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帥
(遼寧標普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遼寧 沈陽 110000)
環境空氣監測的全程序質量控制
■朱帥
(遼寧標普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遼寧沈陽110000)
筆者認為要保證環境空氣監測質量,就必須加強環境空氣監測質量控制工作的程序化,以及全方位的管理。為此本文對環境空氣監測的全程序質量控制進行討論。
環境空氣監測全過程質量控制
環境空氣監測是在環境監測機構規定程序和有關法規的要求下,采用技術性的監測方法來檢測環境質量及其發展趨勢的各類環境要素,并采用執法性的監督方式來評價、監督、控制環境行為的過程。其中,質量保證是環境監測十分重要的技術工作和管理工作,是保證監測數據具有準確性、完整性、代表性、可比性和精密性的重要手段。但是就現階段而言,在環境監測質量保證工作中,環境空氣監測質量控制仍然是一個薄弱環節。為此,必須加強環境空氣質控工作的程序化,并進行全方位的管理和全過程的質量控制。
1.1實驗室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
實驗室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包括:流量測量設備的校準、分析儀器的校準、玻璃量器的校準、純水的質量檢驗、空白值的測定和校準曲線回歸。第一,工作人員應對測量流量的設備進行校準,這項工作的好壞會直接影響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其次,必須經有關計量部門檢定監測分析儀器(包括天平、分光光度計、離子選擇電極等)和玻璃量器,檢測合格后,才可以投入使用。再者,進行空白樣的測定。監測空氣質量過程中,用未采集過的空氣去吸收溶液代替樣品溶液進行空白分析的方式被稱為試劑的空白實驗,經過該實驗測出的數值被稱為實驗空白值。在空氣監測中,空白值的大小與其重復性和實驗條件有關,如分析人員的水平和經驗、實驗條件、實驗環境、實驗用水、玻璃容器的純凈度、化學試劑的純度、分析儀器的精密度都會對空白測定值產生影響,所以,在實際監測中,工作人員要注意實驗的基礎條件和分析方式,例如實驗用水和化學物品的種類,以及玻璃容器的純凈程度,儀器的精密程度等。并且應盡量減小空白值,提高方法的精密度。
1.2采樣指標與測定方法
當前,我國所規定的大氣常規監測項目主要有氮氧化物NOx、總懸浮顆粒物TSP、SO2以及硫酸鹽化的速率等,其中,又以前三種為最常見的監測指標代表。
一般情況下,大氣采樣方法主要有富集采樣法與直接采樣法兩種,當大氣中所測指標濃度較高或是監測方法靈敏性較強時,可采用采氣管、注射器或是塑料袋等來直接采樣,所得結果可以將大氣瞬時濃度反映出來;而如果大氣中所測指標濃度較低,使用直接采樣法無法獲得有效的監測結果,則應當使用富集采樣法。富集采樣法指的是采用特定的方法濃縮將要監測的指標,讓其濃度達到監測儀器靈敏度的需求,如溶液吸收法以及濾料阻留法等。通常,監測氮氧化物濃度時,采用溶液吸收法來進行,采用CrO3-石英的氧化管來進行吸收,并使用鹽酸奈乙二胺的分光光度測定法來進行測定;監測TSP濃度時,采用特定速度來抽取大氣,并采用濾料阻留法進行測定,即在稱重濾膜表面留下懸浮顆粒物TSP,且分別計算應用前與應用后的TSP重量,依據時間以及采樣器流量來將抽取的空題體積計算出來,從而得到TSP濃度;監測SO2濃度時,其采樣方法和氮氧化物相同,但是其主要是采用四氯汞鹽進行吸收,并使用副玫瑰苯胺的分光光度法來進行測定。
1.3采樣過程與樣品運輸貯存質量控制
環境大氣監測時,應當認真勘察監測現場,并科學判斷監測點的分布情況以及所選擇的采樣時段,根據相關要求來合理編制采樣技術規范,并以此為基礎確定出最為合適的點位以及點位數,確保樣品數據的可比性、真實性以及典型性。值得注意的是,在采樣過程中,應盡可能避開污染源,并嚴格遵循相關標準要求來操作儀器,且認真、詳實的記錄所采集到的樣品記錄,及時封存采集到的實驗樣品。一般情況下,都是在實驗室直接將濾膜以及采樣管運送至監測點,并且在采集樣品完畢后,將其運回實驗室進行進一步研究。在這一系列過程中,采集器具、方法、運輸以及保存等都是要嚴格遵循相關標準來實施,以確保采集樣品的真實性、代表性以及完整性,以滿足實驗分析要求。在分析前,確保樣品不會出現物理化學性質,運輸過程中,要注意樣管放置直立,防止傾斜或軟物體的隔離,濾膜要完整封存于潔凈袋當中,需要時,用不銹鋼的鑷子進行夾取,防止濾膜應用時受污染。樣品采集無法及時分析監測的,要將樣品貯存于22℃之下的環境里,像冰箱中,確保樣品完整性與穩定性。
1.4數據處理階段的質量控制
樣本的分析與數據結果的處理在環境大氣監測的全程序質量控制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是監測質量的重要保證。因此,應選擇恰當公式進行正確運算,注意有效數字的修約,并進行必要的統計檢驗,嚴格遵循數據審核與復核制度,于保證所得的數據結果具有可靠性和精確性。
第一,對于環境監測部門質控質保責任范疇劃分的明確化,對于不同階段的質控質保責任分配到戶。如,儀器日常校準,儀器的年度審核,數據的分析,處理,優化應由專人負責。第二,從監測站收集到的數據,經手人必須要謹慎保存原始數據,經手人對數據的修改和篩選的權限要保密,以便于在以后的審核或者是調用這些數據的時候有據可依。第三,不斷完善空氣質量區域化網絡。當今時代是一個信息化與網絡化高速發展的時間,各行各業均已開始使用信息化系統。因此,我國城市空氣質量監測也應加快空氣質量信息化系統的建設與完善速度,促進數據的集中優化與處理,實現信息透明化發展,從而不斷提升城市監測數據的質量。
總而言之,環境大氣監測的全程序質量控制是保證監測數據完整性、準確性和精密性的重要途徑,在制定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措施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進行環境大氣監測的過程中,通過采用全過程質量控制,可以從采樣過程、處理過程進行對環境監測的控制,保證監測數據的精確性和有效性,為后續的環境保護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1]潘本鋒,李莉娜,解淑艷,等.如何加強我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體系建設 [J].環境保護, 2014,42(4).
[2]李昌平,李月娥.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的質量保證問題探討 [J].干旱環境監測, 2004,18(4).
X831[文獻碼]B
1000-405X(2016)-9-3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