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柯橋區老年大學柯橋分校 顧淑娟
社區下訂單 學校配菜單政府來買單
——柯橋區實現文化養老進社區的做法
□紹興市柯橋區老年大學柯橋分校 顧淑娟
紹興市柯橋區柯橋街道,作為區政府所在地,經濟發展平穩,社會文明和諧,百姓生活幸福,但養老形勢非常嚴峻。截至2014年底, 60周歲以上人口8600人,占總人口的16%。柯橋城區的大部分老年人,都是由“被征地農民”轉化而來,他們的物質生活已得到保障,但文化素質普遍不高。在這樣的形勢下,如何整合各方資源,為他們搭建更多的文化活動平臺和重要陣地,就顯得尤為重要。
針對柯橋街道的現狀,柯橋成校提出“文化養老進社區”的方案,讓“文化養老”工作實實在在地深入基層、社區、樓宇、家庭,讓“文化養老”的理念滲透人心,讓每個老年人都能享受到“文化養老”帶來的精神愉悅。
在街道黨工委的重視和關懷下,成立了“文化養老工程進社區”領導小組,街道分管領導任組長,社區教育分院校長任副組長,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統籌此項工作。制訂出臺試點工作方案,召開試點工作專題會議,部署落實具體任務,確定百福園、育才和港越社區為第一批試點單位。柯橋成校和社區各派專人負責此項工程的具體工作。
“文化養老工程進社區”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多方聯手,凝聚合力,讓“文化養老”不斷深入社區、深入家庭,使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享受實實在在的“文化養老”果實。柯橋老年學校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和團區委、區老齡辦、區文廣局等聯合,挖掘政府和社會組織現有資源。有效利用區老年電大培訓網絡和紹興市網上老年大學,發展空中教學,克服場地、教材的局限,促使教學遍布街道、社區乃至家庭,擴大教育覆蓋面。老年人借助網絡,足不出戶便能免費學習各類課程。新媒體的應用,使文化養老深入到柯橋街道的每個角落,成為推進文化養老進社區一個嶄新平臺。
按照“因地制宜、打造亮點”的理念,充分挖掘社區文化特色,培育“一社一品”文化養老品牌。2014年,“文化養老進社區”在育才、百福園、港越三個社區試點,這三個社區在“文化養老”方面均創出了各自品牌。育才社區已成立由老年大學骨干學員組成的合唱隊,每周定期開展活動,吸引了居民參與。港越社區也成立了“陳長根剪紙工作室”,只要有居民愿意學,他就免費教。百福園社區的“戲迷俱樂部”是遠近聞名,成員多為老年大學學員。
越來越多的社區加入到試點隊伍中,他們根據自身優勢,不斷加強文化團體建設,積極幫助各社區(居)建立舞蹈、越劇、書畫、國學等各類老年人文藝團隊,鼓勵老年人加入適合自己興趣愛好、發揮特長的社團組織,積極參與各級各類重大活動演出,打造各自“文化養老”特色項目和品牌。2016年,29個社區(居)基本達到“有陣地、有活動、有品牌、有特色”。
1.“志愿者講師團”進社區
依托老年大學陣地,成立以老年大學骨干學員為主要成員的志愿者講師團,把那些有一技之長又熱心為老年人服務的學員吸收到“文化養老”志愿者講師團中,構建起一支樸實但精湛的優秀師資隊伍。來自歌詠班的章心農、書法班的馬柏齡、剪紙班的陳長根等優秀學員,根據老年人的特點,結合所學特長,形成獨特的講課風格,深受老年學員的歡迎。
2.“文化活動”進社區
柯橋分校主動搭建平臺,發揮教育優勢、輻射優勢,積極組織學員走向社會,參加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展示老年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傳遞社會正能量。2015年4月,在明珠廣場舉行“春日晚晴,時尚銀齡”專場文藝演出,學員們精彩的表演受到領導和觀眾的一致好評;由二胡班和戲曲表演班8位學員組建的“飛花藝苑”藝術隊多次參加送戲下鄉活動,深受好評。老年大學將校園文化與社區文明創建宣傳活動相結合,形成一個個社會文化亮點,引領更多的社會中老年人一同加入“文化養老”的隊伍中。
3.“系列教材”進社區
在教材建設方面,為避免盲目低水平的重復勞動,依托區老年大學和柯橋分校,有針對性地組織老年教育師資隊伍,集中優勢,分類分層次編寫“文化養老進社區”系列教程,將教育的政治性、知識性、趣味性、適用性有機結合起來。配備教學課件,以滿足老年教學的需要,確保文化養老進社區的質量。
4.“親情服務”進社區
成立“親情服務”志愿者服務團,深入社區、樓宇、家庭,廣泛摸排各社區的老年人實際情況,并通過志愿者結對的方式,定時、定點、定員對老年人進行人性化、親情化、溫馨化的心理疏導,搭建一個心理交流的平臺,并建立跟蹤服務,使更多老年人都能加入“文化養老”的時尚潮流中。
柯橋成校充分發揮在社區教育指導中心的優勢,采取“三單制”培訓模式開展“文化養老工程進社區”活動,即“社區下訂單,學校配菜單,政府來買單”。社區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根據各自現狀和資源,開設滿足社區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受老年人歡迎的課程;成校根據社區訂單精心配出菜單,并根據菜單為老年人開展實實在在的培訓,真正使他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文化大餐。通過這種三單制的培訓模式,充分發揮社區和學校的最大合力,整合了需求、培訓、管理三方資源,增強了培訓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2015年9月,柯橋街道在蠡園成立居家養老指導中心“頤養園”,這里設施齊全,配套完備,將成為柯橋老年人學習、休閑、娛樂、保健的綜合性多功能活動中心。“頤養園”每周都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老年文體娛樂活動,并根據老年人的需要定期組織志愿者為他們提供多種形式的義務服務。柯橋分校老年大學一些修身養性類的課程,如書法、繪畫、剪紙、攝影等也將定期在這里開展活動。
柯橋區老年大學柯橋分校,成立短短四年來,已發展成為單季開設10個專業、16個教學班、在讀近500人的規模。2013年5月,浙江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委老干部局局長王文序來校調研時,稱贊學校的“文化養老”工作很有借鑒意義。2013年12月,中組部老干部局副巡視員趙慶一行專程來校調研“文化養老”工作,對學校聯合教體局、街道黨工委及社區共同開展老年教育及“文化養老”的模式給予了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