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朝陽村第一學校 薛 勤
強化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效果策略談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朝陽村第一學校 薛 勤
【摘 要】
【關鍵詞】
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效果 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板塊一直以來都是教師的教學難點,很多教師面臨無法提升作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難題,也直接導致學生較弱的作文基礎,影響了學生以后的學習與生活。強化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應該成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攻克的教學難題。
由于小學生處于初級學習階段,學習基礎薄弱,學習能力不強,對語文作文學習興趣不高,無法結合生活實際,將所見所聞所感于筆墨間抒發,作文也就缺乏了真情實感。因此,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寫作興趣入手,充分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以文字、圖片、音像、游戲等形式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比如一幅生動形象的漫畫、激動人心的場面都可以展開簡單的寫作訓練,以實現提高學生寫作興趣的目的。小學生涉及很多低段寫話的任務,教師可以將其與音樂聯系起來,如為學生播放《梁祝》的音樂,讓大家自由發揮想象,形成羽化蝴蝶的畫面感,進而展開寫作。再比如,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我的苦惱》題材的寫作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組隊分別探討自身的煩惱,也可以從自我煩惱挖掘出發,如從小患上近視,給生活學習帶來諸多不便,因而覺得非常苦惱等。由溝通展開,在交流探討中不斷挖掘學生的作文學習興趣與潛力,調動自覺主動性,從而確保學生以最佳狀態投入到寫作中。
2.1通過觀察積累素材
在新課標中指出,學生需要養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以觀察的眼光積累素材。在學生觀察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適當的引導,帶領學生認識事物,了解事物。比如針對低段寫話的任務,教師首先應該讓學生自行觀察圖片或漫畫,學生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用口述形式進行表達,教師實時點評與糾正,并提示學生沒有發現的細節,展開有效交流與探討后,學生通過觀察能力的提升,將所見所感描述于文字寫作中。
2.2投入自然積累素材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生活閱歷與經驗不足,教師應該拓寬寫作的空間,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以參與的形式對所見所感進行描繪。比如春天,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外出郊游,并要求在指導下完成全過程的寫作,秋天帶領學生走進農田果園,觀察農民伯伯忙碌收割收獲的背影,于景于人于情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一年四季的大自然為學生呈現的是不同的美景與特色,這就要求教師充分發揮統籌與指導的作用,善于發現素材,積累素材,提高學生寫作效率,強化體驗,拓寬范圍。
2.3參與活動積累素材
小學語文作文課堂上的各種活動與游戲設置,也是教師進行指導性寫作的情境創設。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如果文章是溪水,那么生活就是源泉,永不枯竭。教師可以引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趣味活動帶入課堂,開展活動,引入更多的生活元素,讓學生投入情感,且貼近生活。比如,在母親節或父親節來臨之際,教師為學生布置任務,回家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再以寫作的方式抒發親情。還可以利用學校校運會、“獻愛心”活動等活動資源,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積累寫作素材,并通過抒發與表達提高寫作水平。
2.4廣泛閱讀積累素材
小學生由于生活閱歷較淺,僅靠課堂閱讀無法拓寬眼界,開拓視野,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讀多看,厚積薄發,在針對各種課外雜志或文學作品的閱讀中,將名言警句、代表事例、精彩語句記錄下來進行背誦,存儲于大腦中,構建自身的寫作素材積累與語言應用框架,為其他的作文寫作打下基礎。同時,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開展各種閱讀性的故事會或新書介紹會,讓學生在探討與對話中交流經驗,推薦好書,實現共同進步。
小學生作文寫作的總體要求不高,適應小學生的作文基礎水平,但正是由于處于語文作文學習的基礎階段,教師更應該為學生寫作打好基礎,指導學生全面的寫作方法,并要求學生在課外的閱讀活動與隨筆中融會貫通,運用自如。小學生主要掌握的寫作方法包括人物描寫、景物描寫、事件描寫,在審題完成以后要把握習作的重點以及引用的范圍,在腦海中形成大致的提綱。此外,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學習各種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夸張等,讓學生在作文應用中更為純熟,為作品井上添花。
魯迅先生曾經勸勉學生,寫作要多看多練,才能形成自我方法與風格。新課標也指出,小學生低年級要學會寫話造句,高年級則要求習作。教師要在學生的多練多學過程中加強指導,例如在學習《第一朵杏花》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分析,研究作者采用的寫作方式描繪事物與表達情感,隨后將指導重點與要求投放到寫作教學上,要求學生以《我喜歡的花》為題,抓住具體事物的特點,由仿寫、練寫一直延伸至創新寫作,全面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學習能力與寫作水平。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一直以來是教師的難題,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與水平是新課標的重點任務,小學語文教師要以切身學習經驗正確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抒發情感,拓寬想象力發展空間,鼓勵學生對周邊事和人多觀察與思考,強化練筆與表達,教師從旁引導,正確指導,公正講評,真正將指導策略融于一體,學以致用,才能實現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鄭煥琴.農村小學作文教學如何走出困境【J】.現代交際,2016(08)
【2】王杰.小學作文教學應該有序可循【J】.教育革新,2010(01)
【3】柳力瑋.淺談小學作文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J】.教育革新,2009(11)
【4】黃朝瓊.情感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作用【J】.德陽教育學院學報,2004(02)
【5】傅洪琴.對新課改背景下小學作文教學的研究【J】.快樂閱讀,2015(20)
自素質教育提倡以來,我國對中小學的教育就更為重視,尤其是現在社會,人與人之間更趨向于書面化的交流方式,書面語言逐漸成為我們認識世界、表達自我的新方式。這便要求我們從小就要適應和學習用書面化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觀念和認識,而提高我們這種能力的最好手段便是寫作,所以在小學教育中,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是相當重要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一個很難的問題。而對于小學作文,學生的知識面比較窄,所以起步問題是一個關鍵。本文就此探討了強化小學作文教學指導效果的相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