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健
?
教師備課要重“三功”
王健
【摘要】在教學模式多元化、手段多樣化、裝備現代化的今天,我們要追求高效課堂,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基礎教育必須保持本真,尤其是教師扎實備課仍要在熟悉教材、準備教案、研究習題這三個方面狠下功夫,重視并練好“三功”,做到熟背教材、詳備教案、廣做習題,這永遠是課堂教學的基礎與前提。
【關鍵詞】教師備課;熟背教材;詳備教案;廣做習題
目前的中小學課堂教學中,仍不時發現有教師授課時一會兒看備課筆記、一會兒看教輔資料、一會兒擺弄多媒體設備,行動笨拙、語言結巴,只顧自己忙,不顧學生的感覺和表現,進而造成教與學的嚴重分離。可以想象這種課堂教學的效果和長此以往的后果。人們常說,帶著劇本上舞臺的表演不精彩。同樣,我們可以說,望著教材講、照著講稿讀的課堂,肯定不是吸引學生的課堂,更不是高效的課堂!在教學模式多元化、手段多樣化、裝備現代化的今天,中小學基礎教育的活動與形式,可以說是豐富多彩。但追求喜人形式下的高效課堂,不斷提升教學質量,保持基礎教育的本真,尤其是重視教師扎實備課基本功的建設,依然極為重要,并且永遠是課堂教學的基礎和前提。
一重熟悉教材功。教材,是中小學教學的依據和根本,比影視的劇本還重要。師范院校畢業工作3年以上、年齡在45周歲以下的中青年教師,無論你教什么學科,只要想教得好,那就必須過好“教材關”。而過好“教材關”的基礎,就是對所教學科教材的內容,包括下注和所附習題等,都要達到非常熟練的程度,也就是說教材上的每一項內容都要記牢,并能娓娓道出。一個教師從師范院校畢業后,從教那么多年,每周就教那么幾頁內容,必須認真鉆研、反復揣摩教材。熟悉教材既是應該達到的基本功,也是容易達到的基本功,當然同樣也是讓學生誠服的基本功。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還要對教學重點、學習難點,對各章節內容的教學目標和測試要求、歷年來升學考試出題情況了如指掌。多年前我曾倡導某校初二年級師生舉行一次活動,學生集體聽物理老師背誦教科書,學生點到哪一章節,任課老師分別背誦到哪一章節,學生們對照教科書集體核查老師背書的熟練度和準確度,此舉對師生雙方的促動都很大。記憶和背誦,是一個人智力的重要方面,但一直以來總有些學校和教師在拒絕 “死記硬背”的同時,忽略了背誦記憶方面的遞進性要求。每位教師都要充分認識背誦記憶對學生的重要性,努力用熟背教科書的行動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二重詳備教案功。所有站到講臺的教師,都要依據教學大綱、緊扣教材備詳細的教案。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要緊密聯系實際寫清楚,教學過程、重要表述、板書提綱、教學演示、指導學生互動等,都要嚴格按時序進度策劃好并寫清楚,布置預習和作業等一環不少、一字不漏地要寫在備課筆記上。備課,可以反映出一個教師的教學水平,更可以展示一個教師的教學個性。所以,備課必須以個人獨立備課為主,而且每一節課的教案都應該是詳案。寫詳案既應成為學校對備課的統一規定,更應成為每一位教師的自覺行動。近年來,好多學校過分強調集體備課,往往導致“一人寫教案,大家抄教案”,出現了一些教師個人的教學潛能挖掘不夠、優勢發揮不夠、個性展示不夠等怪現象,甚至復印教案的現象也屢禁不絕。因此,一定要強調教師自我備課寫詳案,教研活動更應該強調并在時間等方面保證教師個體的自主備課,強調個體備課的詳細程度和熟練程度。只要教師認真備了詳案,那么其對備課內容的印象應該是極其深刻的,上課時是根本不需要翻閱教案的。應該提倡學校領導聽某教師的某一節課時,授課前收繳其備課筆記,聽課時對照其備課筆記,看其真實的授課與備課的吻合程度,當然也要肯定和鼓勵其授課時迸發出的新的閃光點。
三重廣做習題功。布置作業和布置習題,一直是鞏固教學內容和掌握反饋的重要手段。但近年來,對學生沿用落后的題海戰術,過多過濫給學生布置習題的問題,仍很普遍,更有教師看到習題就布置給學生做,很多教師根本不批改布置的課后作業或頂多打一個大的“√”加一小橫再簽個“閱”和日期了事。其結果必然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并違背了提升質量的初衷。要把在題海中漫無目標的學生解救上岸,并且要讓其更多享用題海中的“寶貝”,最好的辦法是教師進入題海“探寶”,再指導學生“取寶”。鑒此,所有教師都不能偷懶,尤其是50歲以下的中青年教師必須做大量的習題,要將教師做習題列為備課過程一項必不可少的環節。備課備到哪一章節,就要將教材上對應的所有習題認真做一遍,并盡量多地將各種教輔資料上與此章節有關的所有習題,都收集抄在一個專門的習題簿上做一遍。在這教輔資料滿天飛的時代,只有教師自身“上題山”“下題海”,最后在自己練過的習題中選出最有代表性、最有質量的“十分之一”給學生。只有教師做十倍于學生的習題,教學和指導學生習題才能如魚得水。這樣,教師才能根據自己的思維和靈感,編寫出有特色的“原創題”。
熟悉教材、詳備教案、廣做習題,可以說是學科教師駕馭課堂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而且是克服教學和教研浮躁的實功。當然教師扎實備課的基本功遠不止這三項,出彩和高效的課堂一定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充分扎實準備形成的綜合結果。但無論如何,上述三項基本功一定是前提的前提、基礎的基礎和最好的抓手。熟能生巧,有了熟悉教材、詳備教案和廣做習題的基本功,教師對所教內容真正熟悉,才能靈活選擇和使用最有效的教學方法、適時使用教學用具、及時轉換教學模式,才能避免在課堂上忙這忙那就是忙不到點子的問題,才能在課堂上廣泛注意學生并及時組織師生互動。這樣,我們基礎教育的質量一定會有跳躍式提升。
【中圖分類號】G627.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27-0069-02
【作者簡介】王健,江蘇省阜寧縣教育局(江蘇阜寧,224400)主任科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