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宇鵬
(新疆地質調查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00)
淺析地質找礦中的物化探技術
■魏宇鵬
(新疆地質調查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00)
近年來,地質找礦的物化探技術得到有效的研究。在地質找礦中物化探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物化探技術的應用能夠更加準確地獲取目標區域范圍內的礦產信息,為礦產的開發提供詳細的信息支持。研究物化探技術在礦產探測中的應用,能夠為我國更好地開發礦產資源提供有效的保障。
地質找礦 物化探技術
在我國礦產資源種類豐富,但是開發難度較大,總體來說我國仍然處于資源緊缺的狀態。但是,我國主要的經濟來源離不開采礦業的發展,所以如何提高在地質中找礦開礦的質量和效率,對于我國經濟發展來說非常重要。目前,我國的采礦業仍然面臨著非常大的困難,復雜的地質環境和有限的技術設備,使我國采礦業的發展十分緩慢。不同的地質環境有不同的物化特征,在地質找礦中可以利用這些不同的物化特征進行探測,達到最理想的勘探效果。物化探技術能夠對地質的物理和化學性質進行勘探,在探測的過程中根據礦產資源的重力、地表溫度、放射情況、地磁吸引力等因素進行勘探,能夠準確地探測出礦產資源存在的具體區域,為在地質找礦中縮短很多時間,目前已經得到了普遍的應用。物化探技術主要應用在有色金屬礦、非金屬礦、黑色金屬礦的勘探中,由于不同的礦產有不同的特性,所以選擇的技術也不同。根據采礦業多年的經驗積累,對于非金屬礦的勘探一般采用物探技術,而對于金屬礦的勘探一般采用化探技術。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對地下礦產的種類是未知的,所以一般將兩者技術結合起來,就是物化探技術。
找礦是最基礎的工作,同時也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而且對于整個礦業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在復雜的地質環境中找礦需要非常謹慎,并且嚴格按照既定的原則進行。否則找礦的難度會增大,并且很可能會帶來人力、物力、財力的耗費,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以下列舉幾項在地質找礦中物化探技術的應用原則:
2.1 確定區域,面中求點確定區域
面中求點的原則是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得來的。在自然環境中進行找礦,面積非常廣闊,要找到礦產需要耗費很多的時間,所以采用確定區域,面中求點的原則能夠減小尋找的區域,縮短時間。根據相關資料記載,1950~1980年之間,找礦人員根據對存在放射、磁力異常的區域進行勘探來找礦,并且成功找到了大量的金礦、鐵礦、鈾礦等。其中80%左右的鐵礦是利用磁力異常發現的,90%以上的鈾礦是利用放射異常或者伽瑪能譜發現的。在1980年之后,利用地質化學探測異常發現了大量的金礦。此外根據重力異常能夠找到鹽礦,但是這種方式只能為找礦提供幫助,不能直接確定礦產的具體位置。利用重力異常的方式還能對整個礦產資源周圍的地質構造、巖層結構等進行分析測量。所以,采用確定區域,面中求點的原則可以有效地縮小找礦的區域,縮短找礦的時間。
2.2 由礦找礦
攻深找盲在我國采礦的過程中,很多礦產資源的發現是在同一區域開采另一種礦產的時候發現的。我國內蒙古白云鄂博、四川攀枝花、河北邯鄲、湖北大冶等鐵礦業的發展越來越快,采礦規模也越來越大,就是由于利用物化探技術找礦時,在已找到的礦產開采完之后再次發現的。由礦找礦的方法在我國應用也較為廣泛,一般是通過當地群眾的反映和地質勘探的方式來發現新的礦產區域。但是,由礦找礦首先需要利用物化探技術對區域內的地質環境進行勘探,獲得相關的信息之后才能進行,沒有相關信息作為依據的話,找礦很難開展。
2.3 物化探工作應貫穿于整個找礦過程
在整個找礦的過程中,物化探技術的應用都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例如,在預查過程中,物化探技術的應用有利于尋找礦產;在普查過程中,物化探技術有利于勘探整個礦點的礦量以及分布范圍等;在普查之后,物化探技術的應用能夠節省整個找礦過程的人力、物力、財力,并且能夠節省大量的時間。在我國陜西三岔銅硐山鉛鋅礦的勘探過程中,由于當時物化探技術還未應用于找礦,自1959~1991年的32年時間里,鉛鋅礦的總量由20多萬t到110多萬t,最后發現其礦產儲量遠不止110多萬t,其礦床長達700m。由于當時技術落后,不能準確地對礦產總量進行探測,極大地延長了整個采礦時間。在這30多年的過程中,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帶來了很大的損失。如果當時物化探技術的應用以及普及,該礦區的勘探時間可以大大地縮短。
2.4 直接、間接找礦并舉
由于復雜的地質環境,許多找礦技術的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直接找礦的方法有時候是行不通的,所以需要利用間接找礦的方法輔助進行。例如尋找金屬礦和非金屬礦,在礦業發展的初期一般都是采用直接找礦的方式,但是自從1950年以后,間接找礦的方法逐漸被礦業所接受。1954年,我國云南個舊錫礦在礦區利用重力、磁力異常的方法直接找礦,并沒有獲得較好的效果,但在1962年,利用大極距電測深的方法發現了隱伏接觸帶,并且根據相關的資料以及已有的信息,最終找到了大型接觸帶型錫多金屬礦。間接找礦和直接找礦并舉方式的應用為找礦提供了很多方便。
3.1 從已知到未知在遇到重力、磁力等異常情況時
首先應該仔細地對自身的異常情況進行分析,然后再與附近區域的地質情況進行比較,最終判斷出異常情況出現的原因,這樣才能更好地發現和找到礦產的位置。但在找礦過程中,往往存在著許多未知因素,即使屬于同樣的礦種,礦產的分布情況以及結構種類都大不相同,并且還有可能再發現其他礦種。所以,在找礦過程中需要具有極強的開拓精神,并且還應該時刻注意新礦床的出現。
3.2 把握好成礦地質條件的復雜性
由于地質條件具有非常復雜的特性,所以當地質環境出現異常情況時,應該把握好成礦地質條件的復雜性,對于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進行列舉分析,然后排除掉不成立的情況,這樣才能準確有效地對異常情況發生的原因作出結論,才能利用已有的相關資料結合該異常情況更快更有效地找到礦產的位置。通過長期的采礦經驗總結,由于地質條件的復雜性,有很多潛在因素會對物化探技術在應用時產生干擾作用,例如黃鐵礦化、盲礦等,所以在利用物化探找礦時應多注意這些因素。
我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礦業的支持,而地質找礦是礦業發展的最基礎階段。只有將地質找礦技術不斷完善,才能更好更快地發現新的礦區。但是由于地質條件的復雜性,在找礦過程中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采用最佳的找礦技術組合,才能更加有效地開展找礦工作,促進我國礦業不斷發展。
[1]楊成德.地質找礦中的物化探技術研究 [J].科技傳播,2012(12).
[2]呂根息.關于地質找礦中的物化探技術的研究 [J].低碳世界,2013(12).
[3]王曉琳,夏爽.金屬礦床深部找礦中的地質研究 [J].科技傳播,2013(07).
F416.1[文獻碼]B
1000-405X(2016)-5-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