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陽區回龍中心小學 鄒雨萍
低年級學生閱讀能力培養之我見
福建省建陽區回龍中心小學 鄒雨萍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要全方位提升孩子語文素養的關鍵就在于閱讀,小學階段是閱讀的最佳時期,而低年級更是閱讀的啟蒙階段。筆者認為,閱讀能力培養要從低年級入手,應該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教會閱讀方法,培養良好閱讀習慣,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讓他們在閱讀中提升自我,進而在閱讀中成長。
興趣可以引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小學教材所收錄的課文接近現代生活,體裁多樣,特別是低年級的課文,大多是聲情并茂,富有童真童趣的,深受孩子們喜愛,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營造民主的課堂氣氛。建立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以此消除孩子的緊張情緒,激起他們的求知欲望。進而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其次,激發學生主動融入閱讀教學的熱情。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對于直觀事物特別感興趣,他們喜歡用各種活動來閱讀課文,如:畫一畫、唱一唱、演一演等。我充分利用課文體裁的多樣性來設計一些游戲活動,把畫一畫、唱一唱、演一演等多樣活動形式引進課堂,使孩子體驗閱讀的樂趣。如: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課時,我讓學生用畫表情的方式體會課文角色的心情。學生畫出了小壁虎丟尾巴,借不到尾巴,發現自己長出了一條新尾巴,讓學生體會到小壁虎高興的心情,再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時就水到渠成了,而且畫表情的過程充滿了樂趣,寥寥幾筆簡筆畫把語文課激活了,把孩子們的朗讀興趣激活了。
其三是吸引孩子們主動參與到學習中。適合表演的課文可以讓他們演一演、讀一讀,如:《美麗的小路》《棉花姑娘》等課文。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鄧小平爺爺植樹》一課中,“一個樹坑挖好了,鄧爺爺挑選了一棵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又揮鍬填了幾鍬土。他站在幾步之外仔細看看,覺得不很直,連聲說:“不行,不行!又上前把樹苗扶正。”這樣一段文字,如果演一演,讀一讀,孩子們會演得很生動,讀得很投入,語氣也很逼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睂W生有了讀書的興趣,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學會讀書,讓學生初步掌握精讀、略讀和瀏覽三種讀法。其中精讀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讓學生掌握讀書的方法,在閱讀時做到口到、眼到、心到,要根據不同體裁的文章,不同的學習階段,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如在教學《小熊住山洞》一課時,我就采用了以讀代講、以讀促思,在讀書中感悟的方法。首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想一想:小熊一家為什么沒有砍樹造房子?然后,讓學生自由討論小熊一家沒有砍樹的原因,在討論原因中我隨時解釋課文中難以理解的詞語,最后,讓學生自由發言,闡明小熊一家沒有砍樹造房子的原因。這樣在讀中進行思維訓練,做到由讀到思,由思到學,由學到深化。學生的思維異?;钴S,他們掌握了學習方法,最終達到提高閱讀能力的目的。
低年級的孩子以口頭表達為主,只有進入到書面閱讀之后,才由具體直觀的現實狀態逐步向抽象的文字符號過度。所以,在閱讀教學的初步階段,應該強化孩子對文字符號的認讀。
1.做好整體感知。從掃除文字障礙,把文章讀通、讀連貫入手,讓學生從整體感知課文,獲得初步感知。教材課后練習設計的第一題一般都是“朗讀課文或背誦課文”。如《兩只鳥蛋》《荷葉圓圓》等課后的作業就是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這就要求我們留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努力把課文讀正確、連貫并讀出感情,讓抽象的文字符號轉換成有聲的語言信息。這既是感受書面語言信息的過程,也是在規范書面語言,使之在不知不覺中同化書面語言,從而提高閱讀能力。
2.加強朗讀訓練。學生學習語言的過程是語感經驗不斷積累的過程。而這一過程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朗讀,讓學生在讀書過程中獲得獨特的體驗和感受。新教材至始至終把朗讀放在突出的位置,十分重視對課文材料的感悟。因此,我們必須重視指導學生的朗讀,把讀書的權力還給他們??梢龑W生采取形式多樣的形式,比如:個人讀、分組讀、分角色讀、自由讀、競賽讀等,讓他們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自由選擇聽眾,自由選擇朗讀方式。不僅如此,教師還要教給學生有效的讀書方法,讓他們入情入境,達到熟讀成誦,在閱讀實踐中學會讀書。
3.加深情感體驗?!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邊讀邊想,通過眼看、口誦、耳聞,把故事中的人、事、景象等有機結合起來,讓頭腦活動起來。由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如:教學《烏鴉喝水》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讀邊思考:烏鴉想出了什么辦法,收到了怎樣的效果呢?再讓學生互相討論交流閱讀感受,讓他們自由發表不同的見解,最后,讓學生在朗讀中,感知烏鴉喝水的變化過程。由于個性的不同,學生會想出許多不同的辦法,這時只要沒有大的錯誤,教師都應該給予鼓勵和肯定。這樣做,不僅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豐富了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也培養了語感。
總之,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應該立足于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從激發閱讀興趣入手,讓學生學會閱讀方法,學會體驗情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只要把聽、說、讀、寫、思、畫等有機結合,互相滲透,就會相得益彰,進而有效地提高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