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剛 張振晗 張耀文
(煙臺市地震局山東煙臺264001)
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常見問題分析
■劉志剛 張振晗 張耀文
(煙臺市地震局山東煙臺264001)
工程場地地震安全評價工作作為防震減災事業的基礎工作之一,并在大部分工程中發揮了較好的作用,但是從當前的現狀來看,工程場地地震安全評價工作中還存在較多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工程場地地震安全評價的質量。對此,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實際工作經驗,對工程場地地震安全評價工作中的常見問題進行了簡單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夠為進一步提高工程場地安全評價工作的質量發揮一定的積極作用。
地震安全性評價 問題 建議
工程場地的地震地質災害評價質量對于場地的適宜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時候能夠起到一票否決的作用。因此,需要高度重視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的結果。但是從當前地震安全評價報告的應用情況來看,大部分參差不齊,工作深度存在較大的差異,另外有部分項目在野外調查方面存在不足,材料無法滿足要求,論證過于簡單,這些問題對于保證工程結構抗震設計存在較大的影響。因此需要充分重視這一問題,盡可能提高工程場地地震地質災害安全評價的水平。
1.1工程場地現場考察工作有待加強
在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中,獨立調查的第一手新資料比較少,特別是對近場區及工程場地的周圍沒有進行深入的、有針對性的地質調查,只是簡單地復制考貝前人報告中的資料,缺少必要的現場考察認證,或對工程場地及其附近斷裂的最新活動時代的鑒定認證不充分。對工程場地鉆孔布設和鉆孔深度的確定比較盲目,布設的鉆孔不能全面有效地控制整個工程場地。所選用的物探方法不合理,物化探測線不能有效地控制整個工程場地,技術方法不夠科學,確定場地是否存在斷裂、斷裂位置、產狀及活動性等問題依據不充分。土層試驗樣品的采集和剪切波速測試等工作方案也制定的不合理。
1.2場地鉆探工作質量不達標
工程場地地質鉆探獲得的資料是了解和掌握場地地震工程地質條件、判別工程場地類別、分析確定場地設計地震動參數和評價場地地震地質災害的重要依據。地球物理測井以及現場編錄的質量等因素都會對鉆探的效果產生直接影響。從部分工程場地地震安全評價報告中能夠看出,由于以上環節把關不足、缺乏責任心,導致底層描述缺乏準確性,鉆探的基礎數據也難以達到要求,進而導致無法準確描述和劃分地層的時代和延性,為后續的分析和解釋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報告質量也受到極大的影響。
1.3評價報告基礎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一致性問題
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中的地震目錄、地震構造圖、地質圖等基礎資料是地震安全性評價、的基礎,其完整性、準確性和一致性直接影響地地震安全性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有的報告的地震目錄的收集比較隨意,對收到的目錄不加甄別、不加分析、不加選擇、不加完善、不加認證直接使用,使得地震時空分布特征的分析、未來地震趨勢的預測、工程場地所遭受的歷史地震影響等出現偏差。還有的報告中出現材料和結論的不一致、圖標和文字不一致、前后描述相互矛盾等情況。
1.4評價報告的針對性、合理性和適用性問題
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中提供的設計地震動參數和設計譜等是建設部門進行工程抗震設計的依據,有的報告中所確定的設計地震動參數過于隨意,不能針對工程的不同性質、不同用途、不同高度、不同結構類型、不同阻尼比和使用不同建筑材料等因素,提供符合相關規范和工程特性的合理的地震動參數;有的報告提供的地震動參數與全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和工程所在地的小區劃結果缺少必要的銜接,與相鄰工程場地的地震安全性評價結果也不相互協調和銜接。
當前,工程場地地震災害安全評價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工程結構抗震性的設計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極大影響了工程結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對此,需要將工程場地地震災害安全評價工作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環環相扣地推進這項為國為民的工作,下面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
2.1加強《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及其宣貫教材的宣貫培訓
需要進一步加強《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標準及其宣傳觀測教材的宣傳貫徹培訓工作,將宣傳貫徹工作列為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從業人員再教育的重點內容之一。同時主管部門也應制定出相應的技術標準來規范資料收集、現場考察、不同類工程的鉆孔布設、鉆孔剪切波速測試、工程場地地球物理探測,工程場地活動斷層鑒定及原始資料存檔等各階段工作,同時也應通過各種方式,對從事安全評價工作的人員定期進行培訓和考核,提高其執業水平。
2.2不斷提高并保證安全評價隊伍的綜合素質
不同工程場地的地震安全評價工作級別不同,針對不同級別的安全評價工作,必須由同等級的機構和安全評價隊伍負責。這一規定非常有必要,應該嚴格執行。從當前的部分安全評價報告來看,安全評價報告的質量往往與技術負責人的水平存在直接關系,當然擔任地質、地震評價等幾個方面的第二層次負責人的專業水平也非常重要。因此,承擔安全評價工作的單位應該組織好評價隊伍,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專業培訓工作,保證安全評價隊伍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水平,從而確保安全評價工作的最終質量。
2.3嚴格把關成果報告的評審
報告評審工作是工程場地地震安全評價工作的最后關口,一定不能只是走形式。首先應對所提交的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進行形式審查:主要審查完成報告的單位是否符合資質要求、項目技術負責人及各專業技術負責人是否符合要求、報告的主要章節和內容是否齊全等。通過了形式審查的報告才可以提交安評委進行評審。評審專家應對報告中論證不當、材料不充分、圖標文字不一致等問題提出書面意見,并返回原單位,由項目組對評審專家提出的意見逐條修改,修改之后再由主審專家進行評審。只有通過認真的評審,才能保證安全評價工作的質量。
本文基于作者多年來實際工作經驗,對工程場地地震安全評價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單的分析,除了文中提出的幾點問題外,還存在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對工程場地地震安全評價工作作用的發揮產生了較大的限制,對此,需要針對性的采取措施,全面提高工程場地地震安全評價工作的質量,從而為工程結構的抗震設計提供真實、可靠的依據。
[1]GB17741-2005《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宣貫教材/盧壽德主編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
P315[文獻碼]B
1000-405X(2016)-7-445-1