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生
(青海省第五地質礦產勘查院 青海 西寧 810028)
淺析地質礦產勘查找礦方法
■朱永生
(青海省第五地質礦產勘查院青海西寧810028)
礦產資源是國家經濟發展和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面對當前我國新的發展形勢,我國對能源資源的需求與礦產地質的供求不足。支撐我國經濟快速平穩發展的重要資源之一是礦產資源。據調查可知,目前我國90%以上的能源和80%左右的工業原料取材于礦產資源,但由于礦產資源的不可持續性,必然造成礦物原料與快速發展的經濟、持續增長的能源需求的供給之間的矛盾日益激烈,故必須加大對地質勘查及找礦技術的工作力度。
地質礦產勘查找礦方法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各行業都迎來了嶄新的發展機遇,但是機遇與挑戰并存,隨著各行業對礦產資源需求量的不斷提升,而現有礦產勘查與找礦技術相對滯后,致使能源資源緊張的局面進一步深化。具體來講,由于社會對礦產資源需求量的不斷提升,而淺表礦產資源已臨近匱乏的局面,現有礦產勘查與找礦技術手段的滯后性嚴重加劇了礦產能源資源危機的局面,因此,如何將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完善的應用于礦產勘查與找礦工作之中,成為了當前該行業所面臨的一大挑戰。而基于我國礦產開采起步要晚于西方國家,加上相應技術手段的落后,致使該項工作尚未形成統一的理論標準,而缺乏理論標準的支撐致使該項工作難以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所以,針對地質礦產勘查與找礦技術展開研究,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2.1水文地質工作
礦區開展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工作,應符合相關水文地質工作的要求。按照相應的規程與規范進行巖礦石物理力學性質測定樣的測試與水文地質工作。
2.2地質填圖
以地質觀察為依據,各種比例尺的地質填圖精度要求都應按同比例尺地質測量規范要求,以礦床的礦體規模、各勘查階段的要求以及礦體形態復雜程度為依據選擇恰當的比例尺,以便更好地為礦產勘查工作服務。對于某些具有特殊意義的地質現象有時需要擴大表示,如薄礦體等。
2.3地形及工程測量
海面地形的存在以及全球氣候變暖影響,不同地點,甚至同一地點不同時期高程基準存在差異,因而應當采用最新的國家高程基準點與通用的坐標點。偏遠地區的小礦缺乏可供聯測的全國坐標系統基準點,可利用GPS提供的當地數據,建立獨立坐標系統測圖。需要對機型、方法、時間等做相關記錄,嚴格按照地形及工程測量規范進行操作,確保數據的準確性。
2.4探礦工程
鉆探工程的質量應符合鉆探規程的要求,坑探工程應按坑探規程或設計要求進行。淺層礦體(小于3m)使用淺坑與探槽,反之則用淺井,依據礦床實際情況,確定鉆孔(井)進出礦體的方位角、應測頂角,對孔深進行測量,對于連續5m達不到設計要求的厚大礦體需要采取應急措施處理。開孔、穿礦、終孔應測鉆頭內徑,砂鉆不允許超套管采樣。
2.5采樣
采樣地點符合設計規定,所采樣本要能反映具體范圍內的實際情況,不得選擇性采樣,防止混樣、錯號。采樣過程保證不破壞樣本原有結構,分別取樣難以識別的礦石或可能礦化地段。由國家驗證,擁有檢驗資質的樣品檢驗單位對樣品分析測試,測試過程必須嚴格遵循相應的質量標準與操作規程。
3.1重砂找礦法
重砂找礦法在目前找礦工作中的使用頻率和范圍都比較低,卻經常應用與一些特殊的地標形態和地質結構。這種找礦方法在應用中是通過將自然重砂礦作為研究對象,從原生礦、砂礦的構成原理來尋找出礦床的分布規律。
3.2地質填圖法
地質填圖法是通過將傳統的找礦技術與圖紙結合在一起,通過圖紙來解決各種是實際的問題,也是地質找礦技術中應用范圍最廣的一種,該方法主要是運用的地質原理,并結合地質工作者的實際經驗進行的。這種找礦技術的運用的比例尺寸不是固定的,一般包含三種不同的尺寸,其應用的主要基礎是地質構成、地表特征和地表形態等,這也是地質填圖法效果高于其他找礦技術的關鍵。
3.3礫石找礦法
由于礦石所處的環境,決定了礦石必定會受到氧化和風化的作用,礦石在這一系列的變化中,會產生眾多細小的巖石礪或礦礪,其產生物會經過一些外界的作用,然后逐漸的進行擴散。通常情況下,礫石的擴散范圍比較小,一般都集中在礦床周圍,這就為地質工作者提供了找礦的基礎條件,地質工作者可根據這些擴散原理及外力作用機制,從而促進地質找礦工作的順利進行。
4.1找礦信息
在結合搜集的找礦信息綜合探究評價的基本上,充分運用找礦信息可以明顯提升找礦成效。在找隱伏礦時,除了以勘查區找礦信息為根據實施礦產深部評價外,還要注意找礦信息所提示的剝蝕程度。個別剝蝕程度深,但信息相對好的地表,經過進一步分析,常常能在深部發覺相同礦種但不同期次、不同類別、不同礦種、不同層位或不同類型的隱伏礦床;可見,在地質礦產勘查找礦過程中,注重礦體的空間展布規律、分帶規律和產出特點,對于明確不同范圍礦化產出特點、推動關鍵礦種找礦率、發覺共生礦系列礦產資源有著非常關鍵的意義。
4.2成礦地質環境
分析成礦地質環境,對認識勘查區地殼演化運動特征有利。第一,要依據地區地質狀況建立有關地質事件表,明確成礦期與地質事件兩者在時間方面的關聯性;第二,運用遙、化、地、物等幾個方面的文件對成礦區地質環境開展分析,進而分析在這環境背景下深部地質和陸殼基底成分特點和成礦間的關系。
4.3有利成礦區
在全部地質礦產勘查找礦方法中,有利成礦區找礦法不但是其中最有效、最行的通的找礦方法之一,同時也是應用成本相對低的一種。在使用有利成礦區找礦法時,一定要對相關范圍內地質構造進行詳細勘查工作,以全面認識勘測區和成礦地帶的展布方位、特點等信息。
地質勘查與找礦技術是決定礦產資源開采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一些較為先進的地質勘查找礦技術的應用,目前在地質勘查和找礦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鑒于我國地質條件的復雜性,為更好地提高礦產資源,只有將科學技術與礦產資源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才能為新資源與新礦源的發現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
[1]李國明.淺談地質礦產勘查找礦方法 [J].城市地理,2016,02:47.
[2]田永康.地質礦產勘查找礦方法分析 [J].有色金屬文摘,2015,05:44-45.
P624[文獻碼]A
1000-405X(2016)-9-3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