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淑芬
(河北省唐山市灤縣環境保護局 河北 唐山 063700)
淺談農村環境存在污染問題和解決辦法
■黃淑芬
(河北省唐山市灤縣環境保護局河北唐山063700)
隨著我國城鎮化的逐步推進,社會經濟獲得了快速的發展,但是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分析了農村環境污染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系統的解決辦法,筆者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可以對我國農村環境污染治理工作的進步帶來一定的啟發。
農村環境環境污染解決辦法
1.1農村水環境污染突出
據調查,我國目前近3億農民仍在飲用不符合標準的飲用水,而且農村飲用水一大部分得不到相關部門的監測,老百姓的飲用水得不到相應保障。農村的一些個體作坊如畜禽加工坊、豆腐坊等在加工過程中污水不經理處理就隨意排放,對周邊水環境影響很大。山于水體污染,特別是有機污染物的超標,導致每年都有養殖死亡事故的發生。水污染不僅影響農民的身體健康,還影響農業的生產,諸如不能滿足養殖、灌溉的需要。
1.2農業生產技術的現代化造成的污染問題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作為農業大國的中國在農業生產技術上的投入比重逐年增長,由于我國土地資源的開發已經接近極限,因此絕大部分地區都采取對農耕地施用化學肥料來提高單位面積的產出。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使用農藥量最高的國家之一。嚴重的白色污染還來自于塑料地棚的廣泛使用,在大氣中、河面、植被、土地上隨處可見,削弱了農村降解消化的承受能力。由于農藥等化學品的濫用,只有少部分被土壤吸收,大部分則隨著雨水的沖刷和溫度的改變逐漸分散在大氣,地下水源和土壤和農產品中,影響著人類的安全,不斷累積之后,極易造成土壤砂化,農產品質量下降,水源凈化能力減弱,水體富營養程度加大,以及對牲畜的生存造成了很大威脅。
1.3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低
目前,山于一些農村采取簡易填埋的方式處理生活垃圾,資金不足,技術落后,致使垃圾填埋場與國家要求的建設標準還差距很大,并且還缺乏相應的防滲措施和污水處理設備,這種填埋方式不僅會污染地下水,而且還會把垃圾中有毒有害物質滲入土壤中去,對環境和人類造成危害。有效處理措施不到位,無害化處理率低,已成為農村環境的潛在污染源,這樣很容易引起2次污染。
1.4鄉鎮企業污染嚴重
由于綠色城鎮的生態建設目標以及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重污染,排放高的企業逐漸由人口密集的城市向人口稀疏,勞動力價格低的農村遷移。這些企業大多數是進行技術含量較低,且不具備全面的三廢處理系統的粗放型“高污染,高能耗”生產,由于管理和監查體系不夠完善以及三廢處理的成本較高,使得農村污染的控制和治理都具有相當大的難度,加重了農村環境的負擔。工業生產產生了大量的三廢污染,未經及時有效處理直接排放,成為比較嚴重的污染源頭。非公有制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一些個體小磚窯作坊在我國農村地區隨處可見,其產生的煙霧和粉塵嚴重影響了周圍居民的健康。伴隨著農村自然資源的不斷耗損和工業排放的加劇,農村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需要人們的關注。
2.1提高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和參與意識
目前我國農民的整體素質水平還很低,環境保護意識淡薄,對環境保護缺乏迫切的要求和污染后果的危機感,因此人為的、隨意性的破壞環境問題十分突出。要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做好幾個方面:一是要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村環境保護知識宣傳教育,樹立生態文明理念,提高農民的環境意識,調動農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廣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和消費方式。二是要開展環境保護知識和技能培訓活動,培養農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的能力。三是要廣泛聽取農民對涉及自身環境權益的發展規劃和建設項目的意見,尊重農民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維護農民的環境權益。
2.2實行對農村環境的綜合治理
要解決農村的環境問題,必須實行農村環境的綜合治理,具體體現在以下兒個方面:建立農村生活垃圾收集站設施和無害化處理設施,對農村產生的生活垃圾,定點、定期集中清理;配備環衛作業機具和工具;建立保潔隊伍,按照“組保潔、村收集、鎮運轉”的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置機制實施和管理;加大農村環保執法力度,對污染企業、環保違法行為進行依法處理;要防比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新的污染項目向農村蔓延、轉移;通過設置環保投訴信箱、投訴熱線,認真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從而更有利地維護農村的良好環境。
2.3加強科技支撐力度,大力發展無公害農業。
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必須發展生態農業,發展生態農業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充分發揮科技、農業、環保等部門的技術優勢,聯合和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積極開展生態農業研究與建設。近期以發展生態農業為目標,建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為基礎,著重加快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建設步伐。增施有機肥料,減少化肥用量,采用生物農藥和生物技術綜合保防治病蟲害,嚴禁高毒高殘留農藥使用,減少農藥使用量。
2.4建立農村環境監管體系
目前許多農村地方環境監管工作兒乎是一片空白,無人管,無人問。要想解決農村環境問題,地方政府重視起來,在建立環保制度和配置環保人員后,并逐步建立起農村環境監管體系,加強環境監管力度,重點監管農村地區排污企業,排放不達標的企業要限期整改、整改不達標的繼續整改直至關閉。嚴格環境準入和環境標準,淘汰污染嚴重的工藝、設備、企業。只要建立農村環境監管體系,環境違法行為就相當少了。
農村環境問題任重道遠,我們應該充分重視農村環境問題,在此基礎上采取相應的措施予以治理,只有這樣才能保障農村發展與保護環境共同推進,為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保駕護航。
[1]孫春蘭.淺談新時期下我國農村環境污染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J].農業與技術, 2015,24:248-249.
[2]蘇楊,魏際剛.新農村建設中解決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的對策 [J].經濟研究參考, 2007,04:43-48.
[3]張娥.淺談甘肅農村的農業環境污染問題及防治 [J].甘肅科技,2005,07:20-21+99.
[R122.7][文獻碼]B
1000-405X(2016)-9-4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