪調查數據的處理和分析,從而制定出實際需要和最終適合的測繪圖,在精準的參考數據獲取的基礎上,可以更加有效地實現對于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和使用,并且可以隨時調取所需要的并且有價值的參考信息。
數字地籍測繪技術在地籍調查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利用計算機軟件處理技術以及相應的模擬功能,使具體測繪過程中形成的地形和地貌特征,以及其他的地籍要素信息可以清晰地展現出來。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的地籍測繪產品中由多種符號標識、多個線條標注、利用文字備注和數字代表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突破了一些傳統的測繪過程中測繪結果通過紙質的圖紙方式保存的一些弊端,從而形成了一種在產品的使用、維護和更新方面都非常快捷的一種數字地籍信息產品,極大地滿足了使用者各項不同的使用需求。第一,數字地籍測繪過程完全實現了信息的自動化和智能化。通過利用相關的技術輔助手段,完成了地籍數據信息的采集和具體的情況錄入,完成了對實際測繪數據的自動化的處理和智能化的繪制,無需人工進行修改和處理,完全依靠計算機相關軟件的數字化信息生成,從而極大地降低實際的數據誤差,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人工測繪的技術難度。第二,數字地籍測繪過程極大地提高了實際測繪信息的準確性,降低了測繪數據所存在的誤差。由于傳統的測繪過程需要大量人工參與操作才能完成,包括圖紙的繪制效果也會受到制圖人共組經驗、繪圖習慣、繪圖方式、繪圖技術水平的影響而有所不同,因此往往會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誤差,導致實際的測繪數據效果的不同,而數字地籍測繪技術的應用,只需要客觀地在實際的地籍調查中準確地記錄所獲取的數據信息,利用計算機輔助技術完成對于這些數據的處理和分析,最后由計算機自動生成相應測繪圖,完全不會受到太多的主觀意識的影響,從而更加保證了數據客觀有效性。第三,數字地籍測繪技術的使用和操作更加便利,大大節省了人力資源。傳統的測繪數據的存儲和圖紙的保存都不是特別便利,在信息的提取和傳輸過程中也存在很大的難度,需要根據不同的使用需求進行不同比例尺的縮放處理等,操作起來比較困難。而使用數字地籍測繪技術卻可以同時打開多個信息處理窗口,在同一時間內進行不同數據信息的調取,徹底實現同步處理,并且使得數據信息的傳輸和不同使用者之間的信息共享更加的方便快捷。
3.1地籍平面的控制測量
地籍的平面控制測量主要包含了兩個不同的方面,即基本控制點的測量和地籍圖根控制點的測量。在實際的地籍測繪過程中,必須先要經過基本控制點測量的過程,再根據控制點、界址點以及地籍土圖所實際具有的精度和其他的基本要求,按照具體的測量原則和測量精度要求完成各種不同的作業內容,如測量過程設計、實踐測量觀察、測繪數據處理等。首先,在地籍控制測量中必須滿足四個基本的要求,即一定要精心設計整個過程,要從高到低合理進行,布網的控制一定要采取的分層的形式來進行,實施的過程一定要嚴密進行。通常情況下對于地籍圖的比例尺應該控制在1:500—1:2000的范圍之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界址點的地籍要素的精度,保證圖面地籍要素的精度,保證平面控制點的點位精度,確保地籍元素之間的誤差可以被降到最低。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基本控制點和圖根控制點的實際密度一定要足夠,以更好地保證細部的測量要求。其次,在布網的精度上一定要滿足界址點實際坐標的精度,在密度方面要充分滿足整個地籍測量區的測量要求,砸在點位的埋設方面一定充分考慮到地籍測繪管理的具體要求,在等級設定方面,大致可以分為二、三、四等三角網或者是一二級小三角。總之,一定要根據實際的地籍調查范圍大小來合理布置控制網。最后,在完成了相應控制點的的布置后,一定就要利用三角測量方法、導線測量方法和其他交會測量方法,綜合利用合理布設控制點。在一些測量范圍比較狹小、作業困難的地區范圍內,可以合理進行加密控制點的,對于圖根導線的全長控制在1.5km之內,12條支導線,二級全長控制在1km之內,3條支導線。
3.2外業數據采集
根據地籍調查的具體情況,采用GPS—RTK技術可以實現對宗地權屬、界址點的選擇以及其他建筑物的地籍要素的數據信息采集。可以合理建設GPS基準站,利用1+2的作業模式,運用接收機進行測量并且每隔3秒種的時間就進行一次單元信息的情況記錄。在RTK方式出現后可以等待GPS穩定(大約需要20分鐘)之后再開始進行測量,以確保將實際的誤差能夠降到最低。通常情況下可以采用如下的作業過程,首先,可以選擇科學合理的坐標系,可以采用1980西安坐標系的主要標準。其次,需要合理設置投影的具體參數。可以在所選坐標的中央子午線的基礎上,將實際投影比例尺設置為1,將其他兩個常數值分別設為0和500000。再次,可以求出具體的轉換參數,在每個測量區域范圍之內合理選擇控制點進行數據采集,合理實現參數轉換。
3.3地籍平面圖
地籍平面圖的繪制內容不但包含了數學基礎,同時也包含了地籍上土地的相關利用要素。可以利用數學坐標軸的相關計算原則,在地籍測量過程中所形成的平面圖的上面合理建立合適的坐標軸,并且要將實際調查中所獲取的一些測繪數據準確地在坐標中標注出來,同時也需要將一些基本的關乎地籍的地形、地貌、土壤等方方面面的要素都清晰地進行分析和測量,精準地計算出實際地籍圖的實際測量面積,綜合各方面的綜合測量數據信息,完成最后的計算和統計,從而得到最終完整的地籍調查的信息內容,從而實現對于地籍的科學管理。
綜上所述,數字地籍測繪在地籍調查應用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不但詳細地記錄了宗地的基本信息,同時也有效地記錄了宗地附屬物的一些基本信息,不但極大地實現了土地所具有的經濟價值,而且也充分保護了宗地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同時也為相關部門制定科學的經濟政策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它極大地提高了測量的精度以及測量的效率,同時也極大地降低了地籍測量中的測繪數據的偏差。數字測繪技術的不斷改進,充分展現了其在地籍調查中的巨大優勢,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我國在地籍調查中測量水平。
[1]孫維才.淺談地籍測量在城鎮地籍調查中的運用 [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3:125.
[2]劉俊雷,劉英杰.數字測圖技術在地籍調查中的應用 [J].中國地產市場,2013,07:71-73.
[3]趙惠.數字地籍測繪在城鎮地籍調查中的應用 [J].城市建筑,2013,14:136.
[4]周宇鋒.探析數字地籍測繪在地籍調查中的應用 [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30:147.
[5]王靜.淺談數字地籍測繪在地籍調查中的應用 [J].民營科技,2015,02:36.
[6]胡俊,王梁,文敬,施鳳翔.數字化技術在城鎮地籍調查中的應用研究 [J].現代測繪, 2012,01:45-47.
P271[文獻碼]B
1000-405X(2016)-2-179-2
劉玉芳(1977~),女,本科,畢業于西安科技大學測繪工程專業,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土地整理與地籍測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