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響水中學 劉 玲
讓文學作品的情感撥動學生心弦
江蘇省響水中學 劉 玲
【摘 要】
【關鍵詞】
高中語文 文學作品 情感 教學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指出:“高中語文任務是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進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與文學素養”。對于文學作品閱讀,我們必須抓住情感這個線索來調動學生的內心感悟。要實現主動的閱讀與感悟,就要充分調動情感這個因素,才能撥動學生的心弦,才能催化內心的情感體驗。因此,在鑒賞散文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的調動情感因素。
我國古代批評家鐘嶸在《詩品序》中說:“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文學作品是情感的結晶,在作者內心不平的產物。如散文不像詩歌那樣的精煉,但在字里行間無不是作者感情的宣泄。我們知道,散文的構思雖然帶著一定的偶然性,但它仍然是作者對現實事物深思熟慮的結果。所以,在鑒賞散文時我們需要引導學生來捕捉文章中的動情點,深刻的體會散文中蘊含作者的情感。這樣,才能感受到散文的語言美、結構美、情感美。作家是生活的發現者,自然界中平凡的事物在他們的筆下,都變得讓人難忘、令人深思。例如:散文《荷塘月色》中反出作者在當時內心的苦悶與彷徨。在閱讀過程中要捕捉作者的情感,那就是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卻又不能超脫的情感。因此,通過描寫寧靜的荷塘、荷花、荷葉、月光,把感情寄托其中。從對課文第四、五段的品讀中捕捉到作者那淡淡的喜悅與淡淡的哀愁這樣復雜的情感。這樣,我們就領略到這種的情感。從而更加感受到文章中所蘊含的深意。
語文課堂是靈動的,因為語文是最有人情味的學科。每篇課文都充滿了作者的情感,沒有那篇課文是毫無理智的抒情。所以,在教學設計中要突出語文老師的指導。否則,容易出現情感泛濫的現象發生。只有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才能正確的認識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例如:人物傳記題材作品《廉頗藺相列傳》中的藺相如“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的明智、陶淵明的隱逸情懷、歸有光在《項脊軒志》中把自己隱居民間世俗中,不愿意進入渾濁的官場。他不是離家,而是隱居家中掛念親情。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在不同時代與不同歷史條件下這些情感內容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懷。因此,教師要精心的疏導。以理引情才能正確理解作者的情感,才能正確判斷散文中蘊含的情感。有些散文中作者的情感顯得更加理智,更加激憤。這更需要我們理性的理解,同時把這種情感加以生化使之成為一種力量。例如:在教學魯迅的《記念劉和珍君》時,感受魯迅先生對劉和珍君的哀悼之情。同時,也深刻體會到作者對北洋軍閥政府殺戮愛國青年滔天罪行的憤怒之情。
著名的文學家高爾基說:“情節的發展史就是人物性格的發展史。”文學作品中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凸顯人物形象過程中總包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學中要緊緊抓住形象并截取典型意義事件來剖析情感。尤其在古代傳記類文學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十分的鮮明,在作者自己的人生體驗的結果。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來分析人物形象,進而剖析其中的情感。例如:在教學《屈原列傳》時,通過對屈原生平事跡與政治上的悲慘遭遇,表現了屈原的剛直不阿與愛國主義情懷。贊頌了屈原的品格正直,以及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這樣,屈原的人物形象就變得高大了。我們無不為之高尚的品格所折服,同時產生了與作者司馬遷同樣的情感。在學習《廉頗藺相如列傳》時,文中突出的表現了藺相如的勇敢、機智,以及以國家為重的高貴品質。同時,也歌頌了廉頗勇于改過的精神。通過凸顯這些人物形象,讓我們切實體驗了文中人物的情感,這對理解課文起到一定的幫助。因此,把握人物形象有利于深入的剖析文本。更有利于我們感受文學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從而使文本的整體感知更加精準,有利于加深對作品主旨的理解。
通過體驗文學作品的情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審美能力,進而豐富學生的素養。文學作品中美好的情感首先來源于作家的審美,來源于作者對美好事物的理想與追求。因此,在文學作品閱讀中應該通過鑒賞來體驗其中的情感。例如:在學習《長亭送別》這篇課文時,這篇課文不僅曲辭優美,但其中的蘊含的情感是作者為了實現對美好愛情與婚姻的追求。這是作者最根本的審美理想,需要我們在閱讀鑒賞中體驗這種情感。在作品《竇娥冤》中,通過感天慟地竇娥冤表述,同樣是對黑暗社會的抨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竇娥身上也同樣集中了與王實甫一樣的審美理想。在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中,愛與哀愁總是貫穿在作家的創作中,《長亭送別》中的張生與鶯鶯,《雷雨》中的周樸園與魯侍萍,無不通過愛恨情仇來深化主題的。因此,高中語文教學的責任之一就是要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掌握文學作品表達情感的規律。這樣,在鑒賞文學作品時才能做到深入淺出,適時遷移、觸類旁通。
總之,散文是作者情感體驗的結果。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只有通過閱讀,才能捕捉其中的情感;只有情動人心,才能與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因此,只有調動情感因素才能提高學生的散文閱讀與鑒賞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讀懂散文,進而深化散文的主旨。
【參考文獻】
【1】楊茂林.淺談高中語文教學的情感教育【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03)
【2】王琦.淺析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新課程學習,2013(02)
【3】王秀娟.關于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問題【J】.新課程(教研版),2014(09)
散文是情感的結晶。高中語文教材中選編了大量的名家名篇,這些名篇情動人心,無時不在撥動著學生的心弦。文章圍繞捕捉情感,領略情感;精心疏導,以理引情;凸顯人物,剖析情感;閱讀鑒賞,體驗情感四個方面闡述如何觸摸與感悟作者的情感,旨在提高散文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