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蘋
(云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一地質大隊 云南 曲靖 655000)
地質找礦工作中的重點問題分析和對策
■王麗蘋
(云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一地質大隊云南曲靖655000)
目前我國對于資源劃分主要包括兩類,即可再生資源和不再生資源,礦產資源就是不可再生資源里的重要代表,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不斷的迅猛發展,對于礦產資源的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加,礦產資源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面對資源越來越少,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現狀,做好找礦工作對于工業領域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找礦工作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在技術含量和工作難度上可以說是既高又難,與此同時在實際的找礦過程中會面臨多種多樣的問題,本文在以實際情況為基礎的情況下,就地質找礦工作在開展過程中經常在于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并對此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文章可以對地質找礦工作的開展工作效率提升有一定的幫助。
地質找礦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新時代的到來最明顯的特征就是經濟迅速發展,對能源物質的需求量迅猛增加,特別是在現在這一樣一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國家都處在資源困乏的窘境的時期,努力尋找新的能源物質是世界各國的共識。地質找礦工作室能源物質發展的基礎性工作,我國對于這項工作也是保持著空前重視的態度,經過不斷的改革與發展,我國的經濟發展基本上已經形成了與我國的國情相適應的機制,這個機制具有與我國的經濟機制高度一致,并且是充滿活力的,是以地區經濟為發展中心的特征。
這種新機制的形成,既是我國地質找礦行業建設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工業技術發展的重要支撐,在社會資源保障領域和社會建設領域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科學技術的發展正在不斷地引領著我國勘探技術的進步,新型的先進的的技術正在不斷的建設發展之中,地質找礦的方法也單單局限于傳統的方法,目前的技術更多的結合了環境保護和經濟問題,本著向更科學更合理的方向發展,此外地質找礦工作的工作機制與方法的發展,正在不斷的促進著地質找礦工作格局與文化的發展。新型的地質好礦工作正在由單一、封閉轉向開放的新格局,促進了地質找礦單位結構、科技結構、投資結構等的重大轉變,將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放在并重的位置上,創建新型的地質找礦新文化,促進地質文化歷史的發展。
2.1我國在開展地質找礦工作的過程中,資金投入較小
強大的資金后盾是地質找礦工作得以順路開展的重要保障,只要保障資金的充足,才能購置先進的設備,才能保證地質找礦各項工作的流程得以順利的開展下去,這在提高地質找礦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現在我國的地質找礦工作最緊迫的問題就是資金匱乏,必要的環節缺乏資金的支持而難以進行下去,資金問題如果依然不能的到顯著的改善,那么對于我國的地質找礦工作的技術創新進程進程將會形成巨大的阻礙。
2.2我國目前的地質找礦工作機制建設不夠完善
任何工作的完成都不可能是獨立的,地質找礦工作也是如此,要想保障地質找礦工作的順利進行僅僅依靠地質勘探部門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相關部門必須團結一心,凡是與此項工作相關的部門都需要融入其中,把地質找礦工作的進步當成是自己部門目標的一部分,全力配合地質找礦工作部門的工作開展,在具體的協作過程中建立一套比較完善的監督機制十分必要,在內部建設方面,逐漸完善約束機制和內部激勵機制是內部管理工作順利進行的保障,在進行行為約束之前,首先要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這就要仰仗激勵制度的激勵作用。要從有利于國家發展的角度切實做好地質找礦工作的監督和管理工作,需要面臨的另一個現實問題就是監督制度的不完善問題,激勵制度與監督制度共同作用,既有推又有拉,這樣工作才能在避免冒進和松懈。
2.3目前我國的地質找礦工作市場監督機制相當不完善
眾所眾知地質找礦工作在開展是常常需要面臨很大的風險,風險越高也就意味著其中蘊含的經濟效益越大,在利益的驅使下很多不符合找礦資質的地質找礦工作被催生,這些民間的找礦單位不僅在資質上不具備相應的工作資質而且在人員的管理安全意識等方面往往存在重大的缺陷和問題,各種各樣的安全事故頻繁發生,究其原因好是因為現階段我國的市場準入門檻太低,行業市場魚龍混雜,因此建立切實有效的市場監督機制對于我國的地質找礦市場迫在眉睫。
3.1建立和完善以企業為主,政府宏觀調控為輔的礦產勘查開發體系
目前我國的礦產勘查的契機是大型國有企業的進入,在良好的礦產勘查體系的引導下,建立要建立市場經濟大背景下的多元化投資平臺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在這個過程中要確定以企業為主導,由政府開展宏觀調控,我們的政府在制定配套的措施引導社會資源的流入上,具有重要的職責,政府除了引導社會資金的流入,還應加大政府資金在地質找礦中的投入。
3.2逐漸完善礦業權交易市場體系
地質找礦工作水平的提高離不開公平、科學的礦業權市場,因此在宏觀上要樹立在全國范圍內建設統一的地質找礦交易市場體系作為總的發展目標,在實現目標之前可以選擇區域性的市場進行先試,進而實現全國范圍內的市場標準、價格標準等等,使市場的資金流動性加強,促進找礦工作的進展。
3.3逐漸完善勘查投資環境的制度
在地質找礦工作的進行中,要盡量將國家政策的執行、開展情況以及政府制定和落實情況等因素指標化,進而在開展投資環境評價的體系,為國家礦業的改革提供依據。
3.4完善地質找礦人才和技術體系
現在我國的地質找礦工作離不開技術和人才的支持,所以我國應該加大力度培養找礦人才的培養,對知識的更新和經驗的積累不斷的進行總結和學習,鼓勵相關的科技人員不斷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對于國外先進的技術手段也要不斷的加強學習和交流。
總而言之,地質找礦工作的開展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主要是由于這項工作涉及的范圍較廣泛,基本上整個過程要與各行各業打交道,所以說,地質找礦工作需要大量技術和資金的投入,在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指導下,面對機遇與挑戰,與其他的產業互相推動,為我國的建設提供必要的資源基礎。
[1]丁全利.規范礦業權市場的有力舉措--解讀《礦業權交易規則 (試行)》[J].華北國土資源.2012(02)
[2]王雨,薛清波,譚寧,王居松,李小永.對提高地質找礦效果、實現找礦突破的探討[J].地質找礦論叢.2011(04)
[3]伊丕源,楊旭."遙感地質找礦--問題與對策"戰略研討會在成都召開 [J].地球信息科學學報.2011(02)
P62[文獻碼]B
1000-405X(2016)-9-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